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守在亚运保电最前线——记台山供电局党员陈启敏

作者:周明华 刘冬雯   2010-11-11

10月22日15时26分,在广州中山大学生活区门前,一名女学生突然倒在冰冷的地上,脸色苍白,浑身抽搐。路过的群众纷纷掏出手机打120求救,但是救护车并没有立刻赶到,看着女生痛苦的表情众人焦急无措。一名开车途径此处的青年刚好看到了这一幕,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即把女学生送往医院救治。当时,现场有群众认出了这位身穿橙色工作服的青年,《羊城晚报》上曾经刊登过他的照片,他是亚运场馆保电支援人员之一,他的名字叫陈启敏。

谈起救人的事,陈启敏淡然一笑,“当时什么都没想,第一反应就是救人要紧”。陈启敏把女生送往医院后,向医生了解情况,听说女生并没有生命危险,他才匆匆赶往亚运会比赛场馆开展红外线测温任务。

亚运,是广州2010年的第一关键词,这座即将成为亚洲焦点的城市,在寒冷的冬季里依然“热火朝天”。随着亚运会开幕日益临近,南方电网从五个省区41个供电局抽调1000多名技术人员到广州支援亚运场馆保电,在亚运会的每个比赛场馆里都有供电员工忙碌的身影。来自台山供电局的陈启敏属于第一批到广州支援亚运保供电的人员,他到广州参加保电工作已经有6个多月。

由于当地水土和作息时间改变的缘故,陈启敏刚到广州的前两个多月喉咙发炎严重,连吃饭都难以下咽。但是亚运保电任务繁重,各项排查及资料收集工作迫在眉睫,亚运保电人员都取消了周末休息,所有人卯足了劲,加班加点与时间赛跑。尽管身体还没适应,但陈启敏还是坚持和同伴一起,冒着烈日穿行于广州的大街小巷,开展用电隐患排查工作,为了节省来回时间,他们的午餐和晚餐都是盒饭。

7月初,陈启敏在完成海珠区大型小区的安全用电隐患排查后,迅速转入大学城中山大学,开展大学场馆、教学区、生活区的安全用电任务。中山大学场馆是一座现代化大型多功能综合体育馆,建筑面积17000多平方米,包括主馆和三层副馆,共有12台10kV高压断路器,5台400V低压断路器。该场馆原先并没有高低压单线图,容易引起误操作,设备维护工作更是难以开展。为了达到亚运场馆一馆一册的要求,陈启敏白天到现场校对设备,晚上就绘制亚运比赛场馆、训练场馆等重要负荷分布图。这样的工作模式,他坚持了3个月,从输变配线路设备到内部电气设备一一进行了校对,收集大量的数据和相片完善场馆的运行资料。陈启敏编制了3本合共153页的保障手册,内容包含了负荷分布、应急预案、功能测试等,为中大场馆的保电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在保电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陈启敏3岁的女儿患病入院了,虽然广州离台山只有2小时的车程,但陈启敏还是咬咬牙坚守在岗位上。“我是共产党员,越是艰苦的时候,越应该带头作用,为了坚守保电岗位不能回家的何止我一个啊”。坚守岗位的决心是坚定的,但无法回去照顾女儿,陈启敏心里还是有了一丝愧疚。在过去的半年里,陈启敏只回家5次,在女儿住院期间,他也只能通过电话,不断关心家里情况。为了让陈启敏释怀,他的妻子利用“十一”长假,带着康复的女儿到广州看望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陈启敏十分感动,他说“连妻子女儿都明白亚运保供电的重要性,我怎么能不做好呢。”

10月初,陈启敏被编入重要负荷组,负责中山大学体育场馆的灯光、音响、计时计等重要负荷的管理。为了加快场馆各项设备的安装,他利用场馆人员下班时间停电工作,经常要忙到晚上11时才能完工。就算是冬天,在配电机房里工作的陈启敏还是大汗淋漓,但说起亚运会,他总是一脸兴奋,“200多天的忙碌、奔波、努力,200多个日日夜夜的期待,快要迎来圆梦的时刻了。”

离广州亚运会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从各方奔赴而来,奋战在亚运保电岗位上的各位同志也许都有陈启敏一样的心情。因为用心,所以期待。

标签:保电,亚运,台山供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