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卸下一天工作的辛劳,坐在电视机旁欣赏精彩节目时;当您拉开崭新的一天的帷幕,享受着床上的舒适和温馨时;当您为了片刻的黑暗牢骚抱怨时,您是否想过有多少人正奋战在茫茫黑夜,有多少人在呵护着五彩缤纷的夜色,有多少人在守护着这一片光明。就是在这个呵护夜色、守护光明的队伍里,有一个永远奋战在一线的“老兵”,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已在农电奋斗了21年,憨厚朴实的容颜、高大的身材和不时流露出率真的笑脸就是蒙古高原上这个老兵棱角分明的形象,也正是因为饱经巍巍大山的风沙才让这位老兵具备了极强的忍耐和坚毅的优秀品质。他,每次事故、每次检修、每次任务都冲锋在前。他,就是林西农电局大营子供电所检修班长娄志军。
2008年8月20日,像往常一样,身为检修班长的娄志军带领着同事们工作回来,收拾好工具,大家都疲惫的倒在值班室的床上,娄志军说:“今天真热,晒得我头晕脑胀,脸都发胀。”工友们看了看他,开玩笑的说:去把你的脸洗洗,全是土,他不情愿的去洗了个脸,这时才发现,他的脸已不是原来晒得发黑,而是有些发紫,脸也肿的挺大,大家都说是在杆上呆得时间太长、紫外线过敏,他也就没在意。第二天,他的脸不仅肿的发胀,而且有不时的疼痛,在大家的劝说下,他去了市医院,做了一下检查。诊断结果是上额窦囊肿。“额窦囊肿是一种什么病?”他的家人追问,医生解释:他的嘴里面有一颗牙向上长,起初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长到一定程度就会使鼻腔自然开口完全堵塞,窦内分泌物滞留,逐渐形成粘液囊肿,必须立即做手术。于是,他在市医院做了手术,手术时还跟家人开着玩笑说:“没事不就是拔个牙吗?”做完手术,医生叮嘱道:不能有磕碰、暴晒、潮湿等刺激,否则就会发炎而导致再次手术。还未等完全恢复,一向闲不住的他就又回到工作岗位。因为,此时正值网改高峰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啊。大家都劝他多在家休息休息,可是他为了能按时完工,依旧冲在队伍的最前头。由于架线地段都在山区,地面也都是沙窝子,干活的地方连乘凉的地方都没有,他上杆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还要不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下来时,还要整理现场材料和工具。中午没地方休息就躺在沙窝子上,蚂蚁爬到身上已经没有什么感觉,唯一感觉到的就是周围的沙子烤的脸生疼,但是他和战友们依然坚持着。看着一条条架好的线路,一个个新装的台区,他的脸上露出了成功而率真的笑容。工程完工了,他的脸也发炎了,只能如医生所说,自外部将脸上的皮揭开、再从鼻腔把脓抽出去。他被家人带到了北京的医院,在医院的日子是他陪伴家人的最长的时光,生活中他没有时间照顾妻子、儿子,一个电话可能把他从梦中叫醒,没有了夜晚舒适和温存;父母为给他过一下生日,留下的却是没动过的饭菜,只因为缺少了主角;下班回来的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倒头就睡,和妻子散散步已经是一种奢侈。然而面对这些他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这是我的工作。
娄志军,一名朴实的电力工人,可能称不上高大伟岸,但却用双肩扛起了立塔、架线的重任。如火的骄阳,晒黑了他憨厚的脸庞;刺骨的寒风,冻裂了他满是老茧的双手;风雨的洗礼,铸就了他一副钢骨脊梁。哪里有村庄,哪里有住户,哪里就有他的足迹。电网建设时,他披荆斩棘;迎峰度夏中,他全力以赴,烈日下、风雨中、严寒里,把身影挺立在天地之间,甘愿在深山里与银线为伴,甘愿在乡间田野中与烈日对峙,根根银线,缕缕情深,他的幸福就在这无私的奉献之中。
娄志军,这个永远奋战在一线的“老兵”,用青春谱写着无怨无悔的人生,用双手演绎着诚信、责任、创新与奉献,用不尽的足迹把光明撒向了万户千家!
标签:一线工人,大营子供电所,娄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