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的长勺路拉近了济南与莱芜的距离,莱芜以坚定的信念接轨融入济南。莱城北部出入路,进入城市的北大门的形象显得尤为重要。是谁在忠实看护着这方宝地?答案是城北供电所。领此尚方宝剑的大将就是李宝实所长。古铜色的皮肤,厚实粗糙的双手,一看就让人感觉很踏实。今年46岁的老李,已经有过8年的所长,26年的农电经历。丰富的人生经历,炼就了他一身过硬的素质,别人干不好的事,他能干,别人干得好的事,他干得更好。
“我一定要让这个所成为一流供电所!”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城北供电所是粉刷一新的办公楼。走进宽敞、明亮、规范的营业厅,营业人员微笑地起身招呼,令人感到春天般的温暖。供电所仓库按照“分区分类、五五摆放、四四成行”的原则,各种物品整齐地码放在货架上,各种材料做到“帐、卡、物”完全相符。从供电所门楣到背景板,从上墙制度到各类宣传展板,从门牌、工作人员岗位牌、胸牌到各种工作记录,全部更新为国家电网标识,统一规范。改造营业柜台,配备桌椅、沙发,方便客户业务办理;安装大屏幕液晶显示屏,输入电价政策、安全用电等宣传资料,方便客户信息查询;重新购置了功能更为齐全的便民伞、小药箱、衣架等便民用具,方便客户不时之需。达到了服务设施更加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目标。
2008年6月李宝实初到城北所上任的半个月时间里,他吃住在所里。白天,他找到所里有经验的电工,了解情况,对所容所貌进行彻底整治;晚上,他轮流找值班的电工谈心,解决他们的困难。谷守国、孟庆辉在家里做饭时不小心烫伤了脚,因病不能上班,李所长知道这一情况后,马上前去探望,安慰他们在家安心养病,并四处打听偏方,寻找烫伤灵药,他们两个3天后就来上班了。军心稳定了,工作就好干了。
在基层供电所工作,对于线路出现故障抢修,显然是不可避免的。每遇到此事,他都要亲临现场身先士卒,以尽快的速度确保线路恢复供电,就说2008年12月的一天,12月22日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天和地已经浑然一体。气温降到了零下11度。凌晨2:40分接调度通知10千伏王楼线B相接地到零要求带电巡线,李所长立即安排有关人员巡线与此同时他迅速赶往现场。外面的雨雪还在下着,家里人劝他不要去了,可他说这么个恶劣天气不放心,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安全。3:40分巡视发现10千伏王楼线港里支线张高庄提水分支线终端杆B线由于天气冷线紧的原因导致瓷瓶断裂掉落在横担上造成接地,由于提前准备了抢修的工具材料在抢修车上,随即汇报调度后做好安全措施,进行抢修。4:40分送电正常。此时李所长的手脚都僵硬了。大家都被李所长这种精神感动了,真心的服了他。
在以后的时间里,老李带领全所员工不分白天黑夜,忘我的工作,付出了多少辛酸、多少汗水,他们心里最清楚。如今的供电所,办公室干净明亮,庭院整洁有序,就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花园式的一流供电所。
奥运坚守,他无怨无悔
2008年奥运期间经常见到一个瘦弱的身影钻进玉米地、穿过青纱帐、趟小河、绕菜园、爬坡跃坎,在无路处寻路;在烈日下曝晒、在雷雨中前行、在黑夜中摸索;与狂吠的群狗搏斗;与肆虐的蚊虫相伴;与可怕的孤独为伍……在220千伏的高压电线下徒步巡视。骄阳炙烤着他的身体,汗水湿透了他的工装,星星伴着他夜巡。
当中秋佳节与亲人团聚的时候,为奥运盛世而欢欣鼓舞;他却在荒山野岭与铁塔为伴。城北供电所负责保障220kV、110KV输电线路共计12条17回59公里,杆塔351基。这些线路有的地处城区繁华地段,线下摆摊设点的较多,容易刮起异物引起故障;有的地处山区,地势险峻,不易通行。面对困难,他带领城北供电所全体员工表现了出了顽强的斗志,经受住了高温、暴雨、蚊虫叮咬等各种困难和艰苦的考验,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巡线任务,为安全供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许有人会说,10公里算什么?一个小时不到就走完了。但这10公里都是怎样的环境啊!每天出征前,都要背上一架望远镜,一个照相机或测温仪,一个装着饮用水、毛巾、雨具的大背包,一根白蜡木棍,一顶安全帽和包裹严实的工作服,这身“行头”有十几公斤重。高压铁塔基本都建在荒郊野地,人烟稀少,根本没有路。8月的夏天正是玉米茂盛的时候,长得比人还高,而且地上落满了茅草,还有一茬一茬的玉米桩子,杂草掩盖的土坑到处都是,不知道哪脚踩空就要摔跤。道路上还遍布没过人身的杂草和蒺藜,腿被藤蔓缠住,伸手拉开,留在手上的就是一道道血痕。
