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供电局农电工刘贤云同志在沿山所工作期间,老师傅鼓励他多学习农电工作的专业技术和电力营销方面的业务知识,用笔将基层供电所在农网生产第一线取得的新成就、好经验以及为新农村建设优质服务的各种感人的好人好事写出来进行宣传。刘贤云也决心在供电所这个“舞台”上,努力学习农电生产和管理的知识,提高自己实际操作的技能,同时还想方设法积极采集新闻“种子”,发现农电工在安全生产、营销和服务方面的“亮点”,多提笔、多写作、多投稿,力争让自己早日成为一名“登杆能操作,提笔能写作”“文武双全”的南网公司新时代农电工。
然而,刘贤云在供电所提笔写第一篇新闻稿件时就遇到了“拦路虎”。那是夏季一个炎热的夜晚,当地一家砖厂三相四线动力表发生故障,造成砖厂停电,用户打来紧急求助电话,小刘随两名老师傅前去处理,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砖厂的生产。回来后,小刘连夜提笔赶写了一篇电力职工为用户排忧解难优质服务的稿件,第二天拿给老师傅“过目”,他们评价这像一本“流水帐”,既笼统由无实质内容,如怎样判断故障原因、怎样查处用户私自增容、怎样更换电表和接线以及复核互感器变比与计量等知识,使初到供电所工作的小刘没有具备这些技术知识,所以写出的稿件显得“干巴巴”的,也使他深深地感到不掌握农电生产的专业知识是写不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
从此,刘贤云把学习钻研农电工作的电力知识和生产现场的操作技能作为自己在岗位上胜任工作和增强新闻写作水平来对待。他白天在现场工作时,多问多干多观察;晚上在灯下查阅有关规程和技术标准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他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农电安全生产、配网运行、线路架设、业扩报装、故障处理、用电监察、抄表核算等基本知识和工作技能。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他写出的反映基层供电所各方面的新闻稿件也开始“像模像样”了。例如他撰写的一篇题为《午饭时分突停电、电力职工抢险忙》的新闻稿件,文中将配电变压器桩头和导线起火烧毁的现象和原因、电力职工放下饭碗赶赴现场、布置安全措施、更换导线以及围观群众和电力职工紧张抢险的场面对比等交代得清清楚楚,文章虽短(约800百余字),但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该篇稿件被多家新闻媒体刊登。小刘在生产实践中以学习专业技术促进了新闻写作,而写新闻稿件又促使他钻研更多更深的电力知识,从而步入了学习生产“两促进、两提高”良性循环的局面。
如今,刘贤云调到该局检修试验所工作,他在新的岗位、新的专业技术领域内继续保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斗志和激情,努力学习电网继电保护、电力设备检修、高压试验、电能计量等电力知识和技术。同时他新闻写作的热情不减,许多休息时间都花费在“爬格子”上,他经常幽默地说道:步入了新闻写作的“快车道”,想刹车也刹不下来了。我们祝愿刘贤云在新闻写作的道路上一帆风顺,一路走好、走稳。
标签:农电 新闻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