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在连云港版图上,灌南像一把美丽的金钥匙悬挂在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的南大门,奔腾不息的灌河水在金秋九月的阳光下泛着点点金光。连续三年被省公司表彰为“先进集体”、连续20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行业)称号、“用户满意服务明星企业” 、“推助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一个个光灿灿的荣誉吸引我们探寻灌南县供电公司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奔小康做好事、办实事的踪迹。
倾心当好“电保姆”
农民的事就是我们的事!”这是灌南县供电公司秉承“真诚服务,共谋发展”服务理念,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的郑重承诺。 今年7月份, 汤沟镇普降暴雨,汤沟村、周口村、支沟村、大同村约4000余亩农作物受淹,急需排涝,而史倪翻水站在这关键时刻补偿器烧坏。望着突然停止运转的机泵, 史倪翻水站负责抽水的师傅显得束手无策。情急之下,他打通了汤沟供电所的值班电话求助, 接到求助电话后, 汤沟供电所立即组织人员冒着暴雨,带上工具前往抢修。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终于电机又运转起来了。望着翻卷着的水花,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汤沟镇水利站的葛站长深有感触地说;“别看供电所这班人,平时看起来个个文文静静,可干起活来个个都像拼命三郎,令人佩服!”
今年8月15日11时50分,由于8月以来气温持续升高,五队乡五队村居民的用电负荷持续猛增,五队村东照明的变压器低压出线电缆和配电盘上的交流接触器超负荷烧毁,造成东街的200余户居民客户全部停电。接到报修后,五队供电所所长王卫国迅速组织抢修人员及时赶到现场,经现场勘查,五队村的变压器出线电缆已不能再使用,急需更换成150平方毫米的铜芯电缆。他当即决定,一面联系人员到县城购买,一面组织抢修人员拆除烧毁的设备、电缆,重新挖掘电缆敷设沟。经过全力抢修,在当日19时05分排除故障恢复供电。
今年入夏以来,该公司把服务重心向农村倾斜,组织六百多名农电工走村串户,给农户发放安全用电须知、客户报修须知等资料,帮助和指导农民安全用电。各供电所营业窗口进一步简化农业季节性用电增容流程,提高效率,提供快捷服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突发事故和新农村建设时出现的用电问题,做到服务及时到位。对农业生产报装增容的客户,实行特事特办、“一条龙”服务,精心打造电力支农“绿色通道”,为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创新争优助发展
灌南县供电公司扎实开展“三新”服务“三农”系列活动,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公司将倡导关爱社会、关爱客户、关爱员工和构建平安灌南、平安企业、平安文化的内涵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努力打造亮点,创树品牌,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真正体现灌南供电特色。周庄村是灌南县有名的蔬菜种植村,农民靠种植大棚蔬菜发家致富,而大棚种植也大多离不开电,一旦停电,不仅影响蔬菜生长,还常常影响交货。今年2月18日晚上8点刚过,花园供电所所长张竹林接到周庄村农电工求援电话,周庄村用于蔬菜大棚供电的变压器因过载冒油,这条线路上的260户农户和2家企业顿时失电,许多农户等着发货。张所长接到电话后,立即与公司取得联系,商量更换变压器事宜,并根据该线路用电情况迅速办理有关增容手续,把原来50千伏安的变压器换成80千伏安的,使线路很快恢复供电,为菜农赢得了时间。
多年来,灌南经济一直处于全省末位,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扶贫县之一。许多老百姓,特别病残户生产生活困难重重。灌南供电公司党政领导因势利导,不但带头捐出8000元奖金,解决特困户交不起电费问题,还发出倡议发动大家捐款,成立爱心基金会,专门帮助老弱病残。同时,供电人还走上社会访贫问苦,与他们牵手结对子,几年来,该公司共捐赠钱物30多万元,帮助230多户困难家庭度过了难关。2005年,他们还拿出4万元,无息借给三口镇20户贫困户,帮助他们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并请去技术员现场技术指导。收获季节,一些农户产品销售遇到困难,公司党员干部又主动为他们当经纪人,帮助销售山药、绿豆、无公害大米,使这些户一举脱贫。张店镇张店街离灌南县城近13公里,居住人口2600多人。张店镇是革命老区,是个古老的集镇,汉时就有人开始聚居。这里曾有“关帝庙”、“火星庙”、“三官殿”、“法宁寺”等古建筑,“张店锣鼓——各打各”的俗语,更使张店声名远播。但是,这样一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小城镇,却由于诸多原因,一直过着没有路灯的摸黑生活。去年2月份,镇政府领导在村民的一致要求下,找到了供电所要求安装路灯,并恳请供电所给予安装方面的优惠。为了让这里的村民早日用上路灯,供电所积极组织人员义务出工,克服人员少、时间紧等困难,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主要干道,近1.1公里28盏路灯的安装工作,节约资金5000多元。这28盏路灯接通后,整个街道被照得亮亮堂堂,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尽情享受路灯带来的方便。明亮的路灯为村民一天劳作后的娱乐创造了条件,改变了农村小集镇原有的“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传统习惯。
网改惠农暖人心
