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西安供电局完成“户户通电”工程小记

作者:张祺 潘世策 唐雯 张斌峰  2006-08-02

7月20日,蓝田县玉川乡大坪村四组13户村民家里亮起了电灯,结束了他们无电的历史。这标志着西安供电局“户户通电”工程的胜利完成。

截至2005年底,由西安供电局管辖的农村用电区域共有13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643个行政村,农村用电客户78.02万户。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居住过于分散、供电半径大、居民用电需求不高等原因,西安供电局供电区域内有319户无电户,分布在蓝田、长安、临潼三个区县。而现在,“户户通电”工程使西安范围内的所有群众都可以享受到电力发展所带来的便利。

蓝田:光明照亮心窝窝蓝

田县焦岱镇樊家村惟一的低保户樊大爷今年78岁,生活贫困,30多年来一直用的是煤油灯。5月18日一大早,樊大爷家的“户户通电”工程开工了。负责线路施工的农电员工顾不上收割自家田地里已经发黄的大麦,早上七点多赶到施工现场,搬运电杆和材料、挖坑、埋杆、放线……看到农电员工们这么辛苦,村民们想请农电员工到家里吃顿饭,但被农电员工婉言谢绝了。他们拿出自己带的馒头,就着榨菜吃起来。

经过整整一天的努力,给樊大爷家架设的500米“专线”建好了。晚上,樊大爷拉下灯绳,25瓦的灯泡亮了,放出暖暖的橘色光芒。坐在

灯下,樊大爷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说:“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用上电灯,真要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电力公司把电送进了我家。”

临潼:真情感动农民心

西安供电局临潼分局供电区域内共有14户无电户,其中有13户集中在周沟组。7月5日,电力员工来到周沟组开始施工。烈日炎炎,酷暑难挡,那几天的平均气温都在35度左右。从沟底走到山顶,就是空着手也要出上几身汗,更何况还要运杆、架线。全所员工们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为了防止中暑,他们喝上几支霍香正气水,稍做休息又接着干。

周沟组的村民看到供电员工实心实意地为他们办事,心里充满感激之情。79岁的周老太太端来蜂蜜冲水后让员工们喝,她心疼地说:“看把娃们晒得浑身是汗,喝口蜂蜜水吧。”还有村民做好了饭端到工地。这些都被电力员工们婉言谢绝了:“你们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把光明送给大家是我们光荣的使命和责任,但这饭我们不能吃。”

7月17日中午12时,当临潼区零口镇西洼村周沟组最后一户下户线安装完毕后,周沟组村民不约而同地放起了鞭炮,鞭炮声在周沟组的上空回响……

长安:电力助农奔小康

长安区大寺新村是大寺村和木竹坪村从秦岭深山里整体移民搬迁到东大街道后合并而成的村子。当地政府给村民盖新房子,长安供电分局为大寺新村从临近的村子拉来了基建临时电源。看到用电有了保障,村民们搬迁的积极性提高了,第一批搬迁户共计40户开始在新村址上建设新家园。

住在大路边,用电不发愁。现在,大寺新村88户农家结束了靠煤油灯、松脂灯照明的历史,点上了电灯,看上了电视,许多村民还开始发展第三产业。村里有10户人家办起了农家乐。

有了电力保障,大寺新村还投资办起了豆腐厂,西安供电局长安分局更是全力支持。从用电申请到设计方案、组织材料供应、线路施工,没让村民费一点周折。电用得顺畅了,大寺新村的农民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人均年收入已由过去的200元提高到3000元。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西安,户户通,工程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