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刘志强:立足小天地 历练大作为

作者:张祚太    2010-11-16

人物小传:刘志强,现年43岁,中共党员,是诸城市供电公司检修工区继电保护班的班长。连年被诸城供电公司、潍坊供电公司评为“先进生产者”、“优秀员工”,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评为“首席技师”、“先进生产者”、“优秀员工”。

人物感言: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在挑战中不断完善自我。

20年来担任“电网卫士”,诸城供电公司继电保护班班长刘志强日夜奋战在一线,为维护“光明”和促进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他刻苦钻研,奋发进取,从学徒到师傅,从普通兵到指挥官,成为山东省继电保护专业首席技师之一。

他带领着一支特殊的别动队,每当全市各地的电力设备出现故障,他们就会风驰电掣赶到现场,不分昼夜地进行抢修,为电力这一经济社会运转的“命脉”筑起防线。

在今天,每停一分钟电都可能给居民生活、工厂生产带来影响,停电时间一长,损失更是难以估量。继电保护,就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和防止及限制电力系统长时间、大面积停电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手段。

这项工作技术要求很高,如今在诸城供电继保班中工作的人,大多是科班出身,功底扎实,所谓身有“金钢钻”,才敢揽这“瓷器活”。而被青年工人们公认为“老师傅”的刘志强,只有中专学历,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他也成了诸城公司变电站的“活图纸”。同时,他狠抓员工技术培训,特别是生产现场“手把手”的传帮带,建立了一对一培训模式,签订师带徒合同,二十年来,带出了徒弟26人。

采访中,刘志强告诉记者,他1986年开始继电保护工作,1996年担任继电保护班班长,继电保护工这个“电网卫士”的角色并不好当。

刘志强向记者介绍,做继保工作没有好身体真是不行。不少变电站建在偏远山区,我们一出门,就是日夜赶工,有时光坐车就要颠簸一个上午。除了常规的检查,突发故障必须立即处理,晚上两三点钟,一个电话打来,就带着工具动身出发。干起活来,有时熬通宵,有时一干就是二三十个钟头,故障不排除决不能停工。由于工作没规律,他们都练出了一个“铁胃”。

  刘志强全身心投在工作上。仅2008年以来,刘志强相继参与完成了110千伏龙祥站、杨义站、吕标站的施工建设、110千伏东郊站、解留站二次改造任务以及多个35千伏变电站的建设,参与完成了奥运、大舜文化节、国际烧烤节、央视恐龙大调查现场直播等一系列大型活动的保电任务。2010年1月13日,110千伏解留站主变差压异常,他立即组织人员冒雪抢修,防止了保护误动造成的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在110千伏解留站抢修回家的路上,由于天黑路滑,工程车撞到路边的树上,他的肩胛骨、颈椎粉碎性骨折。几个月后,他的脖子还不能转动,依然歪着头带脖套奔波在施工现场。

继电保护工的工作性质,决定其时刻会面对不可预知的危险。在现场排除故障,连续几十小时的奋战,触电是一个威胁,但为了电网的恢复安全运行,刘志强义无反顾。继电保护技术从简单的电流电压型保护到复杂的高频保护、微机保护,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他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带领班组在各种故障抢修和技术改造工程中圆满地完成任务。

刘志强认真钻研各种继电保护的专业书籍,并将有所突破的创见集结成文。他编写的《微机保护校验规范》,为公司今后的微机校验和调试工作理顺了思路,规范了保护班工作的工作步骤。他编写的《一起真空开关引起的母线短路事故分析》、《铸钢企业35千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方案》等论文先后在《中国电力教育》相继发表。他积极组织技术比武、岗位竞争、“五小创新”和QC成果研发等活动。“缩短110千伏线路定检时间”、“降低穿墙套管发热率”等多项QC成果获得省、市级奖励。他负责的QC小组先后被授予“潍坊市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首席技师,先进生产者,优秀员工,诸城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