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肖波:永不松套的老“黄牛”

作者:陆斌  崔钟云  肖  2010-11-02

他在平凡、辛苦而又危险的变电检修岗位上,象一头永不松套的老“黄牛”,默默的耕耘了30载。他舍小家顾大家,付出不悔,日夜奔波在变电站,只为点亮万家灯火。他将人生的支点焊铸在高高的电网架上,让生命激流随变电站奔腾、延伸。他就是——重庆武隆供电公司变电检修班班长肖波。

“手上满是变压油,工作服天天洗,设备检修四处忙,不管白天和黑夜”。这是变电检修工的真实写照,已年近花甲的老肖师傅,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变电检修工作,是名副其实的老检修、老班长。他30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无论是骄阳似火的酷暑,还是冰冻三尺的严寒,只要工作安排给他,他都毫无怨言。

他所在的检修班负责辖区内13座变电站的安装、设备大小修、技改和预试定检工作。检修和安装的设备,轻则几百公斤,重则几十吨,一个变电站安装完毕,需要组立近100根水泥电杆,吊装设备几百件;每次检修和预试,总是和临近带电体打交道。遇到设备故障,不论是酷暑严冬、还是白天黑夜,都必须马上抢修。所以常常看到,他带领的一班人出去时是披星戴月,回来已是旭日东升。被同事们喻为“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收破烂的,仔细一看是变电检修这一块的。”

在他的办公桌上,总有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办工作票时经常用到的五笔输入法编码。他不会用电脑,经常钻研,终于熟练使用。他说自己记忆力差,记不住,可只要努力去学,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工作中,不管做什么事,他总是带头工作,像对待自已的事一样尽心尽力。尤其在班组安全管理中更是一丝不苟,他经常学习安全规程,钻研业务技术。并时常叮嘱同事,一定要按标准化作业,杜绝习惯违章。

2009年,随着武隆仙女山新区的开发,35千伏火炉变电站已不能满足地方用电需求,急需增容技改。公司下达了铁的命令,变电站必须赶在元旦之前增容投运。12月24日,天刚蒙蒙亮,肖波带领队员们早早的来到海拔1000多米的技改现场。凛冽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抽打在脸上,模糊了眼睛,他们只是用手背擦了擦,接着再干。寒风中,肖波沿着冰冷的水泥电杆,爬上构架,在横杆上坐稳后将主变高低侧引流线一根一根解开,忙碌一会后,就坐在上面歇息,看似偷懒。不妨想想,这么冷的天,谁会坐在被雪侵湿、冰冷的铁柱上闲着。他喘了口气,活动活动筋骨,换双磨破了的手套,继续工作。中午就餐,他和队员们轮流到附近的饭店吃点便饭后,又投入到施工中。

席地而坐,狼吞虎咽。筋疲力尽,和衣而眠……长期患有胃病的肖师傅,整日在一线,一日三餐没有规律,饱一顿饿一顿,刚住院恢复身体的他,胃病复发,可他仍然带领队员们坚持到最后,圆满的完成了增容工作。

“不在抢修,就在抢修的路上。”对于战斗在一线的变电检修工来说,夏季向来是最忙、最艰苦的时候。哪里有缺陷,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故障,哪里就有他们的足迹。今年7月13日,骄阳似火,气温高达42度,220千伏武隆变电站110千伏刀阐出现发热缺陷。为及时消除隐患,保障电网顺利迎峰度夏。年迈的肖师傅爬上滚烫的构架,松动螺栓、检查发热原因、更换设备……。不一会,汗水就沿着脸颊成串滴下。他深知,变电站担负着地铁供电,停不起电,也不能停电。于是在烈日的暴晒下,他忘记了疲劳,全身心的投入抢修工作。在队员们的协助下,他仅用了28分钟就完成了任务。当他从杆上下来时,衣服以全部湿透,背上早已画满“盐碱图”。

就这样,他30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电力人的真情与责任。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肖波,重庆武隆供电公司,检修班班长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