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边远偏僻的农村供电所一干就是二十五年,无怨无悔地用坚实的脚步走遍了期思镇的沟沟坎坎、角角落落,用忠诚和汗水在客户心中谱写了一曲光明之歌。他就是河南省淮滨县期思镇供电所长袁胜海。
初生牛犊不怕虎
1986年,专科学校毕业的袁胜海被分配到淮滨县电业局期思供电所当了一名外线工,由于他刻苦专研业务,学啥像啥、学啥会啥,不久他便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完成了见习期。初出茅庐的他敢啃硬骨头,很快就承包了一个用电大村任小围子,该村一度管理混乱,他对症下药,从表卡管理到营业普查,从用电调查到夜间巡视检查,肩背电工包,手拿工具,深入农户服务,通过近3个月的努力,客户不满意的局面得到了根本好转,实现了电费月月结零,线损在规定的范围内,安全隐患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在全县供用电评比中被评为文明用电村。
1993年,袁胜海被任命为期思供电所长,成为该局最年轻的一名所长。上任伊始,正赶上农电体制和机制改革,供用电管理也由原来的村用电大承包、抄总表变为抄表到户。期思供电所辖属二乡二十一个行政村,可谓线长、点多、面广、任务重,千头万绪。他狠抓根本,向管理要效益,向服务要电量,向创新要生存。他强力推进“三公开一上墙”,在管理的实践中,他又总结出了“三三制” 抄表法,通过两年的艰苦打拼,在全县率先落实了抄表到户。这下可惹怒了一些“刺头户”,他们在工作上设置障碍,在村民中散布流言蜚语、在电话中恐吓,但是并没有阻挡住抄表到户的步伐。袁胜海的亲戚朋友劝他回避一下,袁胜海却笑着说:“抄表到户是一项惠民工程,有主管部门和政府的支持,有广大电力客户的拥护,这条路我坚决走下去。”凭着一身正气,坚强的信念,使此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推进。最终,以一个电价稳定、管理透明、用户满意、政府放心的供用电和谐关系初步建立,受到了局和当地政府的一致肯定。
泪撒电建工地
2009年冬,期思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为了保证春节期间每个村民都能用上明亮的电灯,看上“春晚”,期思供电所员工已经连续一个多月作战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地上。袁胜海家有七十多岁的老母患脑血栓,常年偏瘫在床,一向孝顺的他在供电所离家不到7公里的路程,却一个多月未归家门。妻子在给婆婆喂饭时发现,婆婆一天比一天吃的少,身体也日益消瘦,婆婆还经常背着她偷偷地流泪。妻子知道婆婆思儿心切,便打电话给袁胜海,由于工期紧、任务重,袁胜海一趟也没顾上回家,在电话里安慰母亲和妻子后,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施工一线。没过多久,他接到家里电话告知母亲去世,头戴安全帽正在施工的他流下了热泪。当村民们听说袁胜海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仍奋战在电建工地时,无不心疼地说:“袁所长是为我们能早日用上电而在拼命啊!”
好男儿勇斗洪魔
2010年7月份,淮河流域连降暴雨,使素有“水布袋”、 “洪水走廊”之称的淮滨县一时间成为泽国。期思镇内涝外洪,是典型的重灾区,其所辖区的内涝早已是汪洋一片,长势很好、丰收在望的水稻和其它秋作物,大部分已埋在水里,只有少数高杆作物在那里招手向人们求救。期思供电所全体员工严阵一待,袁胜海在防汛保电的日日夜夜里,没睡上一个圄囵觉,他沉着应战,果断处理。7月18日 ,姜圩子排涝站由于连续多日24小时排除内涝水,使排涝变压器低压侧烧毁。上游农民的内涝顿时涨了起来,很多农作物被水埋没,上游老百姓要挖大坝对下游放水,下游群众唯恐淹其农田,双方对峙剑拔怒张。如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开机排涝,很可能引发一场流血殴斗,正在千钧一发之际,袁胜海带人趟着齐腰深的内涝水从10里外赶到,及时修复了变压器缺相,保证了排涝用电,避免了一场械斗事件的发生。
当日夜凌晨1点多,胡垴排涝站告急,排涝启动柜着火。险情就是命令,保电就是责任。袁胜海和他的应急小分队马不卸鞍,冒雨涉水赶赴事故地点,到该排涝站需要过白露河,平时一向温顺恬静的白露河却一反常态,像一头猛狮在狂风暴雨中咆哮起来,此时又是黑夜找不到船,水性不好的袁胜海顾不得多想立即决定游泳渡河。水流湍急,队员们担心他的安全让他留下,他坚决不肯,最后大家拿他没办法,就用安全帽组成一个小救生圈捆在他身上助他渡河。满身泥水的抢修队员顾不上喝口热水暖一下身子,即投入抢修,当奔腾的洪水在欢快的马达声中流出时,天已鱼白肚色,袁胜海和他的抢修队背起工具又一次消失在雨幕里。
标签:袁胜海,淮滨县电业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