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济水。济水之南为济南,济水之北为济阳。在济阳这个2500年前孔子闻听韶乐而陶醉的圣地,济阳电力人正以饱满的热情,在承传奉献光明的同时,谱写着一曲曲新时代的电力“韶乐”……
济阳县地处鲁北平原南端,土沃水肥、物产丰富,黄河大米、圆铃大枣、富硒西瓜等土特产品久负盛誉,是全国粮食基地县和畜牧基地县,并先后被授予“中国西瓜之乡”和“中国蔬菜之乡”等称号。而今,通过济阳供电所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辖区内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引来了旺旺、大鲁阁等一大批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台资企业先后落户,形成了全省最大也是最早的台湾工业园,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铺就了一条电力“高速路”。
充足电力浇出“中国第一米”
濒临黄河,得天独厚旳水利资源是济阳县发展水稻生产旳─大优势。以黄河水灌溉产出旳济阳黄河大米,被誉为“中国第一米”。前些年,电压不稳,水稻灌溉就成了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因缺水导致粮食减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完成后,为水稻种植集中的村更换了变压器,架设了引黄灌溉专线。2009年开始,开展了农村低压电网设备治理活动,针对低压用电设备老化等问题为用户更换刀闸、漏保等设备,有效提高了低压电网健康运行水平。用电可靠了,高楼、罗家等村先后建设了新品种示范田1000亩,产出的新品种收获后经山东省农科院检验米质达到了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
“现在用电浇地比以前柴油机浇地成本低多了,而且省时又省力!这下,大伙儿想致富可不用愁了!”水稻产量增加了,质量提高了,带动了当地的粮食加工业。种了十几年水稻的高立宝尝到了电气化带来的甜头,如今也购买了稻米加工设备,供电所帮他架设了动力线,依靠本村米业基地,办起了“立宝精制米厂”,产品远销省内外,年纯收入达30多万元。目前,全县大米加工企业已达30多家,年加工4.5万吨,实现产值 9500万元。
家门口“走”宽电气化创业路
田家村是个建成较早的电气化村,早在几年前村里就生产棉袜、塑料模具。近几年,冷库、奶牛养殖又逐步形成了规模。了解到这一情况,供电所结合低压设备治理,为村里变压器进行增容,更换老化的低压设备,全村用电情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是村里最大的一个养殖场,现在有500多头奶牛,每头牛平均每天产奶50公斤。从饲养、挤奶到储奶、清洗操作间,整个流程都是用电操作,方便着呢!”在奶牛场忙活的张大哥说道。吹塑、烫金、焊接……车间内,统一着装的工人分工明确,忙而有序。“公司有200多职工,大部分都是本村人,有了电当家,公司与小鸭集团、轻骑集团、力诺新能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现在就连村里大学生毕业都愿回村创业呢!”济南兴田塑胶模具有限公司经理高建勇话语中充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新农村建设,电网是基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电网输配电网络,农村电网标准高了,安全可靠性增强了,农民的生活质量由此明显提高。
“企业落户,我们没有理由选择别处!”
近年来,随着济南北跨战略的实施和交通设施的改善,济阳的区位优势逐渐显现,园区发展呈突飞猛进、蓬勃发展之势。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对外窗口,济阳供电所着力以优质真诚的供电服务打造服务品牌,为园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深受园区广大客户的称赞。
“我们非常看好济阳优质的电力服务。”总投资5亿元的安达刹车片落户济阳后,又追加两亿元投资兴建国家级研发中心,其负责人除了对当地的环境满意,对电力服务更是赞不绝口:“企业要顺利生产,用电是大事。从落户到现在,我们的用电一直有供电部门专人实行全过程服务,就凭这点,我们也没有理由选择别处。”
济阳供电所时刻牢记电力企业所承担的巨大社会责任,以“政府放心,客户满意”为宗旨,努力为外来客商提供高效、优质的供用电服务。畅通招商引资项目用电“绿色渠道”,建立完善大客户经理制,对重点工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用电,指定专人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使开发区的企业充分享受到个性化、差异化的超值服务。实施“日结工程”,加快工程进度,保障客户用电项目尽快投运,尽快形成生产规模。实施“带电作业”,推广“零点工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实施周联系制度,及时与台办、招商局等部门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全县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重点项目工程落户达产提速。
||||
济阳供电人的热情服务、周到服务深深感染了旺旺集团,济阳也很快成了旺旺集团的投资“旺”地——自落户济阳以来,旺旺已先后9次追加投资,设立了7家企业,投资总额已近亿美元,称为济阳台资企业中的首家“税收超亿元企业”。“如果没有济阳全方位优质的服务,就不会有今天旺旺集团的鼎盛局面!”台湾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率团到济阳县参观访问时,面对着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厂区,发出如此感叹。
标签:济阳供电所,济阳县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