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撷英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助推绍兴农村新变化
作者:沈家越 陈根奇 2007-11-29
<P align=center>――浙江绍兴县新农村电气化验收见闻 </P>
<P>(本网讯)绍兴县是浙江省首批命名的小康县之一,在全国百强县中连续六年跻身全国十强。11月7、8日,由绍兴市经贸委、市农办、市电力局组成的“新农村电气化镇”考评组,对该县的福全、平水、兰亭、齐贤、孙端、杨汛桥等11个镇街进行“新农村电气化镇”考评验收。验收组专家通过实地检查、召开座谈会、查看资料等形式,对绍兴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改造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验收。在验收过程中,验收组专家和检查人员无不感到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改造工作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实实在在带来的新变化。</P>
<P align=center><STRONG>村支书的“渠道经”</STRONG> </P>
<P>新桥村是个紧靠平水集镇的“城中村”,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量外来租房户的加入,村里原有的用电设施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用电高峰时低电压现象时有出现。经过电网改造后,一走进新桥村,村道两边的电力设施焕然一新,15米高的新立电杆整齐划一,新换的导线银光闪闪。在11月7日下午召开的新农村电气化验收村民座谈会上,该村党支部书记兴高采烈地对验收组人员说,“伢农民都晓得,灌溉稻田得先把渠道修好,只有渠道宽畅了,村民才不用为灌溉农田而争水。用电也一样,只有线路畅通了,村民用电才能得到保证,村级经济发展才能走上新的台阶。所以一听说要进行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我代表全体村民主动向电力部门提出要求第一批实施改造。何况这次电力设施改造,不用伢村里化一分钱,负担一餐饭。电网改造后不但安全用电水平和供电可靠性均得到了普遍提高,而且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此伢村民可以放开手脚发展家庭工业和村级经济,不用再担心电力卡脖子了。”据介绍,由于村委领导重视,村民舍小家、顾大家,给予了积极支持和配合,电力部门在新桥村的电气化建设改造中,完成工期比计划缩短了近一半时间。</P>
<P align=center><STRONG>村电工的“担心事”</STRONG> </P>
<P>绍兴县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改造中,各级领导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全县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经贸局、农办、电力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小组,各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或协调机构。在制订绍兴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方案过程中,该县还努力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规划与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方案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支持产业经济发展,突出集镇功能区和经济强镇的电气化建设,突出集镇和中心村、特色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优化投资建设布局,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提高新农村电气化的实际效果。在具体建设改造中,电力部门严格按规划实施变压器移位、增容及低压线路改造工作。并针对各村用电实情和农户关注的用电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更换了农户接户线,增大了接户线截面和相数,分流了每对接户线下所接的电表数。不少村还配合出资补装了居民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对村里的路灯也进行了整改。通过电气化建设改造,绍兴县各镇、村的用电水平明显改善,用电质量大大提高。难怪有的村电工“担心”地说:村里的电网改得这样好,伢村电工在5到10年内没有东西好修哉。</P>
<P align=center><STRONG>村民家的“失宠物”</STRONG> </P>
<P>在兰亭镇花街村验收时,验收组人员意外地在一户村民家门口发现了一台积满灰尘的电源稳压器。户主王先生说:电网改造前,花街村由于供电半径大、线路线径细,村里的电压普遍偏低。一到夏天用电高峰期间,村民家中的空调、日光灯等电器设施很难启动。去年夏天,王先生家新买了一台空调,装好后却因为电压太低,成了家中的摆设。无奈之下,王先生专门化钱买了这台稳压器来“救急”。自从村里完成电气化改造以后,今年夏天稳压器这个昔日的“宠物”也被失宠了。王先生本想将它拆下来卖给其他村的村民,谁知一打听,周边村子里也先后完成了电气化改造,农村低电压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再也用不上电源稳压器了。“只好先把这台'宠物'放在这儿吧。”王先生语气中却找不出任何伤感之情。</P>
<P>据悉,该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从2006年底开始规划建设,历时近一年,投入资金5890万元,新增调换配电变压器168台,新建、改造10千伏配电线路65.8千米,0.4千伏线路212.2千米,接户线337.3千米,截止10月底,已按计划完成了首批11个镇街、111个村的电气化建设。</P>
<P></P>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绍兴,百千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