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戈壁大风难阻抄表人

作者:马巧玲   2010-12-22

9月20日,新疆达坂城天气晴朗,地面风力达到6~7级,老远就能看到有个人正往电线杆上攀爬。他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着蓝色工作服,银色的脚扣随着双脚的移动灵活上升,两三下就到了电杆上的表箱前。杆下还有一个身影,正在大风中仔细地记录数据。他们是乌鲁木齐电业局达坂城供电所的抄表员马金波和林金宝。

“205790,走表2070;205875,走表0173……”马金波干脆利落地向杆下的同事林金宝报出数据,然后合上表箱,收拾好工具,迅速回到地面,又往下一基电杆赶去……

提起达坂城,人们总会想起那首《达坂城的姑娘》。其实,在这蜚声海内外的西域小镇,除了辫子长的姑娘,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的风了。达坂城位于中天山和东天山之间的谷地,是南北疆间气流的主要通道。当北疆的准噶尔盆地气压高于南疆时,刮西北风;当南疆气压高于北疆时,刮东南风。达坂城的大风有时会达到9~10级,甚至会出现陆地上罕见的12级风。据气象部门测算,这里每年的大风日达148天之多。

达坂城供电所供区内有达坂城镇、柴窝堡、盐湖等片区的5000多用电客户。这里住户分散,最远的相距40多千米,8名抄表员每人负责十几个台区、600多住户。行走在风中的戈壁滩上,他们要付出的艰辛是超出人们想象的。虽然单位配备了电动自行车,但这里风太大,收费点又在牧区,抄表员基本还是靠步行。

乡村的电表箱大多安装在电杆两米高的位置。每次登杆前,抄表员都要格外仔细地系好安全带,否则在大风中会存在不安全因素,报出电表读数的时候往往要声嘶力竭,否则杆下的同事就听不见……

即使行走在路上,工作也不轻松。背着几公斤重的工具,迎风走在坑坑洼洼的石沟路上,每人每天平均要走20千米路。夏天酷热,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并不少见;到了冬天,又要迎着刺骨的寒风在厚厚的雪中趟行,有时候要花好几个小时才能走一户人家。抄表时只能用铅笔,因为只有铅笔才不会被冻住,写得出字。

9月9日21时,刚刚吃过晚饭的林金宝接到一个电话:“林师傅,我们家的灯不亮了,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做完。”林金宝立刻赶了几千米路,到客户家换了个灯泡,又在夜色中匆匆赶回供电所。

“这种事情太平常了。”提起这些,林金宝已经习以为常了,“农牧民相信我们,有了用电问题就会给我们打电话。除了抄表、收费,我们还要负责抢修。”

达坂城供电所的客户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牧民。由于牧民逐水草而居,有时好几个月都不回定居点,为他们垫付电费就成了抄表员的家常便饭。对此,马金波觉得很正常:“牧民大多经济困难,还要放牧,很难按照每月电费‘结零’的要求交纳电费。如果找不到他们,我们就先帮他们垫上,等他们有钱了再还,实在没钱就算了。”

提起抄表员垫付电费的事,家住西沟的哈萨克族大叔库尔班非常过意不去:“我的腿有毛病,走路不方便。儿子去打工了,家里就我一个人。他们前两个月垫的钱,我现在还没有还。这里路远,他们每次来都不容易。等儿子回来,我就让他还钱。”

行走,行走……达坂城供电所的抄表员行走在风中,行走在戈壁上。一双双鞋磨穿了底,一条条饱含情谊的光明之路却随着他们坚实的脚步不断延伸……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戈壁大风难阻抄表人,马金波,林金宝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