根据“两改一同价”的要求,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灌南县供电公司开始进行农网建设与改造工作.他们健全组织机构、制定网改规划,层层签订责任书。在农改工程中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坚持“小容量、短半径、密布点”的原则,通过5年奋战,大大改善了灌南县的电网质量和配电设备的健康运行状况,提高了供电的安全可靠性,降低了线路损耗,提高了电压质量,降低了电价,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用电客户得到了实惠,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丰富和提高,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总计投资17980万元的两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作任务,新建110千伏线路13.20公里,改造、新建35千伏线路48.10公里,新上主变4台,改造更换主变2台,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427.89公里,建设改造低压线路低压线路166.72公里,新增及更换配变配变1293台131824千伏安,初步建成了一个网架结构合理,安全经济可靠的区域供配电网络,电网自动化水平、供电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农村用电全部实现“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管理和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
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十五”期间,该县农电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尤其是在实施了两期声势浩大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后,全县农村电网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供电可靠率大幅提升,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更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势的后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助推器”。
过去农村用电有“三怕”,一怕电压低,二怕电价高,三怕服务差。电压质量差,灯管不能启动,电视、音响不能使用,刮风下雨经常发生断线停电事故,农民有电不能用;线路残,线损大,电价高,农民有电不敢用;态度差,出了故障爱理不理,农民有电不想用。如今,灌南供电公司按照“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总体要求,不断加强农电员工队伍建设,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和技能;大力加强行风建设,全面落实员工服务“十个不准”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服务行为,完善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完善95598电力客户服务系统,统一质量标准,提升农村供电服务水平,使农村用电享受与城市同样真诚规范的服务。
该公司为满足农村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需要,本着“科学规划,保证重点”的原则制定电网建设规划,仅今年一年就投入1900万元的农网改造工程资金,进一步解决了农村电网“卡脖子”现象,完善了农村电网,为红红火火发展的农村经济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优质电能。
走马灌南各村各镇,电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成为他们发家致富的巨大引擎。连云港市副市长、灌南县委书记吴立生说,“如果没有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和农村电网改造,就不可能有如今灌南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灌南能够洼地崛起,供电公司更是功不可没!”。
近几年来,灌南供电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先后筹集资金4.8亿元投入电网改造。新建变电所6座,改造变电所10座,架设10千伏及以上线路290多公里。目前,全县已有变电所16座,全部实现了无人值班,总容量421.9万千瓦时。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十一.五期间,该公司将根据创建“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投资2亿元新建新集等变电所4座,扩建改造北陈集等6所变电所,新架110千伏线路4条。届时灌南的电网结构将更加合理,更加安全,供电的可靠性将更加有保证。广大城乡也将因有坚强电网支撑,迎来新的经济腾飞。
心系新农村,服务新农村。在灌南,如今到乡村走一走看一看,座座杆塔立村头,条条银线连农家,排排路灯高高挂,尤其是那整齐划一的“小康楼”里,电冰箱、洗衣机、电磁灶、微波炉不再稀罕,更有那现代化的工厂,机声隆隆,流水线长长……更会让人感受一番电力建设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感受到灌南县供电公司在助力新农村建设的靓丽风景,虽说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作为,却在点滴服务中透露出他们的真情。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流的供电服务”是该公司总经理陈守岗对家乡父老永远不变的承诺。灌南供电公司将以加快农村电力事业发展为己任,用优质、高效的电力保障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地方经济的腾飞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标签:服务,新农村,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