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普通的一兵

作者:孙燕    2010-09-09

老陈是邓州局一名普通的农电工,普普通通的衣着,平平常常的言行,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说,你和老陈共事,必须经得了唠叨,受得了苛求;但和他相处,你会发现,你成长的很快,学到的很多。

出身军营,何谓唠叨?乍一听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上的确如此。你就说每次的班前会吧,只要是老陈带队,明明是会上都已交代清楚了工作任务及注意事项,但他总是觉得不放心,再一个个地仔细问你,偶尔你回答的稍显不顺,他总会不厌其烦地再跟你重复一遍所有内容,直止所有人对所有事都一清二楚,当然,这中间他也会唠叨你思想不集中之类话题。干活前他唠叨,干活时他更是苛求,大到你必备“安全三宝”,小到你的鞋带系得长短、帽带系得可牢。对于这些,初处时可能不适,时间久了,反倒成了自然。烦不烦,汗流颊背时显穿戴太多烦,小事细节时显大题小作烦,但细心一想,人家苦口婆心为谁呢?咱不能烦,也不必烦,好习惯终身受益,咱得谢他烦。

每一次有新同志报到,所领导都会说,你们跟着陈师傅,让他带你们。于是,在备品备料室,老陈会教你认识所有物品,这些东西大都是你以前没见过的,不认识没关系,它们的名称、用途、安装时的注意事项,真可谓是“祖宗三代”,老陈都会一一跟你说清楚、讲明白,手把手地教你实践,真到你闭着眼睛都能想起它长什么样、做什么用。在台区,老陈会教你上杆,教你装表接线,教你处理常见的故障,教你怎样同用户面对面的接触,一对一的交流,怎样取得他们最有力的支持。这时,你别怪登杆前他要求繁索,接表前他要求细致,开口前他要你三思,你可知道,此时他眼中的你就是刚送到学校的孩子,他要你胸有大志,更要你心细如丝。这中间,他会在不经意间告诉你许多安规知识,“是”与“不是”,“该”与“不该”,“能”与“不能”,“行”与“不行”,“中”与“不中”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陈外出有个特点,他老喜欢在摩托车后面带个竹杆,用他的话说,别小看这竹杆,它可是好东西,做人像它,坚韧、刚强、能屈能伸;干活有它,扩通道、掏鸟窝、捣冰雪,样样都行。常常地,你会看到老陈,依旧是带着他的长竹杆,走在线路下,东看看,西瞧瞧,这不,线上挂个破塑料袋。小事,管不管?管,解下竹杆,挑下来,说不定哪天,这就是个隐患。风筝,更要管!宁可停了电也要捣下来,不然那更会变成大隐患,到那时线上飞舞的不是风筝,而是灾难……台区里,表箱里有了鸟窝,竹杆捣捣,能让它搬家的搬家,不能搬的只能忍痛割爱就地解决,没办法,一旦碰线着火,带灾的不仅是小鸟,更多的用户。

不能忘记,一个冬日,天气突变,寒风刺骨,雨雪交加使线路结冰,第二天一大早,老陈就用他的长竹杆去敲线路上的覆雪,一根杆一根杆的跑,一条线一条线的敲,雪地上印着他深深的脚印,看到的群众起初不明白,可后来一听说别乡的线路断了许多,他们才明白,哦,怪不得我们这里没断杆、没断线呢,原来是老陈提前行动了。敬佩之余,他们更对他多了几分感激,天寒地冻,坐火堆旁都嫌凉,他是为谁呢?还不是为让咱群众用好电,咱再不支持他工作说不过去呀。

更不能忘记,春季到来,万物复苏,每每这时,清树障扩通道又成了电力部门的头等大事,而这时的老陈则又成了扩通道的领头兵,长竹杆绑上利镰刀,大斧头加上小油锯,高处的钩,低处的砍,小的削,粗的锯,往往几天下来,头上、身上难免会被不知名的小虫叮得大包小包,这身上的伤是小事,最难的是与群众的沟通。张三说你削了他的果树不结果了,李四说你砍了他的大树卖不上价了,有吵的,有骂的,更有拦住不让走的,这时的老陈,总是先递一支烟,再聊砍树事,先说树碰线,再说树传电,最终说到这安全的隐患,慢慢说,细细聊,烟吸完了,话聊透了,用户明白了,烟一踩,一狠心,说:“啥不说了,都是为咱好!”看着通畅的线路,所有的累、所受的委屈,老陈说都值得。

