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保电点亮梦想——访如东公司世博保电员工季烨

作者:袁榕  2010-06-09

“我们公司的保电员工在上海世博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如何?” 6月4日,如东公司组织新闻通讯报道组一行来到上海世博园区,采访了该公司的世博保电队员季烨。

今年27岁的季烨是如东供电公司营销部的职工,拥有二级用电检查员资格证和奥运会保电经验的他,经层层选拔成为省公司世博保电用电检查分队的成员,参与世博保电工作已经两个多月了。他被分配在A10亚洲展区,开始主要参与阿联酋馆、卡塔尔馆和阿曼馆的保电,后来又接管了欧洲的部分馆区。通过电话联系,得知季烨当天正好休息,在事先约定的地点,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还是他眼尖找到了我们。

见到我们,季烨腼腆地说:“没什么好讲的,每天都是做的都是差不多的事情。就是要走很多路,最多的一天走了30公里,而且一工作就是24小时,一天下来挺累的。”

季烨介绍说,刚到上海世博会会场的时候,工作并不如想象中一帆风顺。各个场馆提供的电气竣工资料、内部应急预案、操作规程、电工双证等不齐全,有时还要向外国业主咨询,由于语言不通、办事风格和法律法规的不一样,工作进度受到很大的影响。

季烨向我们讲述了工作中一些有趣的事情。他们在检查过程中,物业不配合是常有的现象,有一次去抄负荷,场馆的负责人说:“不好意思,我们的馆就是我们的领土,你不允许进来。”季烨向对方说明来意之后,对方说:“这样吧,你明天来和我们的律师谈。”第二天他再去场馆时,对方律师仔细盘查季烨身份之后,说:“我们要按照我们的法律规程来行事,具体要问问领事馆才行。”看着时间不能再拖延,季烨不得不通过中国的方式行事——找到上海公司才得以解决。

季烨说,类似的情况有很多,虽然我们是为场馆服务的,但有时并不被服务对象所理解。整改通知书让物业签字,物业不签,更有直接地说:“这个不是我们的事情,你们没有权利让我们签字。你们不要来,我们不欢迎你们。” 季烨反复做他们的工作,告知隐患的危害性,一遍遍耐心地解释,一步步艰难地推进,不停地奔波于场馆、厂商和设计工作室之间,靠着自己慢慢摸索,一点一滴地把软件资料逐步地收集齐全。同时通过努力,让物业理解并接受整改,排查了隐患。

在我们采访过程中,一位“老外”远远地跑来跟季烨握手,跟老朋友一般。季烨看出我们眼中的诧异,告诉我们,这位是哈萨克斯坦馆的电器负责人,是个俄国人。季烨第一次去哈萨克斯坦馆抄负荷检测表时,他一脸戒备的看着季烨,拦着不让进。没有翻译,这位俄国电工听不懂英语,只会说俄语。季烨用肢体语言手舞足蹈地跟他沟通,用手指指配电柜的具体位置,还做出触电的颤抖姿势。逗得那位俄国人哈哈大笑,终于明白了季烨的来意。此后他们相遇,每次老外都跑来和季烨打招呼握手,季烨虽然听不懂他的俄语,却能从他的微笑中感觉到对方的友好。

“刚开始的工作是有些难,现在一切都步入正轨了。不过现在又到了迎峰度夏阶段,上海供电公司的人员撤走了很多。他们的场馆都分配给我们了,我们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谈到以后的保电工作,季烨感觉身上的担子还很重,“夏天这里LED、制冷设备也都要打开。这边的保电任务也更重了。”季烨告诉我们,他的母亲一直很支持他现在的工作,尤其是为了儿子能参加这次上海世博会保电工作而感到自豪。季烨的梦想是一直努力下去,为上海世博会添彩,为江苏电力争光。向公司、向母亲、也向自己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看着天色渐晚,季烨面带愧疚地说:“我明天要上班,今天要保存体力,不能陪你们了。”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我想起了他的QQ签名:“我的世博,我的阿拉伯!”。季烨早已以主人翁的心态将自己融入了世博。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东公司,世博保电,季烨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