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杜光文:灾后重建的尖兵

作者:蒋勇  2010-05-26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迎来了地震后的第二个夏天。在两年灾后重建的日日夜夜里,广大供电员工不辞艰辛,始终奋战在第一线。今年35岁的杜光文,在青川供电局从事线路安装工作,被大家称为“灾后重建尖兵”。

酒家垭隧道是四川省最长的地方公路隧道,全长3.015千米。受地震影响,当时正在进行的隧道建设被迫全面停工。为保证该工程继续施工,青川供电局采纳施工单位的意见,为其安装两台箱变,并敷设高压电缆1.74千米。

作为技术骨干,杜光文第一个参与到架线工作中。灾后重建的工作环境很艰苦,杜光文和同事们每天天不亮就出发,直到夜色深浓才疲倦地回家。饿了,就啃一口干方便面;渴了,就喝一点小溪水;困了,就靠着树打个盹。有时,还会遇到突如其来的余震。一次,杜光文正在一基18米高的电杆上作业时,突然余震袭来,电杆左右摇晃,他只能紧紧抱住电杆。余震过后,他下杆稳定了一下心神,马上又爬上电杆继续作业。

线路架好后,杜光文留下来参与隧道建设保电工作。2009年8月10日,杜光文和同事正在隧道内进行巡视检查与维护,突然整个隧道都摇晃起来。只见混凝土、岩石碎块纷纷往下掉,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水瞬间漫过了他们的脚面,整个隧道仿佛都要坍塌了。“不要慌,这是余震!”杜光文大声向同事喊道,“向我靠拢,我们一起冲出去!”几分钟后,他们终于冲出了隧道。有人问杜光文,遇到那么多余震怕不怕?他总是笑着说:“怕啥子!就算‘光荣’了,我也是倒在工作岗位上。”

今年1月,杜光文又接到一个任务。竹园恺丰水泥厂需增容3000多千伏安,原有的10千伏线路不能满足其用电需要,需立即进行改造。杜光文回家简单收拾了一下,就直奔施工现场,一去就是20多天。当时的气温达到零下五六摄氏度,大雪给小镇披上了银装,也增加了施工难度。在杆上作业时间稍长,就会觉得身体好像失去了知觉。但为了客户能早日用上电,杜光文每天都要在杆上工作八九个小时。每次下杆后,他都累得走不动了。

施工结束后,当变得又黑又瘦的杜光文回到家时,妻子和女儿差点认不出他了。杜光文家的房子在地震中被毁,妻子不但要做好工作,还要照顾好女儿和双方父母。杜光文每次看到妻子日渐憔悴的面容,总是愧疚不已。今年10岁的女儿对杜光文最大的意见就是他老“说谎”,因为他答应陪女儿上学、画画,却总是不能兑现。有一天,女儿给他提意见:“每次爸爸回来,我多想和爸爸玩一会啊,可爸爸的头往枕头上一放就睡着了……”

听到女儿的意见,杜光文赶紧扭过头,悄悄擦掉眼里抑制不住的泪水。他在心里暗暗发誓,等灾后重建工作结束后,一定要好好陪陪妻子和女儿……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杜光文,青川供电局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