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变电工区的突击队

作者:马辉  2010-06-30

变电运行工作是一件很磨炼人意志的事,没有朝九晚五。天气热了、天气冷了,变电运行人员要做好大负荷工作;雨季来了,他们要做好防汛工作;春秋季不冷不热了,他们还要做好设备检修工作。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面对大量的例行、突发、异常以及新站验收、旧站改造等工作。

北京朝阳供电公司就有这样一群变电运行人员,由13名共产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了突击队。

突击:全天候保障安全运行

目前,朝阳供电公司变电运行工区管辖的变电站有38座。人少、站多、工作量大,这给变电运行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变电运行工区成立了由13名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突击队。

6月14日,变电工区主任马力告诉笔者:“每当恶劣天气来临时,他们都要加强对变电站的巡视;每逢政治保电时,就要设专人值守变电站。这样的情况下,运行人员在数量上就有点不够了。在这种时候,突击队就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国贸110千伏变电站是变电工区员工李丹参与验收的第三座全地下站,寒冷潮湿,且由于一些土建工作仍在继续,空气中常常弥漫着各种施工涂料和油漆的刺鼻气味。李丹和同事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李丹坦言:“这个职业虽然让我舍去了时尚和外在美,却能体现出人生价值。”

突发事件的处理,是突击队最核心的工作。13名突击队员的手机永远是24小时开机,只要发生停电事故,他们都会在接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赶回来。“我们队里最远的住在海淀和通州,那也一样得赶回来。有的人有经验了,只要一下大雨就会提前回来。”突击队中最年轻的孙力朝说。他们已经有了“强迫症”,上班的时候想着各自的责任站,下班的时候还惦记着。一旦发生突发事故,他们就会像消防员一样火速赶到现场。

责任:变电站就是我的家

刚满25岁的梁媛媛是一名变电站专责人员。站内设备的技术特点、消防措施是否完备,蓄电池是否处于正常水平,都在她的脑子里装着。

梁媛媛说,自从当了变电站专责后,同事们笑称这提前激发了她的母性。“每次去站里,我会先打扫卫生,然后整理各项物品,安全工具、油位、压板,都要一一过遍手。”

然而专责人员的工作,还不仅仅是这些“表面功夫”。他们在例行检查中还有一项工作,就是钻进电缆沟检查。有一次,梁媛媛钻进狭窄的电缆沟检查时,发现有两只死老鼠卡在沟道的拐角处,梁媛媛二话没说一手抓起一只死老鼠。“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了。我们在站内放了一些老鼠药,清理它们的尸体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事。”

变电工区值长姜庆浩对此体会颇深,“原来哪个站出现问题,专工要是不到现场把情况摸清楚了,可能就没有十分的把握。现在不管谁去处理,打电话问问专责人,然后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马上就能提出解决方案。”

会商:一年两次“会诊”变电站

人有了疑难杂症,可以上医院看大夫。电力设备出了问题,就靠运行人员为其“会诊”。变电工区一群头戴安全帽、身穿灰色大褂的“电力医生”,承担了这项任务。他们根据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情况,分门别类地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并且每半年对全部设备开展一次排查“会诊”。

据马力介绍,虽然平时的运行维护任务繁重,但运行人员仍然坚持每月对38座变电站进行巡视。为了把工作做细、做精、做实,变电工区成立了专家技术小组,对这些变电站开展每半年一次的全面“会诊”巡视工作。

“查找站内变压器、开关、刀闸一次设备、二次及自动化设备的隐患,对不同厂家的设备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再将操作方法、闭锁关系进行统一整理。”43岁的张彦平是技术专家组中的老师傅,他在变电工区已经工作了19个年头。“我们地区部分变电站的年限都在10年以上,新旧设备台账、改造后设备变更情况都要全面梳理。专家技术小组还要在度夏防汛前进行会商,对站内防汛情况、风机情况做详细的‘会诊’,然后形成一份‘会诊’巡视报告,最后由大家一起论证如何‘对症下药’。”

除了“会诊”电力设备以外,专家技术小组还要为38座变电站审核现场规程以及编制各种预案。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变电工区的突击队,突击队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