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8月16日,我公司年近半百的门卫卢守利,将一封题为《情系我家》的感谢信交到笔者手中,并一再叮嘱:“请登在公司网站上吧,我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代我去世的前妻和两个儿子,向所有诸城供电人表达我的感恩之情”。
读罢这封感谢信,笔者拾获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也收获了一份感动的心情。
爱心与爱情,支撑他身患绝症的前妻十余载
卢守利原是一名优秀的变电工,十几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绝症,他每天下班后最重要的事就是服待妻子,照顾老人,辅导儿子。
在妻子长年患病期间,公司领导也给予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常年的爱心援助,经常去看望他病重的妻子,并送去慰问品和救济金。而卢守利十几年如一日,精心呵护被病魔折磨的妻子,也在公司传为了佳话,这份高尚坚贞的爱情感动了所有人,在敬佩之余,大家纷纷以捐款、赠物、帮助求医、照顾家庭等各种方式进行着长期的爱心帮扶。
1998年,卢守利的妻子病情严重恶化,生活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就在他精神几近崩溃的时候,公司干部职工又一次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次性为他捐款8860元,给他解决了医疗费的压力,帮助他维系着妻子最后的生命。在这一年,为更好地陪妻子渡过余生,卢守利辞去了心爱的变电工作,做了一名时间更规律也更充分些的门卫。
2000年2月,卢守利的妻子带着她完美的爱情和众人的关爱离开了人世。卢守利变得异常沉默,更多的时间是用笔和纸回忆逝去的爱情,用一首首打油诗抒发自己感恩的心。
在传达室,卢守利打开抽屉取出一个纸袋,里面是看上去比《新华字典》还要厚的一摞手稿,几乎千篇一律的打油诗,字字句句充满了情感。拮择其中一段,或许更能明白老卢的心思:
自从妻病债缠身,这家还了再转新。
感谢领导照顾我,历年救济夜难寝。
思量欠情最难过,为何诸电多好人。
物债有时来日抵,亲情只有常记心。
关爱与激励,鼓舞他异父异母的两个儿子求奋进
卢守利对爱情的执着、对爱人的忠贞以及家庭的责任,吸引了一个有着相同经历的女人的爱慕,心灵的交汇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于是,卢守利有了一位新的妻子,也多了一儿子。
2003年初,诸城市委、市政府拿出专款奖励为全市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公司经理韩金军获得了24万元奖金。韩金军却一分未留,用这笔奖金设立了专项基金,用来奖励考上大学的职工子女,以此激励职工子女求学上进,回报社会。目前,这项基金已发展到60万元。4年来,共有107名职工子女考上了大学,获得了奖励,奖励总额达20.5万元。卢守利一家便是这项奖励基金的受益者之一。
2004年,卢守利的大儿子卢新战考入天津工业大学普通本科,获得奖学金2000元;2005年,小儿子崔贺(随原父姓氏)考入天津医科大学重点本科,获得奖学金3000元。
令老卢欣慰的是,两个儿子在学校都很有出息,表现优异。大儿子卢新战,从大一起就任班长,并光荣入党,现在是学生会副主席,今年还担任起了代理班主任,负责教大一学生的专业课。小儿子崔贺和哥哥同样优秀,也是班长、学生会干部,在人才辈出、高才生聚集的天津医科大学,学习成绩始终位于前三名。
“儿子放暑假都回来了,向我汇报了他们的优异成绩,再想想已经去世的前妻,我由衷地想对大家说一声谢谢”。说完,卢守利的眼中又泛起了湿润。
关于诸城电力与卢守利一家的故事还有很多,像卢守利一样的家庭在诸城电力也很多。卢守利在《感谢信》的最后说:“没有诸城电力就没有我的家,这是我从内心发出的声音。诸城电力与我家的情结,就是爱心演绎的一个缩影。而诸城电力所有好心人对我家的关爱,就是情系我家的真实写照。”
标签: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