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风雨行者张华

作者:赵有强  曹学敏  2010-03-02

1月6日,湖南省常德澧县迎来了新年后的第一场大雪。

整个一上午,棉花状的雪花和着风狂扫澧县关心变电站。风雪中,澧县电力局维操班班长张华迎着风雪,穿行在大大小小的变电设备中。他用手中的红外线探测设备,细致认真地反复检测每一个部件是否出现发热故障。记者看到,身高1米7多的张华,蓝色的工装积上了一层明显可见的雪花,黄色安全帽帽檐上积雪成冰。一双结实的大手冻成红色。

“这场雪来得太快,我们昨天看到气象部门的预报后就开始行动,把全班分成三个组,连夜加班,分赴全县的各变电站,来一次雪前巡查,确保风雪中不让设备受损,减少停电故障。今天一大早,我们的人又倾巢出动,你看,才上午9点钟,全县就下起了鹅毛在雪,冷风吹得我们眼睛都睁不开,真的有点措手不及。”风雪中,张华边工作边接受记者采访。

“外线工是不是最怕在风雪天作业?”记者说。

“不是!风雪天虽然很冷,但没有雷雨天那么可怕。那闪电啊,好像接了地;那雷声啊,让你感觉是贴在耳边炸响。”

张华回忆起发生在2009年8月28日的那场大雨。他说:“28日下午5点,倾盆大雨突然降落澧县。约5点15分时,调度室发出通知,位于离县城35公里处的幸福变电站遭雷雨侵袭出现故障。我带着两名班员立即往事发现场赶。透过车窗玻璃,我看见大雨变成一条条细线,雨刮器开关打到了最高档,但仍然排除不了来势凶猛的雨速。视线很差,车子艰难向前。当我们赶到建在一座山坡上的幸福变电站时,被雨水模糊的视线看到闪电似乎就落在变压设备架空地线上。虽说,从安全的角度讲,此时进入变电站作业,是不存在安全问题的,但面对如此复杂的恶劣天气,心里还是很怕。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吃的就是这碗饭,辖区内的广大用户正急切指望着我们赶快恢复供电。我和工友们在暴雨中坚持着处理故障。20分钟过去了,我们被雨淋成了落汤鸡。安全地完成了停电操作任务。就在我们打算把湿衣服稍作处理时,县局调度室又来了通知,要求我们这个组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建在火连坡的金山变电站,处理因雷击引起的澧(县)向(阳桥)线,澧(县)雷(公塔)线停电故障。这一晚,我们干到了凌晨3点多,连晚饭都没吃。这场暴雨,全县共有12所变电站设备遭雷击。”

出生于1977年的张华如今已挑起了大梁。他的班有员工19名,肩负着全局4座110千伏变电站、11座35千伏变电站的运行与检修任务。这些变电站分布在该县的四面八方,变电站之间从东到西最远处相隔100多公里。记者在该班的运行日志上发现,2009年,全班人平均出外勤170天,张华出外勤208天,晚上或“双休日”加班累计45天。张华的同事告诉记者,出外勤就是在变电站巡检或抢修。今年6月29日,张华的妻子临产,亲友打电话给张华时,他正在远隔县城50公里的变电站巡视设备,对变电站的空调进行维修。该局党总支书记介绍张华时说:我对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他妻子还在医院时,他依然带着班员们冒雨参加检修。

2009年,张华所在班被湖南省电力公司授予“安全生产先进班组”,2004年,张华被湖南省电力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谈起自己13年来,从一名电力技校的毕业生成长为生产骨干的经历,张华说:“要想在一个单位立足,首先要学好技术。要想在一个单位让自己有所成绩,就得吃苦在先。呵呵!阳光总在风雨后。”

来源:英大网

标签:张华,澧县电力局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