(本网讯)河口区是随胜利油田的发展而诞生的。由于农业人口稀少,农村一直搭油网的车用电,这一挂就是几十年。因为靠着油田这棵大树,油田供电“只供不管”,任何一个附近有油井的村庄,只要几根木桩、两根电线就可以把电引到村里,家家户户敞开了用电,一家三四个电炉子的情况毫不奇怪。以至于其他地方的农民羡慕说:河口区的农民早就实现“电气化”了。
经农网改造整合后的地方电网,是由油田、利津、沾化三块拼凑起来的,资产归属混乱,线路粗细不一,木杆、水泥杆甚至以树为杆的花样百出,乱接乱挂现象严重,安全状况令人忧心。但以当时企业1500万千瓦时的年供电量,职工发工资都成问题,更别说拿出钱来整改线路了,供电公司陷入了“建起网却养不起网”的窘境。几年来,一到刮风下雨天,公司经理燕清然和他的检修职工们就提心吊胆睡不着觉,光怕电网运行出问题。几次下力气梳理整改,都是修修补补,成效不大,为什么?根子就在于八个字“投入不足,产权不明”。
“这份‘历史债’,再也不能拖欠下去了!”2006年燕经理痛下决心。
借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河口区供电公司请来区经贸委、安检局等政府部门,为农网“把脉”,在对全区农村低压电网现状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开出了“明晰产权、落实责任、查除隐患、确保安全”的十六字药方。全区农村低压整改动员大会的召开,拉开了农村中低压配电网集中整治的序幕。有了政府的支持,公司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以供电所为单位,配合区安检部门和乡镇单位,对辖区内农村电网存在的隐患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整改重点抓“一点两个环节”,以明晰产权分界点作为切入点,把握完善安全协议的签订和漏电保护器的安装两个关键环节,下决心用一年时间把农村中低压电网全部梳理整改一遍,达到安全协议的签定完善率100%、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安全投运率100%、10kV和400V网架上存在的缺陷消除率100%的“三个100%”的目标,还全区农民一张安全可靠的电网。
在已经整改的双泉、闫家等几个村,我们看到,往日的电线蜘蛛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电杆和表箱,崭新的配电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里得到了最新的诠释。
标签:农网改造,山乡巨变,电气化,百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