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撷英
爱心融冰雪 携手度难关 记电力抢险行动
2008-03-12
<P>一场意想不到的天灾,激发一场伟大的精神战斗。</P>
<P>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雪,传递大江南北的爱心接力。</P>
<P>从2008年1月中旬开始,严重冰雪灾将原本翘首望春的中国南部推入比北方还要寒冷的冬天。冰雪围困,电力告急,湖南、贵州等地电力受损消息不断传来。随即,牵动全国的除冰保电战斗打响,青海电网公司的职工积极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在千里之外的冰雪战场上破坚冰、竖铁塔、架电线,只为将国家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点,让灾区早日告别冰冷和黑暗,他们离开温暖的家园,放弃春节的悠闲,爬冰卧雪与冰冻与严寒作战,栉风沐雪让热血融化坚冰。危情时刻,点亮万家灯火;特殊年节,温暖奏响2008……</P>
<P align=center><STRONG>真诚请战千里驰援</STRONG></P>
<P>1月28日晚,参加了国家电网公司召开抗灾抢险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后,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魏海平一夜无眠。翌日,他代表青海省电力公司向国家电网请战:“青海公司地处青藏高原,有着丰富的高原冰雪地区电网检修和运行的工作经验,有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我们时刻关注此次抗冰抢险工作,随时听从国家电网公司的调遣。”随即,魏海平召开紧急会议号召广大员工决不能辜负国家电网公司的期望,义不容辞地完成抗冰抢险任务。会后,省电力公司迅速组织组塔抢修队伍12支共550人、架线抢修队伍5支共450人,并准备好大量物资严阵以待。</P>
<P>事实上,青海电力员工此时此刻已经奋战在了抗冰抢险第一线。贵州电网在遭遇50年以来最严重的暴风雪后,引发省内500千伏电网瘫痪,造成省内大面积停电。情况发生后,省电力公司立即组织青海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在广西桂林项目部作业的60余人于1月30日赶到贵州都匀抗冰抢险一线,并紧急从送变电西宁总部调配60余名人员及所需物资于2月1日前往贵州都匀支援抢险。</P>
<P>突如其来,直逼年关,无情的冰雪毫不照顾中国人要过年的情绪,厉兵秣马、整装待发,青海电力人即将投入抢险持久战的热情,早已浸染了年节的氛围。2月4日也是农历腊月二十八,在接到国家电网公司支援抢险紧急通知后,省公司副总经理李葛明召集设计、施工单位及基建部等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抢险准备工作,成立了以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魏海平为组长的抢险工作领导小组。 2月5日、6日,省公司召开专门会议,拿出“抗冰抢险策划书”,对抗冰抢险“战前”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青海送变电公司、火电工程公司、电力设计院、万力公司的职工蓄势待发,在年三十与大年初一这样特别的日子里,青电人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浓浓的“临战”气氛。</P>
<P>2月17日16点15分,飞机降落在长沙黄花机场。从头一天晚上接到国家电网公司通知后,经过准备、誓师、出发,18个小时后,省公司抗冰抢险第一突击队7人在魏海平和李葛明副总经理的带领下按期抵达湖南长沙市。下车后,直奔湖南电网重建指挥部办公室,明确了这次青海公司承担江城±500千伏线路近50千米的修复工程抢修任务。据了解,这段工程全长900多公里,是三峡电力送往广东的大通道。因现场的灾情不是很稳定,随时有新的变化。初来乍到面对有限的资料信息,当晚魏海平召集突击队队员研究了前期工作。他说:国家电网公司要求3月8日线路一次投运成功,我们只有20天的抢修时间,虽然到达时间比较晚,但我们要抓紧一分一秒,决不能耽误线路投运。2月18日,两位领导到机场和第二突击队会合后立即奔向郴州。</P>
<P align=center><STRONG>鏖战冰雪彰显精神</STRONG></P>
<P>这是一场抢修与时间赛跑的竞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P>
<P>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从2月19日到21日,先遣队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工作面的所有杆塔逐基巡视检查,对新发现的缺陷所需材料紧急追加补订;在发货、到货时间确定的前提下, 21日晚,倒排工期,连夜制订出工程进度表。从正式开展作业的第一天起一直到完成之日,具体到每一天、每一个塔位的详细工作内容,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了一份详尽的作业指南。组织安排两套人马同时开工,每天晚上,逐项检查落实当天工作的完成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督促和帮助现场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P>