李所长跟笔者说:巡线虽然很苦,但是心里却很甜。电力企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作为一名电力职工,我虽不能亲眼目睹这一盛会盛况,我要和同事们坚守工作岗位,为更多像我一样热衷于奥林匹克的人做好保供电工作,但我不后悔,因为我要和同事一起,随时准备着将光明送到千家万户,让他们能及时了解奥运实况,就是有再大的困难、最危险的抢修任务也将毫不畏惧,为他们服务好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回报,社会也就会多一份安宁、多一份和谐,此刻我们的心情将最快乐、最惬意!不过闲暇时我们也会静静的守候在电视旁为每一个国家国旗在中华大地上升起、每一个国家国歌在中华民族唱响而自豪!也为一个个体育健儿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而鼓掌、而加油!
这就是奥运保电先进个人——李宝实。这个荣誉非他莫属,他当之无愧!
专业管理 不折不扣
人们将四处奔走、为“三农”服务的农电工叫“赤脚电工”,意思是他们分线包片,按村管电,从架线、维修、到抄表、业扩一人全兼,颇像过去走街串巷的乡间大夫,能够百病皆治,但却样样不精。
李所长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因为精力和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通才。即使触类旁通的复合型人才,也不可能包揽一切工作,必有一定的侧重和倾向。有些人性格内向,你让他去干点具体活那没得说,让他和村民火火热热打交道,可能就不行。这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特点发挥了,可能活干得漂亮,发挥不了,也不是他没本事。所以对电工要量才使用。
随着形势的发展,以台区为单位由农电工统揽抄表、核算、收费、业扩报装、设备维护、安全管理、故障报修、用电稽查等业务的管理方式,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病,如农电工业务通而不精、专业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低,对农电工管理粗放,缺乏有效监督与制约等。同时,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电在村级服务的项目不断增多,标准不断提高,原来由电工组综合管理村级用电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农电管理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不对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必然会造成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的下降。
2006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制定印发了《关于实施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时任和庄供电所的李宝实所长认识到专业化管理后对提升农电管理的重要性,他主动向领导请缨,率先在和庄供电所成立配电组和营业组,从事辖区内的配电运行和营销管理等工作,与客户服务室配合开展工作。专业化改革后农电工根据其专业特长和工作需要组合到相应的专业组,按照专业分工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改变过去由农电工对台区内的抄、核、收、维护、抢修、业扩全面负责的做法,实现了供电所管理工作的专业化、集约化,第一次真正实现了抄核收分离,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有道是工作着是快乐的,那是因为在平凡的工作中有了执著的奉献,才使得这种平凡成为更高境界的快乐。
李宝实二十多年如一日,默默的奉献在基层农电岗位上,他以固有的纯朴和热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殷殷农电情结。用自已的行动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履行着一名对工作执着、追求的供电人。他平常默默无语点点滴滴奏响了生命乐章,他在平凡岗位上用行动追求人生的真缔。
老李,北大门交给你,我们放心!
标签:李宝实,莱城供电部,城北供电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