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生命乐章的回响——追记抗洪保电中舍己救人的江西公司四员工

作者:张明明 曾鸿钧 张文华 朱智霞  2010-08-02

面对我们,罗振中始终用双手抱着头。只有在说到救人时那些惊心动魄的情节时,他才会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他实在不敢相信,也无论如何没有料到,就在短短十几分钟里,他先后失去了四名至亲的战友、兄弟。

他是7月27日下水救人的五个人中唯一的幸存者。对他来说,那个下午是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记忆。

四名遇难员工被打捞上岸时,朱新周手里还紧紧拽着安全帽,甘泉身上还牢牢地系着航空腰带、安全绳,挎着工具包

110千伏干铜线(余干—铜锣山变电站)是江西省余干县排涝供电的主力备用电源。受洪涝灾害影响,该线受损停电。27日中午,接到赴余干县抗洪抢险保电任务之后,赣东北供电公司输电线路分公司员工罗振中和另外七名同事赶赴现场抢修。

干铜线60号故障杆塔位于信江支流玉亭镇程家洲。前段时间持续降雨,使信江及其支流的水位上涨,从圩堤通往江心洲20多米长的一段土路已被洪水浸没,依稀看得见路面。带班负责人余文庆现场分工后,大家戴好安全帽、背上工具包,带着操作棒、接地线、绝缘子等抢修工器具和物资,趟水慢步向前挪进。

13时55分,距江心洲还有一半路程,跟班实习员工杨飞突然脚下一滑,跌入水中,很快被湍急的水流冲出两三米远。紧跟在他后面的邹吉波大喊了一声“他不会游泳”,就立即跳入水中救人。由于水流过急,又是逆水救人,邹吉波很快体力不支。余文庆也“扑通”一声跳入水中,帮助营救同伴。他把离自己较近的杨飞往岸边奋力推了一把。罗振中迅速伸出手中的接地棒施救,将杨飞拖拉上岸。紧接着,甘泉、罗振中、朱新周先后跳入水中营救同伴。由于水深、水急,水底情况复杂,加上他们身负辎重,最终除罗振中一人脱险外,其余四位下水救人的同志全部遇难。

“他一向身体不好,我拉住他让他不要下去,可没能拦住他。”同事高波含着眼泪回忆起朱新周救人时的情形。他说,朱新周背着重达四五十斤的绝缘子已经先到了对岸,听到同伴呼救,又赶紧折回来救人。

事件发生之后,余干县委、县政府和赣东北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方力量全力搜救,历时3个多小时。

四名遇难员工被打捞上岸时,身上均背负着电力抢修工器具。朱新周手里紧紧拽着安全帽,甘泉身上牢牢地系着航空腰带、安全绳,挎着工具包。

为什么不把这些负重扔掉?罗振中摇摇头:“情况太紧迫了。而且这都是我们工作用的工具,扔了工具怎么做事?”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连夜作出批示,深情赞扬电网员工舍己救人的精神可歌可泣,应大力弘扬

英雄的事迹传遍四方,感动社会。27日当天,程家洲附近的百姓得知四名电网员工是为抗洪抢险涉水抢修电路不幸落水后,许多人自发加入了搜救队伍,并竭尽所能协助善后工作。

获救的杨飞一直在现场企盼着奇迹的发生,面对四位同事的遗体,他控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和深深的感激,长跪在前不肯起来。

救人的5个人里,年纪最大的是38岁的线路检修班副班长余文庆,最年轻的邹吉波仅23岁。被大家合力救起的杨飞刚刚参加工作半年,7月5日才来到线路检修班实习,和大家共事只有20多天。

在各地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关键时期,江西电网员工奋力抢修保电舍身救人的事迹引起江西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7日晚,吴新雄省长专程作出批示,深情称赞电网员工舍己救人的精神可歌可泣,应大力弘扬。

28日一大早,上饶市副市长朱寅建、余干县委书记陈建辉和江西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慰问了英勇牺牲的四名员工的家属,对英雄的行为再次表达深深的敬意,为家属们送去深切关怀。

江西公司党组作出决定,号召全体干部员工学习余文庆等四位勇士敬业奉献、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员工们得知牺牲员工的家庭面临种种困难时,踊跃捐款,为英雄的家庭奉献爱心。