<P>为了确保抗冰抢险施工的安全,指挥部及时成立安全监督小组,兵分两组进驻良田、宜章项目部,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辨识施工危险源、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以及林区环境保护和防火措施。每天安全监督组都到每一个施工点认真履行职责。</P>
<P>2月21日开始,在冰雨肆虐后满目疮痍的南国丘陵间,遍布着青海电力抢修队员忙碌的身影。连绵巍峨的群山中,“一、二、嘿嗬”的号子声响彻云霄!指挥员嗓子喊哑了,队员的手套磨破了。早上6点30分赶赴现场开始作业,晚上只能借着手电筒的微弱光线回到住所。连日阴雨,山路泥泞难行,像是打了一层润滑剂,山上运输材料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尽管他们小心翼翼地抬着笨重的工器具,但还是难免被滑倒。费劲周折爬上山顶,再看脚下大雾弥漫,好像掩盖着一个不见底的深渊,令人心慌。就是在这样一个险象环生、困难重重的环境中,青海电力人不畏严寒、奋勇拼搏、团结一致地同无情冰雪作斗争,即使面临惊心动魄的险情,依然被高原儿女战冰雪的钢铁意志和有备而来的敏捷身手所化解。</P>
<P>2月27日,突击队已在郴州连续工作了10天,430名队员奋战在±500千伏江城线1518至1628号塔之间,一刻也没有休息。天下起了小雨,气温从24 ℃降到了0℃。因为1558号与1559号之间的地线断裂,必需要用钢丝绳临时连接做牵引绳,然后把地线挂在牵引绳上用牵张设备进行放线。五六十米高的铁塔直插雾中,根本就看不见塔顶的施工人员。有的拽尼龙绳、有的拉钢丝绳、有的则拿起手钳做连接头,配合得默契十足,一顶顶安全帽闪动在白茫茫的雾气中……队员们只有一个想法:“无论如何,要把牵引绳放到位。”两只手握着绳子,左手、右手、左手,绳子在大家的手心中划过,手套磨黑了、磨破了,脸颊上汗水和雨水早已交织在一起。浑身湿透的抢险队员来不及休息,就急忙赶往下一个工地。</P>
<P>严寒仍在继续,抗冰抢险保电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现场指挥部及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要求全面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整个抢修队的战斗力。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团突击队,哪里的困难最大,突击队员就最多。飘扬的党旗、永远向前的青年突击队,已经成为了这场电网保卫战中被永远定格的一个镜头。随着公司后续抢修队伍的不断进驻,党员的人数也随之增加。大家表示将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早日打通这条直流线路。</P>
<P align=center><STRONG>凯旋而归好评如潮</STRONG></P>
<P>3月4日,青海省电力公司援湘重建指挥部向湖南省电力安装工程公司提交申请,青海公司负责的500千伏江城直流线路工程于2008年3月4日16时全部结束,线路具备带电投运条件。</P>
<P>十五个日日夜夜、三百六十多个小时,在省公司的正确决策下,参加援湘恢复重建的公司将士,艰苦施工,夜以继日,风雨无阻,于3月2日,顺利完成±500千伏江城直流输电线路46公里的地线、光缆重新架设及线路缺陷处理的施工任务,成为参与该线路抢修的5家省级电力公司中,第一家完成抢修任务、第一家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的单位,受到国家电网公司高度评价。</P>
<P>在青海电力公司援湘恢复重建的日子里,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始终关注着这支队伍。省长宋秀岩批示:“青海省电力公司支援湖南电网抗冰抢险工作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充分体现了青海电力职工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请转达省政府和我本人对全体抢险突击队员的慰问和感谢!”</P>
<P>参加此次抢险施工的全体员工,充分发扬了高原铁军的“五个特别精神”,在救灾抢险中发挥了反应迅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即胜的优良传统。2月16日晚接到抢险施工任务,17日就到达现场调查线路,21日地线、光缆张力架线正式开始。3月2日全线完工。工作安排之紧凑,效率之快,是前所未有的。经过线路运检单位连续4天逐基塔仔细验收无一缺陷。3月4日具备带电投运条件。3月6日线路一次带电成功。“青电铁军”提前三天圆满完成恢复重建的光荣任务,向国家电网公司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P>
<P>3月3日下午5时40分,省电力公司支援湖南电网重建的首批突击队队员抵达西宁,受到了家乡人民和同事的热烈欢迎,省垣多家媒体和新华社青海分社的记者纷纷将镜头对准他们,记录下了这一凯旋时刻。</P>
<P>栉风沐雪送光明,万家灯火望湘黔。冰灾可以压倒钢铸的铁塔,却压不垮青海电力员工的钢铁意志;大雪可以阻断交通,却阻断不了青海电力员工的援助真情。没有豪言没有怨语,青海电力人用实际行动和铁军精神诠释了青海电力的形象和国家电网的品牌。(作者:韩惠朋 李银生)</P>
<P align=center><STRONG>除夕决战在贵州都匀</STRONG></P>
<P>2月6日是年三十,是万家团圆的喜庆日子,这一天,由青海电力公司派往贵州都匀参加抗冰抢险的青海送变电的员工,不顾天气的严寒,冰冻渐融的山体泥泞,艰难地完成了500千伏清河Ⅱ回输电线路,189、190号两基,在山顶上的倒塔现场抢修中的地锚坑及施工工器具的运输工作。</P>
