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革命老区上犹,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原始社会晚期就有了人类活动,自南唐保大十年改上犹县至今,然而一场天灾使上犹县成为千百万目光瞩目的焦点。
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江西省上犹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始终把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勇担责任,在保电工作中广大员工用血肉之躯筑就了电网的生命线,以坚强的意志谱写一曲曲抗灾救灾的壮歌。
让人难以承受的电网重创
24日下午,淅淅沥沥的雨悄然降临上犹城,上犹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唐南洋马上想到天气预报中对台风“格美”的预报,立即要求公司各单位、各部门做好防范措施。然而,有着格外美丽名字的“格美”,却没有像“碧利斯”那样对上犹有些友好,7月25日夜晚至7月26日凌晨,受台风“格美”影响,上犹县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大量民房和农田受淹,部分民房倒塌。全县民房倒塌近两千栋,损坏公路路面89公里,冲毁大小桥梁94座,造成直接损失达3.5亿元。
在此次洪灾中,上犹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灾情最严重的营前、五指峰地区10千伏线路损毁14.5公里,倒杆58基,配电台区损毁10台,低压线路损毁20公里,直接损失120多万元;安和10千伏线路损毁3公里,倒杆13基,配电台区损毁4台,低压线路损毁6公里;社溪10千伏线路损毁5公里,倒杆7基,配电台区损毁2台,低压线路损毁3公里;油石10千伏线路损毁4公里,倒杆20基,配电台区损毁4台,低压线路损毁4公里……此次洪灾累计造成10个乡镇10千伏线路损毁40.5公里,倒杆141基,配电台区损毁34台,影响供电台区267个,低压线路损毁54公里,全县近2万用户被迫停电。直接经济损失达570多万元,洪灾还造成我公司售电量损失210多万度,减少电费收入120多万元。此次洪灾使上犹电网遭受了严重打击。
一次特殊的战斗
面对罕见的自然灾害,江西省电力公司、江西赣州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各级供电部门的领导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科学决策,紧急调度,一场特殊的战斗骤然打响。
26日洪灾发生后,公司各供电所迅速组织人员对灾情进行统计、核实。上犹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班子于清晨6时就分片下到各灾区点亲临一线,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救灾工作,营前供电所成了这次全县供电紧急抢险的临时指挥中心。上犹县公司当天就组织了员工、民工近200人对重灾区进行电力抢修。同时,赣州供电公司也紧急启动防洪保电紧急预案,市公司尹总经理、余书记分别打来电话询问灾情并作重要指示,余霜鸿副总经理、朱天生副书记26日当天带队赶到我县组织指挥抗洪救灾工作,并亲临抢险第一线与县公司的同志们一道在营前、五指峰重灾区参加抢修工作。
7月29日下午,江西省电力公司华副总经济师在赣州供电公司党、政、工一把手的陪同下,来到上犹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检查督促和指导工作,并深入到五指峰乡黄沙坑村和营前镇自来水被毁线路等地段进行现场指导,了解灾区电力设施受事损情况,并带来了省公司毛日峰总经理的深切问候。
26日晚9:30,公司召开由公司班子成员、生产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参加的抗洪抢修紧急碰头会议,统计、梳理电网受损情况,确定抢修方案和抢修队伍。
在抢险救灾保供电的每一天,每日晚上9:00,公司都召开由公司领导班子、生产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参加的抗洪抢修紧急会议,对每日的抢修工作从人员配置、安全生产施工方案、材料及其运输、后勤保障等方面工作进行专门布置,经常,为了一个问题的的尽快解决,尽快恢复供电,与会人员一直研究讨论到深夜。
一个个现场抢险方案出台了,每日的抢险计划安排让广大员工感到了空前的压力。
27日,对损毁重点工程五指峰10kV线路,梅水10kV线路,营前自来水供电线路等进行全力抢修。
28日,完成恢复营前自来水供电项目,计划两日、力争一日完成营前石溪段和五指峰黄沙坑段10kV水毁线路的修复。
29日,必须完成营前石溪段和五指峰黄沙坑段10kV水毁线路的修复,新建黄沙坑变台。
……
决战重灾区
尽快恢复灾区的供电是当前灾区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抗击灾害、战胜灾害,考验着供电企业的应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更考验着每一个电力员工的意志。
26日4点30分,五指峰、营前、水岩连降暴雨引起山洪暴发和泥石流。重灾区五指峰乡电力、交通,通信全部中断。
五指峰乡共有公用变压器39台、10kv线路69公里,线路大多是翻山越岭而建。暴雨中的五指峰山高林密,道路泥泞。