许多素不相识的网友发帖感怀他们的英雄事迹。一位网友留言说:“人的生命是极其宝贵的,一生只有一次,但也是极其脆弱的。电网员工所做的贡献和牺牲,我们会永远铭记的。”

英雄的壮烈之举是在瞬间完成的,英雄的品格和精神是在每个平常的行为中锤炼出来的牺牲

四名员工,都是退伍军人。

共产党员、班长余文庆是大家公认的“老黄牛”。同事们说:“他一年中讲得最多的就是一个‘好’字,对待工作或者临时接受的各种任务,从来就是一口应承,不会说一个‘不’字,而且做事特别较真。”7月20日,他还带领班员翻山越岭,清理220千伏乐余线通道。当天气温达到36摄氏度,他们6时就到达了作业点,干到13时,清理了一档线距、大约三四百米的样子,大家已是汗流浃背、全身湿透了。吃过干粮后,余文庆叫大家休息,自己却不声不响地拿起砍刀,顶着烈日继续清理第二档线路通道。在他的带动下,大家一鼓作气,提前完成任务。

2008年年初抗冰保电期间,乐平市、鄱阳县多条110千伏输电线路发生故障,余文庆主动请缨去一线抢修,四处转战,一去就是28天。大年三十下午,他匆匆赶回乐平,本想和家人吃顿年夜饭,岂料刚端起碗筷就接到抢修35千伏万黄线的指令。他撂下碗筷,披上大衣就冲出了家门……

在余文庆看来,身为共产党员、一班之长,以身作则,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带头承担是天经地义的。这次为抢救落水同伴,他挺身而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朱新周身体状况不大好,不能高空作业,他就把地面上的最重最累的活揽了下来。2009年7月,他所在的线路检修班承接了培训基地实训用的输电线路的架设任务。当时天气炎热,朱新周每天5时就到现场搬运塔材,专挑重的背,每次现场作业,他总是背得最多、走得最远。他对同事们说:“我在地面累点,你们在杆塔上就安全点、轻松点。”

朱新周的母亲长年卧病在床,爱人在农村,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去年,小两口生了个孩子,检查却发现得了脑瘤,尽管多方面努力也没能把小生命留下来。7月27日早上,他在去余干的路上还对同事说:“我和老婆商量好了,等忙完这次抗洪任务后,我们想再要个孩子。”这竟成为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愿望。

这次执行任务时,朱新周又抢着把重达四五十斤的绝缘子运到河对岸。当眼看着同伴陷入困境时,虽然水性并不好,他还是毅然跳入水中。

吃苦肯干、工作责任心强、待人随和、乐于助人,说到甘泉,他的领导、同事无不竖起大拇指。

2008年春节前,甘泉和爱人决定到湖南的岳父岳母家一起过年,他陪着岳父刚到湖南,就接到抗冰抢险的通知。他没进家门就立刻踏上了返程的列车,投入到抗冰抢险战斗中。

每年清明前后,防止山火威胁输电线路是线路专业的头等大事。今年,甘泉主动承揽了最偏僻的220千伏兴李线1~10号杆的巡线任务。他带上干粮和水,连续5天蹲守在线路下,及时发现并消除了3起隐患,确保了线路运行安全。

甘泉说自己年轻、身体好,所以总是抢着干登高爬杆的活。今年5月28日,承担着皇岗镇2万多户客户供电任务的35千伏东风—皇岗变电站线路因雷击多处截断,抢修迫在眉睫。甘泉和同事冒着大雨从10时一直干到20时。他在杆上作业3个多小时,下来时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知子莫若母。甘泉为救同事英勇牺牲的消息传来,他的母亲哽咽着说,她知道,那种情况下,儿子一定会下去救人。

邹吉波分到这个班才一个来月。时间很短,短得让同事还来不及更多地了解他。但在危难关头,他第一个跳入水中营救伙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人……

也许有人对余文庆他们的行为并不理解,甚至认为他们的牺牲并不值得。但在生死抉择面前,他们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对责任和奉献的深刻理解,用无声的壮举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大爱情怀。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抗洪保电人物,江西公司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