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毕”生“新”血献电力——记泗阳公司老职工毕新

作者:刘红珍    2010-08-10

十六岁时,他带着青春和梦想,走进泗阳供电公司的大门,风风雨雨的四十年里,泗阳每一个变电所内都留下他那忙碌的身影和坚实的脚印。如今,岁月挡不住青春的脚步,他那沧桑的脸上刻画出他为泗阳电力建设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现在,他虽然从中层岗位退居二线,但依然执着地坚守在岗位,他就是泗阳供电公司的一名老职工——毕新。

近几年,泗阳电网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同时在工程建设中政策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保证电网建设工程在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能够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泗阳公司专门成立 “工程政策处理办公室”,以协调处理电网建设中的各种矛盾,既为电网工程建设进展创造良好环境,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就这样,毕新被任命为工程政策处理工作人员。政策处理是“磨嘴皮”的事,经常和老百姓打交道,面对个别人蛮横无理的要求,“政处办”人员既不能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还要做好相关思想和政策宣传工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2008年底,泗阳公司在王集镇开工建设总投资9500万元的重点项目--220KV刘桃园输变电工程,它的建成将优化宿迁地区220千伏主网结构,为泗阳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当一切手续具备,向厂地运输材料时,当地少数老百姓却在通向变电所的道路上挖坑,阻止车辆通行,理由是赔偿太少,施工一度受阻。面对电网建设任务之重而老百姓不理解无理取闹,毕新心急如焚,他首先与镇政府领导、村干部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做群众思想工作。但少数群众还是固执地认为供电部门征用他们的土地不合理,赔偿太少。面对他们的漫天要价,毕新坐不住了,他拿出相关补偿政策和规定标准进行挨家挨户讲解宣传,从支持国家电网建设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从法律法规到征地补偿标准文件,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熬了通宵分门别类地统计出所有被征地用户情况,排查出“钉子户”,然后对症下药,晚上单独上门沟通。那一阶段,他整天奔走在地方政府、村组、老百姓家和施工现场,对阻挠施工的人进行劝说,真是说破了嗓子,磨破了嘴皮。

有人说:“老毕啊,你都这么大年纪,又二线了,不要命啦,万一老百姓跟你动手咋办?”

毕新笑笑说:“这是我的工作,以理服人,他们能和我动手吗?”

后来,泗阳220KV刘桃园变电所顺利地如期建成投运,应该说这与毕新前期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

政策处理工作在外人看来这是一项“刺手”的事情,但经毕新处理,总可以做到科学、合理、有序圆满完成,毕新,他是泗阳电网建设的“开路先锋”。

路漫漫,其修远兮……,毕新,他愿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他热爱的电力事业。

点评:老同志、小事迹,新奉献、大作为。毕新很平凡,他只是许多退居二线老同志中的一员。“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没有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却有着可圈可点的闪光足迹。他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晚霞乐章。

标签:泗阳公司,毕新,泗阳县供电公司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