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峨险峻、峰峦起伏的八百里伏牛山深处,有这样一位电力员工,他很瘦削,但21年来一直在大山的沟沟壑壑间奔走;他很平和,但平和之中却透着坚毅;几十年来,他一直守候在大山深处,默默地奉献着。他就是内乡县电业局夏馆供电所员工张玉会。
1999年张玉会来到夏馆供电所成为一名电力员工。为了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电业工人,他向业务技术发起了“冲锋”。为了熟记作业规程,连吃饭在都念念叨叨;为了练好爬杆技术,他自己加大训练强度,一个月磨破了三双绝缘鞋,手心里都磨出了血茧子;为了把老师傅们的看家本领学到手,他软泡硬磨,虚心向他们请教,并抓住每一次锻炼机会促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很快他就成为业务骨干。
2009年11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导致夏湍线路跳闸,造成山区大面积停电。故障就是命令,当晚凌晨一点他与供电所的其他同志一道,带着干粮、提着矿灯、徒步从青冈树村登山。由于山上灌木丛生,荆棘遍地,很多地方根本无路可走。只能小心翼翼地拔开丛林,硬是从乱草密林中淌过去。直到早晨8:00钟才在距离夏馆街大约25公里以外的卢家坪村的密林深处找到了故障点。此时汗水已湿透了衣衫。大山深处,风刮得特别猛,雪下得特别大,线路上挂满了冰凌。要排除故障,只能人爬到电杆顶部用竹竿把冰凌一点一点地敲下来,可电线杆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施工相当危险和困难。他一边刮掉电线杆上的冰层,一边小心翼翼地向上爬。人站在空旷的高处,冷风嗖嗖地吹着,整个人感到透心的凉。平时3分钟就能爬到顶的电线杆,此时却足足用了20分钟。这时,体力已消耗大半,加上高空风雪更猛,来时被汗水打湿的衣服,不多时就变成了冰窟似的,人冻得抖个不停,手也不听使唤,但他还是咬牙坚持着……经过近6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全部排除故障,使线路恢复了正常。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多。
今年6月,为了给宝天曼南天门矿口架设线路,张玉会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周而复始,往返于号称宝天曼第二高峰的山上山下。早上六点徒步负重20斤施工材料攀岩而上到施工现场,在近3个小时的行进中,汗如雨下,气喘吁吁。七月的一天,在施工的紧要关头,他的妻子因病住进了医院。他得知消息后连夜下山,赶到离工地220里地的县医院,看到妻子被病痛折磨的憔悴模样,一向坚强的他禁不住泪水夺眶而出。他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妻子而不安,可又惦记着工程正需要人。两难之中,他把照顾妻子的重担托付给亲戚,又连夜驱车赶往施工现场。第二天当他出现在作工地,同事们纷纷向他投来了惊讶的目光。他们悄悄地议论:玉会和他的老婆感情上是不是出现了问题?老婆有病住院,只看一眼就回来,肯定有问题。其实,他和妻子的关系非常好,妻子非常理解他的工作。她经常打风趣道:你呀,算是“嫁”给夏馆了!
今年夏天,一场罕见的洪灾袭击夏馆整个地区,先后有9条线路停电。当时张玉会正发着高烧。“走!”他二话没说,拿起安全帽,和同事们一起迅速冲进雨中……这样的镜头在他35年的工作经历中,只是很普通的一个。
今年12月上旬,为了保证线路畅通,需要对辖区内的多条线路的经过地进行林木砍伐。张玉会和大伙儿一道“全副武装”,拿工具、带干粮,徒步行走、砍伐推进。那些天,天不亮就上工,不到天黑不离岗位,工作就象打冲锋一样,连一会儿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回到所里,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就是张玉会,他像大山里的一棵劲松,长年累月默默地守候在这里,经受着岁月的洗礼,为大山送去璀璨的灯火!他说,“嫁”给大山,我无怨无悔!
标签:大山,奉献,内乡县电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