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这是诗人臧克家对“老黄牛”精神的生动写照。在重庆市云阳供电公司也有一头这样默默奉献、犁耕不止的“老黄牛”,他就是被同事们亲切称作“老代”的修试所变电检修班班长——代少林。
现年52岁的代少林,从79年参加工作,已当了23年的检修班长,是名副其实的老检修、老班长。他30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电力人的真情与责任。在公司推进二次创业、实现目标愿征程中,他更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检修班的9名班员寒来暑往,圆满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急、难、险、重的检修任务,为云阳电网的坚强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以身作则的老班长
2006年公司成立修试所,技术过硬的他被安排担任变电检修班长,带领全班9名班员担负起了全县20个变电站的设备检修任务。大家都知道,变电检修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与它挂上关系,那就是“消防员”、“抢修队”,没日没夜。特别是遇到电网迎峰度冬、度夏,总是看到身为班长的他,身先士卒,冲峰在前,忙碌的身影在寒风与烈日中穿梭,为编织企业美好蓝图而呕心沥血。
在去年的腊月二十四,中国传统的小年,也是代少林51岁的生日,贤惠的妻子看到他一年忙出头,就张落着请来亲朋好友为他祝寿,同时也好热热闹闹地吃个团年饭。谁知,正当大家举杯共祝他生日快乐的时候,一个紧急电话:“35千伏沙沱变电站964沙泥线开关故障,送不出去电……”,欢笑声嘎然而止,亲人们都知道,工作就是命令,不容你劝解、没有人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他迅速穿上工作服,消失在茫茫黑夜里。再回到家时,已是次日的凌晨3时。
拉开灯,望着满是怨气的妻子,他说“我是班长,大家都看着我,我得以身作则呀!”
几句简单朴实的话语让妻子理解了老代肩上所承担的责任。
不顾伤痛的老党员
去年11月1日,大雨。11时,代少林接到35千伏盐渠变电站372新盐线开关故障,接到通知后,他立即带领班员驱车前去抢修。在车上,他与班员们完成了他们的午饭---矿泉水加面包。
由于雨大路滑,在一急转弯处,他们乘坐的车辆遇到险情,两名班员被轻度撞伤。可代少林想着变电站还有故障等着他去处理,“新盐线”上还有1000多户村民等着他去送“光明”,他来不及检查自己是否受伤,就又和同事们马不停蹄地朝着盐渠变电站赶去。
待排除故障、恢复开关送电,一切处理完毕,他才感觉自己的右手臂不知什么时候已疼得举不起来,他被送到医院,经检查,才发现右手臂关节已严重脱臼,同事们“责怪”他道“你不要命了,手都脱臼了,还干活!”可他却轻松地说道:“干活就像打了止痛针,并不觉得有多痛”,听了他的话,大家的眼里多了更深的感动和崇敬。
“这就是我们的老同志,我们的党员!”事后,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赖宏伟不无感慨的说到。
带病工作的“老黄牛”
今年迎峰度夏,因持续干旱,连晴高温,云阳电网负荷不断攀升,7月28日更是突破历史新高,负荷增幅达21%,全县多座变电站设备在超负荷运行情况下出现故障,为保障电网顺利迎峰度夏,让广大居民享受缕缕清凉,老代带领他的班员们没日没夜地东奔西走在抢险一线。
由于长期的劳累,导致他的牙龈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腮帮子肿得象个大包子红彤彤地发亮,但他每天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手捂着脸安排工作,后来输液的时候居然提着盐水瓶到现场指挥,凡事他都坚持亲历亲为,忍着疼痛同班们员奋战在抢修一线。
7月30日,40多度的高温天气使城东变电站2号主变严重超负荷现象,需要将Ⅱ段母线上的977开关转接到Ⅰ段母线与963开关并联运行,为了减少酷热天气停电对居民用户的影响,代少林决定在次日凌晨1点后实施转接电缆,但电缆数量繁多加之层层重叠,且多数电缆处于运行状态,更换难度相当大,时间紧,任务重,他强忍着牙痛和电缆夹层里的40多度高温,带领大家拆电缆、拉电缆、连接、紧固。工作服被汗水打湿了干,干了又湿,直到凌晨4点多钟才完成任务回家。
曾有人问过老代:“工作苦吗?累吗?”他会微笑着回答:“是苦,也累,可这是工作,怎么也得做,习惯就好了。”然后,他又默默的去工作。三十多年来,他检修过的设备、刀闸已经没人说得清了。同事们评价他:是一头地地道道的老黄牛!
只知奉献,不求索取。这就是代少林,一个新时代的老班长、老党员,一个将红岩精神根植在他心中的“老黄牛”!他像大山一样沉稳,默默无闻执着奉献,用自己的赤诚之心,诠释了责任的深刻含义。
标签:代少林,云阳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