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北广袤的农村,因工作而快乐,在快乐中享受工作乐趣的农电工,陈子贵算是一个典型。他为人憨厚、朴实,言语不多,有着一张永远微笑着的面孔。
陈子贵家住安徽阜阳市颍东区正午镇横山村,从24岁起就在村里做电工兼村里的广播员,从此,电工这个称号便一直伴随着他。1996年,他进入阜阳农电公司正午供电所,成为一名农电工,从事台区管理工作。二十多年来,陈子贵在管电员这个岗位干的兢兢业业,台区管理线损率全所名列前茅,电费每月都能够按时结零。问及“秘诀”,陈子贵憨厚地笑笑:“用心干就成。”
陈子贵管理台区非常细心,人也特别好说话,整天乐呵呵的,他把手机号码写在辖区内的电表箱上,村民们有什么用电方面的问题总是给他打电话,从没遭到过拒绝,对此,陈子贵也很高兴:“这说明乡亲们信任我呀”。1999年,他接管马庄村台区。每天起早贪黑地奔波在田间村头,他头戴安全帽、背着工具包忙碌的身影,感动着每一位村民。2003年,因工作调整,他调离这个台区时,台区村民们联名到供电所挽留。村民们用这种朴实而又厚重的方式,表达着对一名普通电工的感激之情。陈子贵目前管理着正午镇30多个自然村共1900多户人家的用电,他接管这些台区至今,依然保持着低线损率,且从未出现过一起投诉现象。
今年大年三十晚上,天上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吃过年夜饭,看着越下越大的雪,陈子贵有点不放心,他和同事商量后,一起冒着大雪到台区巡视。沙沙的脚步声划破了宁静的雪夜,他们认真的眼神如同雪花般晶亮。巡视到王桥村董庄的时候,他们发现别人家都亮着灯,而史恒言老人家里却是漆黑一片。他们主动上前询问,门开之处是史大爷满脸的惊喜:“刚才突然停电了,想着今天是年三十,正犹豫着该不该给你打电话呢,实在不好意思麻烦你过来,你们怎么突然就过来了?”经过一番查找,解决了问题,史大爷的灯又亮起来了。史大爷拉住陈子贵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这大过年的,没有你,我哪能过上一个暖和和亮堂堂的年啊!”走远了,陈子贵回过头,还看到史大爷站在橘黄色的灯光下,目送他们的身影。
2009年6月20日,陈子贵上班时在供电所大院内拾到了200元钱,当时正值中午,院子里根本没有人,他就到办公室去问同事们谁丢了钱,大家都说没有。这可让陈子贵犯了难。忽然一位同事想起刚才有客户来交电费,因为还没到交费时间,他问了问就走了。同事回忆说:这人好像在苑桥村,姓张,可是不知道名字。这下陈子贵有了主意。因为他也是苑桥村人,村子里的人他都熟悉。于是他骑上摩托车到正午的街上寻找,遇到本村人就问。耐心地寻找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遇到本村的张玉灵。“是不是咱们村谁丢了钱?”陈子贵问道。张玉灵郁闷地说:“我丢了二百块钱正找呢,也不知道是被偷了还是自己不小心掉了,我还等着给俺娘买药呢。”陈子贵笑着问:“你今天到供电所去过吗?”张玉灵说:“去了,供电所人员说交电费时间不到我就走了。”陈子贵高兴地把钱还给了张玉灵“哎呀,我总算是找到你了”。骑车回所里的路上,陈子贵快乐地哼着歌,他说:“看到张玉灵失而复得高兴的笑容,我真觉得挺开心的。”
陈子贵有两个小孩,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都挺争气。妻子包下了所有的家务,家里的农活也很少让他过问。陈子贵说,虽然他的工作很普通,但是家里人都质朴地认为这不但是个可以养家糊口,更是个可以帮助人的工作,所以都很理解他支持他。他很感激妻子。去年9月,他成功地给邻居家的孩子介绍了对象,订婚的日子他作为“红媒”要和妻子出席酒宴。一家人高高兴兴准备去赴宴时,报修电话来了,他管理的王桥台区一条线路突然停电,需要紧急抢修。他拎起工具包就赶去现场,妻子则负责和邻居一家解释。去王桥的路非常难走,加上前一天又下了场大雨,摩托车在泥泞的土路上骑了近半个小时。到达现场后他立即开始排查线路,当查出是地埋线C相干线断路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向所长汇报情况后,所里立即安排一名同事带着材料和设备前来和陈子贵配合抢修。邻居左等右等他还不来,亲自到王桥来接他时,看到浑身泥水的陈子贵正头也不抬地忙碌着。邻居悄悄地回去了。下午四时,故障终于排除,而陈子贵为了参加喜宴而新买的衣服彻底成为了“泥裳”。
今年刚过了年,阜阳农电公司下文号召全公司员工向陈子贵学习。陈子贵憨厚地挠了挠头说,我的根在农村,为村子里的父老乡亲们服务是我的工作职责,更是我快乐的源泉。“我奉献 我快乐”于我而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感觉。在农村当个电工,我很快乐。
标签:陈子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