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电业上一位老兵,是群众心中的贴心人,是同事眼中的好弟兄,是邓州农电战线上人尽皆知的标兵。他用金子般的赤诚之心服务大众百姓,用始终燃烧的激情点亮万家灯火。他,就是邓州市电业局一位普通的农电工郑志鹏。
郑志鹏1981年入伍,1984年到邓州局参加工作,在农电岗位已经工作了27个年头。27载春夏秋冬,他一直工作在边远供电所,最远时单位离家90多里地。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岗位标兵、学习型组织先进个人……40多本获奖证书记载着他27年的工作足迹;400v线损全局最低、95598开通以来无一起投诉、所包台区行风评议连年第一、所带的电工班连年被树为标杆班……一串串数字见证着他付出的心血;2006年,他带的藤楼电工班被南阳供电公司评为先进班组。
爱钻研的小伙子
1984年,郑志鹏从武警部队复员踏入电力行业,很快显现出钻研好学的特性。当时工作条件还相对艰苦,走乡串户干活带梯子不易,借梯子也不易,台区线路又比较混乱。郑志鹏突发奇想,将一根1.5米长的竹竿顶部钻一个小洞,平时走村串户手不离竿,发现线旁有树枝,就在顶部绑一个镰刀,随手割断;发现哪处线路绝缘不好,就穿一根钉子,碰碰是否打火。这招即方便又耐用。从此,竹竿成了他的一个服务品牌。
郑志鹏常说自己文化不高,他不喜打牌喝酒,酷爱看书学习,没事爱研究个新设备,琢磨个工作方法,没几年,他就成了同事眼中的智多星和好哥们。谁的台区有疑难杂症,都喜欢向他求助,他也总有求必应。很快他从一名普通农电工成长为电工班长。
20%到7%不是神话
郑志鹏所包的台区线损总是最低的。郑志鹏现在包的台区,曾经半年换了三茬人,线损都居高不下。所长找到他,说:还得你出马。郑志鹏干了不到半年,线损由原来的20%降到了7%左右。
郑智鹏不是神仙,他靠的是勤和诚。
郑志鹏每天干完所里布置的活,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台区里,他手拿竹竿挨家挨户上门服务。对于孤寡老人,除了仔细排查安全隐患,还顺手拎个水,干个活,缴个电费等。日子久了,台区的老人孩子都认得他,他一出现,都喜欢围着他问这问那。他的工具包除了常备工具外包括灯绳、保险丝、灯泡、电线等,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和长期点点滴滴的用心服务,为千家万户带去了方便和温暖。
郑志鹏分析台区线损居高不下的原因。这个台区属于三边台区:城边、街边、河边。钉子户多、偷电多,屡禁不止。本村的治安主任就是一个典型的钉子户。他从来不交电费,一直明挂着旁边的驾驶学校用电,最高一个月用500多度电。驾校视他为地头蛇,不敢惹,一边吃着哑巴亏,一边向所里诉苦。
郑志鹏自己掏钱买来电表,主动找到治安主任,给他讲一户一表政策,要他装上电表计量电度。治安主任没想到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但一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表是装了,电费却还是拒教。随即,不断有街上的光棍人士找到郑志鹏说情,叫他少管闲事。也有黑社会人士打电话约他出来谈谈。郑志鹏始终不卑不亢,以一身正气随叫随到,讲明原委,坚持追缴电费。
一天深夜23点多钟了,郑志鹏手机忽然响了,是治安主任打来的,说家里突然没电了,要他立刻去看看。11月底的夜晚寒意浓浓,郑志鹏骑摩托快速赶到,发现仅仅是保险丝断了。他马上做了处理。来回将近40里的路程,躺下已是凌晨1点多了。刚睡着,电话又响了,还是治安主任,说又停电了。郑志鹏二话不说又迅即赶到,一看闸刀上方的线断了,他意识到对方成心和他过不去。他什么也没说,默默将线修好了。原本想找茬的治安主任彻底没了脾气,非拉住他喝两盅暖和暖和。郑志鹏趁势和治安主任畅谈了一次,讲现在生活越过越好了,没必要为这区区电费影响自己在群众心中的威信。不打不成交。治安主任最终缴了电费,并成了郑志鹏称兄道弟的哥们。在治安主任的带头配合下,经过艰苦的夜查暗访,这个台区的偷电风被有效遏制。许多线索是受过郑志鹏细心服务而深受感动的群众提供的。
