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80后”这个词语突然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并且以前所未有的迅猛度席卷了所有媒体。在众人的眼里 “80”后是“懒惰、自私、狂妄、冷漠、拜金、虚无、不负责任、以自我为中心……”
然而81年出生的美丽女孩王平却是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一名普通的变电运行工。
“我没什么可写的,我和每个变电运行工一样,每天都干着属于自己份内的事。”
变电运行工作是平淡的,它没有刻骨铭心的感人事迹,也没有热火朝天的浩大场景,只有场地内变压器发出的“嗡嗡”声,控制屏上亮出的指示灯、光字牌,仪表里跳动的各项数据,故障时发出的各种信号,倒闸操作时严肃认真的神态、规范正确的操作,处理事故时忙而不乱的脚步。正是这平凡而踏实的每一天铸就了王平的光辉业绩。
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电力运行的第一线,十数年如一日,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2010年王平被调到独树变电站担任站长,在工作中她深入生产一线,与全站职工奋斗在一起,工作中吃苦耐劳,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正常工作日,加班加点,如同家常便饭。在职工培训方面她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以及互相讲解,现场提问,定期讲座等集培训、辅导与自学、互学于一体的培训方式,全面提高全站人员的综合技能和业务素质;除搞好职工业务学习外,多年的运行工作使她认识到事故处理预案的重要性,为使反事故演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练兵作用,她根据独树变电站设备实际情况,制定编写了《独树变电站事故处理预案》,真正起到了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处理、指导值班员正确处理的作用。
安全无小事,安全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王平在独树变电站围绕“夯实基础、提高素质、树立标杆、争创一流”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学习文件精神,进行安全生产大讨论,对本站的安全管理、记录报表、规章制度、培训工作、事故隐患每个值班员都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为契机,结合本站实际,进一步查摆站内安全生产的隐患,特别是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和执行情况,对现场运行规程从全面、具体和针对性上进行了修订,制定全站停电的反事故预案,制定低温天气和防冰闪、污闪的反事故措施,进行现场演练等等,形成了“人人学会安全,层层尽责保证安全”的良好氛围。
“只有自己把工作做好了,才能带动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
“妈妈,我们班的小朋友说我没有妈妈,因为没有看见你接过我一次”! 五岁的儿子老是撅着小嘴说。可她总是微微一笑,一句重复了很多遍的:“妈妈明天就去接你”把孩子搪塞了。 在工作中王平是出色的,可作为一个母亲来说却是不称职的,爱人在检察机关工作,办理案件的时候经常一个星期不回家。从去独树变电站工作的那天起她便把儿子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带。
2010年6月份,独树站进行主变大修,除主变大修外还有部分开关的更换和部分刀闸的完善工作,再加上上半年安全大检查工作,压得人是喘不过气来。王平一连七八天都在站里忙活,白天她不是在场地设置围栏,就是在场地验收设备,要不是就在主控指挥操作;晚上等检修和保护人员离开后还要查看各项记录后才休息。
偏偏不巧,孩子在这个时候发高烧非要找妈妈,不吃药,不打针,哭着闹着说妈妈来了才行,没办法孩子的爷爷打电话让她赶紧回来一下,可王平却说:“站上正在检修工作忙回不去,你们先好好哄哄孩子,真不行打两巴掌。”“打、打、打、没见过你这样当妈的,电业局离开你就不供电了!”没等她多说一句话孩子的爷爷呯的一声电话挂断了电话。等检修工作结束到家孩子的病已经好了,看着活蹦乱跳的儿子内心的难过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每次和站长一起巡视设备,我们总感觉很踏实,还能学习到好多知识。”
独树变电站平均年龄28岁,都是“80”后。女职工占全站职工总数的80%,在生活上,王平十分关心、爱护女职工,经常为大家排忧解难。站上有两个女同志家在漯河,离变电站270多里,坐车要2、3个小时,很不方便,为此王平便把职工培训安排在交接班,在巡视设备时她让职工相互讲解、现场提问。
8月11日,独平线开关因雷击突然跳闸,王平和值班员徐华南有条不紊地按照调度指令严格操作,在主控室和设备区之间来回跑,操作复诵、全程录音……每个细节,王平都做得一丝不苟。穿着厚重的工作服,汗水流个不停,徐华南忍不住问她:“这么多的操作任务,有些细节能不能省略点?”“无论大小操作,我们都得做细,一点也不能马虎!”王平坚定地回答。
在王平的带领下,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站工作得以有效开展,成绩明显。在该局举办的安康杯知识竞赛中,独树变电站取得了第一名的佳绩。
所有的青春都有时代给于的挑战也都会被时代刻上独特的烙印,相信王平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更加出色。
标签:平凡,每一天,女站长,方城县电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