<P>他们此次抢险的主要任务是500千伏清河Ⅱ回输电线路上被复冰压垮的四基铁塔。由于天气的逐步好转,本来被冰雪包裹着的山体,一时间像是打了一层润滑剂,给往山上运输工器具的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尽管他们小心翼翼地抬着笨重的机械,艰难地往山上行进,但还是难免被滑倒。在新年本来是要穿新衣的,可他们的衣服此刻已成为真正的“迷彩服”了。由于今天是年三十,他们决定早点收工吃一顿饱饭。但是,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驻地,也就是小镇上的一家招待所时,再也看不到一个服务员了,她们都回家过年了。此时此刻别说是吃的,就连一盆洗漱的热水也没有。怎么办?74个人要吃饭呀!抢险队队长张子学,立即组织人员分头找能做饭的大师傅,开出平日的双倍价钱,才在两个小时后找到一位和他们一齐上阵的人,赶做年夜饭。实在饥饿的同志们,拿起一包方便面,先垫垫底。正在同志们为得到年夜饭而高兴的时刻,南方电网公司来人,为大家带来了节日的问候。欢声笑语间,有了一些过年的气氛。同时,他们向南方电网公司表示,坚决不辜负上级的重托,坚决以最快的施工速度,安全优质地完成这次艰巨的抢险任务。</P>
<P>另据了解,在国内18家送变电公司参与的贵州独山屯区的抗冰抢险复电工作中,由于青海送变电公司表现优异,敢打敢拼,成为受到南方电网超高压输变电公司表彰的6家优秀单位之一,并被授予劳动竞赛流动红旗。(作者:李宝峰)</P>
<P align=center><STRONG>难忘高原电力人</STRONG></P>
<P>白雪皑皑的大山可以作证,泥泞陡峭的山路可以作证,高耸巍峨的铁塔可以作证,湘黔大地的万家灯火可以作证,“青电铁军”在冰雪一线奋斗了15个日夜后,用责任铸造辉煌,把真情洒满灾区,将“众志成城责任如山”的钢铁意志牢牢地镌刻在了湘黔大地上!</P>
<P>任重方显丹心烈,道远倍感热血流。当我省千家万户还沉浸在家人团聚的祥和快乐中时,由青海省电力公司派出的抢修队伍更是在第一时间奔赴郴州灾区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冰雪压境,光明隐去,无边黑暗中却闪现着人性的光辉;树木折断,铁塔坍塌,遍地狼藉里却有一种精神崛起挺立!在冰雪覆盖的潇湘之南,留下一串串高原人的坚实足迹。援湘黔重建的钢铁行动不但帮助灾区人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使得我们同灾区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彼一时的漫山风雪与这一刻的万家灯火,便成为了我们钢铁行动和宝贵情谊的见证。挥舞旗帜战雨雪,忘我精神融坚冰,在这场五十年一遇的冰冻灾害中,青海电力人充分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在救灾抢险中发挥了反应迅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即胜的优良传统,不畏困难、敢打敢拼,铸就了一篇“青电铁军”雪中送光明的伟大乐章。尽管援湘黔恢复重建工作已经结束,但其对青海电力公司未来的工作必将产生深远影响。认真提炼抗冰抢险精神、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将其系统化、模式化,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也将成为参加援湘黔重建最大的收获,更是青海电力人未来岁月中可资积淀的一笔宝贵财富。</P>
<P>因为众志成城,彰显了和谐中国的力量!因为众志成城,我们迎来了温暖2008最美丽的春光!此刻,凯旋而归的“青电铁军”那胜利的笑容,连同湘黔人民感激的热泪交汇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责任,危难时刻彰显。“青电铁军”援湘黔重建的行动再度证明:在这个充满爱与和谐的祖国大家庭中,一切困难都会被人民群众的力量化解,而这股排山倒海的力量告诉人们,责任如山是这个春天最和谐的节奏,众志成城是我们最铿锵的脚步。 (作者:韩惠朋 张宏祥)</P>
<P align=center><STRONG>亲人呐,给您送碗水</STRONG></P>
<P>3月5日是抢险队撤离郴州的日子,原本只想简单答谢一下所住酒店就告别,然而出乎大家意料,来了那么多人为我们送行:郴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带着“无私支援,情暖郴州”的锦旗来了,郴州多家媒体的记者扛着长枪短炮来了,一些市民群众打着“青海电力一路平安”的横幅来了,花园酒店的服务员捧着鲜花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向会场涌来,场面感人,气氛热烈。</P>
<P>一个意外出现的老大妈和十箱纯净水把整个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没啥好送的,就送些水来给青海的同志们在路上喝。”说话的老人名叫曾翠华,今年71岁。家就在附近住,早上出门看见这些横幅标语,才知道青海电力公司也来援助郴州,已经完成工作就要走了。曾大妈赶紧买了水送来,“你们在那么远的青海都过来救灾,帮助我们早早用上电,这没电的日子实在是太不好过了。”穿着十分朴素的曾大妈看起来不像是生活宽裕的人,却一下子拿出200多元钱买了整整十箱纯净水,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十分感动。曾大妈亲手把一箱箱水递到送变电公司的员工手中,一个小伙子拧开一瓶水,喝了一大口说,大妈,这水甜,我们的心里更甜。(作者:李银生 祁正吉 贾忠华)</P>
<P> </P>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爱心,冰雪,电力抢险,抗冰保电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