热血男儿泪
郑志鹏在工作上可谓是拼命三郎。在一次施工中,需要在18米杆上安装双担双瓷瓶,难度相当大。双担和双瓷瓶加在一起近五十公斤重。轮换上去了三次人,都没把这套金具装上。这时,郑志鹏拗上了倔脾气:我就不信我装不上!他凭着在部队锻炼出来的强健体魄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完成了安装重任。
在去年6月份的特大风灾抢险中,27根杆子悬在半空,吊车进不去,身为安监员的郑志鹏采用土办法,搭三角梯,用绳子三角定位,别人换工他不歇,连续奋战7天7夜,硬是亲手将杆子一根一根放到地上。抢修任务完成的第二天是星期天,他自告奋勇和所长留所里值班,让弟兄们歇歇。中午1点多钟,他起身去接电话时,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被及时发现的所长拨打120送进了医院。
可生活中,他亏欠家人实在太多。特别是在母亲中风,父亲患癌的那两年,郑志鹏没有请过一天假,一直到父母亲都去世,所里竟没一人知道,只是不知道他为啥瘦了十几斤。他说,所里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不想麻烦大家。由于郑志鹏大部分时间都扑在工作上,照顾二老和接送孩子的重担几乎都压在妻子身上。妻子上班经常请假,在单位的一次优化组合中下岗了,他对妻子也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愧疚。
父亲病危前几天,一个35KV线路开工伊始,家里多次电话催他回去看看卧床多日的老父亲,但由于工程紧,施工任务重,三次路过家门他都没时间回去瞧一眼父亲,他噙着眼泪从自家门口赶往施工一线。
孩子从小到大,他没有接送过一回。女儿高考那天早上,他顺道送女儿去考场,女儿竟然哭了,说:爸,这是我长这么大你第一次送我。郑志鹏的眼眶湿润了。
人心都有一杆秤
二十几年如一日,郑志鹏在走乡串户服务中,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一次,郑志鹏路过街上一个餐馆,发现老板正在忙碌地拉电线,看是从邻居家引的线,是旧线,线径很细,大致观察了一下:一个烤鱼电饼铛、一个卧式冰柜、一台空调、一个消毒柜、一个冷冻柜……他立刻走了进去。此老板正是当初作为黑社会分子对他进行过威胁的人。老板也立刻绷紧了神经,他私拉乱接,以为战火在即。郑志鹏主动诚恳建议他换线,告诉他这样的线禁不起他这里的负荷。并建议他一户一表,安装漏电保护器,保护电器不受损害。老板听出了诚恳,戒心顿无,说太忙了,就是为了图省事。郑志鹏立刻帮他换线,说安全了我就放心了。店老板从此和郑志鹏交上了朋友。
还有一个下午,郑志鹏正在台区排查隐患,忽然瓢泼大雨倾盆而下,没带雨具的他躲在一处房檐下避雨。门开了,一个老奶奶亲热地把他拉进了屋,非要给他烧一碗红糖鸡蛋茶,郑志鹏的心里热乎乎的……老奶奶的儿子车祸去世,媳妇改嫁,和两个孙子相依为命,大的10岁,小的8岁。两个小家伙不知从哪儿学的从自家窗外走过的电线向室内剥口挂线。太危险了!郑志鹏查出这件事情后,吓出了一身冷汗,两个孩子要有个好歹……他了解到奶孙日子艰难,奶奶付不起电费哥俩才瞒着奶奶这样做时,便主动为这个家庭分担电费。
27年了,郑志鹏始终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说,这都是他份内的事,为群众做了一点点举手之劳,父老乡亲都拿他当亲人待:那次雨中抢修运杆子,村长把媳妇都喊来、两个70多岁的老爷子都出来帮忙了……他看重这份情义。他已将自己的生命与电力事业、与百姓群众紧紧连在了一起。如今,他依然像一只勤劳的蜜蜂辛勤忙碌在热爱的农电战线上,用心点亮着万家灯火。
标签:激情燃烧,岁月,邓州市电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