正在值班的营前供电所五指峰营业站站长黄小伟立即带领值班人员朱远禄等人冒着大雨对所辖的供电线路进行检查。由于洪水和塌方致使五指各村及上江线五指峰段多处道路塌方受阻,黄小伟他们只有步行巡查。
重灾区黄沙坑村离五指峰营业站有20多公里,黄小伟和朱远禄硬是冒着大雨,踏着泥泞,用自己的两条腿将黄沙坑-五指峰鹅形的近30公里主干线路巡视完毕,并步行16公里到营前中心所向第一时间赶到的公司领导及所长汇报情况,一路上边走边查看巡视线路,一路上险情不断,当抄小路走出黄苗路段爬上一个山坡检查线路时,轰隆一声巨响,把黄小伟和朱远禄震呆了,如果迟了一步,他们将被埋在塌方中,来到营前时他几乎走不动了,吃中午饭时,同事们发现他的左脚起了三个血泡。汇报完毕后,带着临时抢险保电指挥部领导的进一步指示,他顾不上休息又冒着大雨返回到五指峰营业站指挥员工抢险,26日19时30分恢复了圩镇供电,确保了五指峰乡的救灾指挥用电,当记者想了解是什么力量支撑他这样做时,他只说了一句:“我们不想做英雄,但我们不能做狗雄,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上犹县黄沙坑,1944年被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为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的南下部队曾在此会合,今天,努力超越,追求卓越,敢打敢拼的上犹供电人正在这里打响了上犹有电以来电网遭受的最严重创伤。
经初步勘察仅黄沙坑圩被洪水冲毁10KV电杆9基,线路过。2公里,低压电杆毁坏9基,变压器一台。按正常施工,要修复毁坏的杆线单靠一个供电所的力量至少要七天时间。而上级要求的计划抢修时间几乎不可能完成,关键时刻公司从其他未受灾的供电所抽调人员组成四个抢修小组共19人支援重灾区抢修,黄埠供电所陈源俊所长在安排好自己所里的工作后,主动带领四名员工支援重灾区,城区供电所的抢修人员来了,新力公司的抢修人员也来了, 最让人感动的是家住黄沙坑的外聘农电工兰宗海、吴盛财俩人在家里房屋完全倒塌之后,简单地安排了家人的吃住,没有向公司提出任何条件,第二天一早,就主动参加了黄沙坑的抢险,当县公司工会的同志代表公司向他们表示慰问和感谢,希望他们先安排好自己家里的事情,叫他们休息几天,他们还仍然在灾区一线的电杆上进行抢修,他们说这么多人没电用,作为电力员工,参加抢修救灾保供电是我们应该做的,员工的奉献也影响着周边的群众,夜晚,他们自发的带着火把、拿着蜡烛、手电为仍然在工地上抢险的员工们照明,当28日21时黄沙坑第一盏灯亮起来的时候,当地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表说,“我们受灾了,你们受苦了”。
暴雨中,一个个亲切的身影
在公司主要力量奋战重灾区的时候,其他受灾乡镇的抗洪抢险保供电工作也正在同步进行。 2006年7月26日的特大暴雨同时也造成安和、社溪洪涝灾害异常严重,社溪河从下午14:00开始涨水,暴雨时刻威胁着沿线电网的安全,社溪供电所立即派出职工将沿河道对有影响的变压器进行停电,由于洪水来得迅猛,派出去的同志刚停好部分变压器洪水就淹没了路面,两个巡线小组都被困在路上无法返回。洪水还在上涨,当即请示县电调所将社溪、安和全部停电以避洪峰确保安全。
一直到晚上22:00洪水才开始减弱,当洪水退离公路后,两个巡线组才疲惫的返回供电所,为了确保政府组织抗洪,维护班马上组织进行特殊巡视,在富田地段有四根高压电杆仍泡在两米多深的洪水里,下岭变台变压器没有断开,而变压器一半泡在水里。为了赶快恢复送电,高珍龙、吴宝远两位同志只好凫水过去将变压器断开,26日凌晨23:50社溪主干线恢复了送电,富田的四根高压杆仍在洪水中晃动,为了避免倒杆出现意外,伍厚明、李兴泉同志不顾蚊虫叮咬一直守在公路上旁的山坡上监控直到洪水退尽,回来看时间已是凌晨四点多了。
寺下供电所员工徐志章在洪灾造成家里两亩多水稻被毁,颗粒无收;家里住房后山坡塌方,土方堆积在后墙上,雨水把一间后房的泥墙浸透,家里72岁的老母亲哭着、喊着,邻居们电话不知道打了多少遍最后直到房子倒塌徐志章同志还是没有回家,至今仍一直战斗在抗洪抢修的第一线。
44岁的寺下供电所员工张南海是个老病号,颈椎病、偏头痛缠身,加上在抢修中淋了雨,病痛又加剧了,大家都劝他休息一下,但张南海同志不顾病痛,一边吃药,一边还是继续战斗在抢修工作的一线。
当记者想要采访公司经理唐南洋的时候,他指着身边正在抢修的汗水夹背的员工说:“他们最辛苦,他们最值得采访,你应该多采访采访他们”。
与此同时,公司取消了双休日,抽调公司机关大量骨干、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到一线参加抗洪抢险电力抢修工作。公司领导分片挂点、奔赴到受灾乡镇现场指挥抢险救灾极大的鼓舞了抗洪抢险电力抢修人员的士气。公司工会发起了向灾区献爱心活动,组织公司全体员工向灾区人员捐款、捐物,公司团总支联合县公安局团委等在县花园广场发起社会募捐活动。
正是有了这么好的群众,这么好的员工,这么好的领导,这样迅速的科学决策,才使上犹电网在4天时间内基本恢复供电。然而,随着公路的修通,发现晓水、双霄倒杆非常严重,上犹供电公司的电力抢险抢修工作得到了省市公司领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何舜平代县长亲自打电话、钟健副书记亲临关心慰问电力抢险救灾工作。我们相信,奋战在上犹的电力工人们,定能向他们的前辈一样,用无私奉献诠释四个服务宗旨,勇于承担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尽快夺取此次抢险工作的最后胜利。
标签:抗灾,防洪,保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