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国钧故里供电人

作者:缪建兴 刘人炼 汪红清  2006-08-30

――靖江供电公司生祠供电所服务乡镇经济建设纪事

(本网讯)江苏靖江市生祠镇是纺织巨子刘国钧的故乡,多年来,生祠供电所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经济效益为中心,优质服务为宗旨,牢固树立“始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理念,努力为国钧故乡的发展和腾飞提供坚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建好电网当先行

近几年来,供电所紧紧抓住工业园区建设、220KV变电所建设的契机,调整和优化10KV线路的配置,着力开拓电力营销市场,先后对生祠镇的10KV、400V线路线路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改造。两次农网改造中,生祠供电人冒酷暑、斗严寒,克服种种困难,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改造任务。到2005年底,全镇拥有配变总容量16705KVA,配电变压器148台,10KV配电线路达6条,400V线路240条,共计264.41公里,安全、可靠的电网,为生祠镇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05全年,供电量达到2186.25万千瓦时,超额完成市公司下达的指标。2006年上半年供电量1224.6万千瓦时,增幅26.86%,在全市处于上游水平。

抓好管理争先进

针对农电管理的新形势,生祠供电人认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实施,只是使农村供电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改善,而要真正让农民长期用电得到实惠,最关键的是要抓好农电管理。否则,农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实施后彰显出的优势不久便会消失。因此,供电所把改进营销管理,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摆到了重要位置。在营销管理方面,严格做到市公司要求的“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 (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不断提高农村电工队伍素质,制定有力的降损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线损,切实了减轻农民负担,营销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迈进。在安全管理方面,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月”、“安全周”活动和“春季、三夏、秋冬季”安全检查,营造人人重视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在员工队伍的培训方面,开展创建学习型供电所、学习型电工活动,按照经常化、实用化的原则,采取以查带培、以赛代训、专业培训为主的形式,有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农电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凝聚力,提高工作能力,供电所形成了人人争做忠于职守、精通业务、服务至上、责任感强的合格农电工的良好氛围。2004年,该所被省公司命名为一流供电所,2005年,又获靖江市二十佳基层站所称号。

搞好服务树形象

近几年来,生祠供电所一直视优质服务为企业的生命线,针对电力行业的特点,从增强员工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入手,先后开展了“心桥行动”、“真诚服务在电力”活动,全面开辟了电力绿色通道。今年5月20日,在“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暨“惠及乡村”服务活动中,组建了“红马甲”特别服务队,自带材料,义务为敬老院孤寡老人、五保户、军烈属整修线路和电器设备。对东方镍网、振强铸钢等大企业提供定期咨询服务和例行回访制度,以进一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及时帮助客户解决用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加了高端用户群对电力企业的信任感和亲和力。在居民用户的故障抢修方面,更是做到有求必应。今年7月30日夜晚9时05分,供电所值班人员接到报修电话,生祠镇工商所公变开关柜烧毁,电缆烧断,居民停电。值班人员迅速组织6名抢修人员赶往故障现场。盛夏的夜晚,闷热难当,大家不顾蚊虫叮咬,谁也没有说一声苦,叫一声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早一分钟抢修结束,早一分钟恢复供电,让居民早一分钟免受高温之苦。 凌晨1点,抢修结束,用电恢复了,抢修人员一个个忍着干渴,擦一把额头上的汗珠悄悄离开现场。这群可敬的供电人,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最可爱、最贴心的人。

以服务促发展,以管理增效益,生祠供电人正一年一个台阶,围绕着“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这个主题,发扬农电队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良作风和传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真正让农村广大客户用上安全电、满意电、放心电。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国钧,供电人,靖江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