老陈有个心结,每一次走在台区,走到用户的家中,只要一看见竹杆,他都会条件反射地多看几眼,不由自主地就会同用户讲些日常安全知识,大到家中的线路、灯泡,小到冰箱、洗衣机的接地线,看似平常的聊天,却渗透着安全用电的点点滴滴。也许你会觉得奇怪,老陈说那是一个痛心的记忆,儿时的他曾亲眼目睹了一个用户因不懂安全知识,用湿竹杆挑电线导致触电当场死亡, 三十多年来,他总会有意无意地想起这一幕,总会想起那家人的哭泣,在潜意识里他就有个心愿,利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尽可能的使悲剧不再重演。他说,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他总会要求大家严守安规,不管是多余也好,苛求也罢,安全最大,为了安全,谁说啥咱都不怕。

在基层工作,降损节能、回收电费又是另一重要任务,也是许多同志深感头疼的事情。就拿400V线损说吧,从12%降到10%,不能不说是一大飞跃,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做到细致、细致再细致,不仅是临时用电要标准化管理,其余的小细节也不能有丝毫的放松。用老陈的话说,就是除去技术手段,就是一个“勤”字,勤往台区跑,勤想线损事。通道清扫彻底,千万别小看树枝轻抚你的线路,也许正是这不经意的小细节正让你的线损节节高升。更要管好你的“钱柜子”,加强你的集表箱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对于电费回收,老陈自有一套办法,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收费方法,也就是普通用户来所营业厅交费,老人及特殊服务对象上门服务或预收电费,大用户首先交纳电费预付款,以保证日后电费的顺利回收。特别是针对大用户,不能嫌麻烦,要随时掌握他们的用电情况,以免出现有电费呆滞现象,给自己和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也许有的同志会说,基层工作不好干,大多都是农村的小用户,又总爱斤斤计较,但老陈不这样想,他说往上追三辈,我们的祖辈都是来自农村,都经历过土里刨食的生活,他们之所以计较,也只是为了用个明白电、放心电,我们只要凡事公平、公正、保持透明,就没有什么麻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还记得他刚接手台区时,总有用户问他,我这个月怎么用这么多电。不管问的人再多,他从不嫌烦,总是耐心地现场校对,或是建议用户校表,时间长了,相处久了,用户们都明白了,也了解了老陈的为人,他们总说,老陈抄表放心。收费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有用户说表是不是抄错了,不等我们收费的同志开口,老陈台区的用户就会主动当起解说员,并且说得合情合理,让用户满意而归。这不能不说是老陈的功劳,最起码是用户对他的理解与支持。新同志喜欢问他,怎样和用户相处,他总说,拿一颗公正的心,做一件无悔的事,让工作开心,更让人心充实。

工作久了,人们口中的“小陈”变成了“老陈”,有了皱纹,多了沧桑,但不变的一颗心,对工作的责任心,对事业的上进心,更是不服老、不倚老的争胜心。每一次抢修,只要是老陈在场,走在队伍前面的总是他,扛大梁的也总是他,记不清有多少次抢修,也记不清有多少次施工,也不管是炎炎烈日,或是啸啸北风,更不管是杆上是40度的高温,或是零下几度的寒冷,你从没听到过他有一句怨言,他总是那样的默默无闻、无怨无悔。更不用说平时的抢修了,从未分是份内或是份外,是义务或是帮忙,老陈从无二话,他常说,力气是干出来的,越锻炼越多,咱会这样技术,有时是举手之劳,却帮了用户的大忙。有了老陈这样的前辈领路,新同志总说,陈师傅干活都这样舍身,咱不干对得起谁?或许正是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才使得所里的形成一种“你干、我干、争着干;你学、我学、比着学”的良好氛围,也使得每一批新人都很快成为所内的中流砥柱。

无论是在所里还是在台区,老陈似乎都是大家的主心骨,所长喜欢找他商量事情,不仅是因为他对线路、对设备熟悉,对人员情况了解,更重要的是让他带队放心;同志们喜欢找他,因为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只要是找他帮忙,找他商量,他都能给你一个满意答复;用户们找他,这人热心、耐心,大事、小事,只要到他这里,就没事了。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他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焦点的中心。

每次去敬老院这些特殊服务的单位,他总会帮老人干许多不是份内的事情,老人也总会心痛地说:“小陈,歇歇吧,看都显老了!”是啊,都显老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寒来暑往,陈宗会这个普通的农电职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用他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一个电力工作者的诺言,塑造着一个电力工作者的光辉形像,把他对工作的热爱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标签:普通的一兵,邓州电业局,白牛供电所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