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晖,54岁的河南濮阳县电业局农电工王德群就背着他那磨得发亮的工具包出了家门。急匆匆的脚步踏破了古巷的宁静,也让他的额头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为了到工地实地学习墙内线的布局维护,王德群不知跟施工方说了多少好话。干了20多年的农电工,还是头一次遇到让他这么头疼的事。
以前农村居民用电多走明线,然而随着住房条件改善,大家越来越注重安全和美观,室内电力线路大多改成了墙内线。王德群20多岁就开始做电工,对付线路故障练就了一套手到病除的好本事。可现在墙内线看也看不见,摸也摸不着,连个线头的影子都找不到,眼瞅着客户家的灯不亮,他就是发现不了故障点。领导考虑到王德群年纪大了,就把技术公关的任务交给了年轻人。可王德群却坐不住,他负责的400多户居民中,有60%使用的是墙内线,一旦出现故障,排查起来很困难,这成了这位“老农电”的一块心病。
为了早点攻下这道关,倔强的王德群一下班就直奔城关镇建筑工地,就抱着一个念头:从根上找,总能找到治它的方儿。找到施工的工头,王德群又是敬烟,又是说好话:“无论如何你得让我在这学两天,我就想看看这墙内线是怎么个走法。全城几百户人家,用电出了故障我得给人家修好不是!”就这样,建筑工地上多了个编外电工。王德群一边看穿线方法、线路走向,一边自己绘制图纸,琢磨解决方案。他采用摇表、打接地等方法找到故障点,减少了排查时间和难度,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后,他把这套内线故障处理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其他同事。
就是凭着一颗“老农电”的责任心,王德群每年都能完成单位交给的各项任务,并荣获过优秀农电工、金牌农电工等多项荣誉。
巍峨的中心阁静静地伫立在濮阳县城的中心,鳞次栉比的商铺,拔地而起的楼群,古城上空的道道银线宛如五线谱,那是王德群和同事们用青春和汗水,为小城奏响了春的旋律。
标签:“老农电”的责任心,王德群,濮阳县电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