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州公司,有这么一个班组,7名班组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都是本科学历,全部拥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可以说是公司年龄最小、学历最高的班组。他们扎根在一线,勤奋而又努力的工作着,用无悔的青春和辛勤的汗水写满了生命中最闪亮的一段日子。
这个班组,年年被评为公司的先进班组,2007年被评为省集团公司的无违章班组,2008年获得青岛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这个班组,就是检修工区的继电保护班。
险被“辞退”的新郎官
早在今年年初,胶州公司就决定赶在冬季用电高峰来临之前,建成一座110kV阜安变电站,以此来缓解老城区内用电紧张的状况。10月初,阜安站的土建工作刚一结束,继电保护班的年轻人们就进驻到站上。由于建设任务工期短,工程量大,他们全部都放弃了休息时间,马不停蹄地进行着设备的安装、调试,近两个月的时间,他们没有休息过一天。26岁的尹宪明本打算今年腊月里结婚,但是因为工期紧,也同大家一起加班。他和女朋友的家人都不在胶州,结婚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必须他俩去处理,但是工作这儿离不开,结婚的那些事情只能让他对象一个人去跑、去联系,一个女孩子不仅要买家具、买家电,还要学着安装,难度可想之大。买洗衣机时他在加班,他对象给他打电话要他回去一趟,把洗衣机拆开安装一下,结果他正忙着不能回去,他对象只好一个人在家鼓弄洗衣机,结果安装时由于没有把后面的四个固定螺栓拆下,洗衣服的时候洗衣机跳了起来,差点摔散架,也着实吓人一大跳,他对象又气又恼,直说要 “辞退”他,小尹只好心怀内疚做解释安抚工作,最终终于取得了对象的谅解和支持。
名副其实的带头大哥
在这帮年轻人中,除了班长毛鹏和资料员李翠英,就数王冠参加工作比较早,参加工作4年的他,现在已经可以独挡一面地进行工作了,当仁不让的成为几个年青人的带头大哥,平时小兄弟们都叫他“冠哥”。王冠不仅业务熟,技术硬,论起工作中的吃苦耐劳,也是一副带头大哥的模样。
记得年初南郊变电站改造需要敷设二次电缆,有一段电缆盖板由于处于马路中间无法掀开,其中一段六米多长但仅仅一米多高一米多宽的电缆沟需要钻进去穿电缆,里面因为下雨存在积水,两边的电缆支架和一根高压电缆在里面纵横交错,尹宪明、杨兴伟、刘钊等几个小兄弟都要争着要干这活,王冠却说:“你们穿的都干干净净的,就别往里钻了,还是我自己下去吧,反正我这件衣服也该洗了。”说完拿着手灯第一个钻了进去。等他在电缆沟里忙乎完了钻出来的时候,衣服全脏了不说,脸也花了,安全帽上还挂着一只蜘蛛,此情此景,让王冠和大伙都笑做一团。
王冠有个习惯,每次处理故障回来都会很自豪地说:“今天我又学到新东西了”或者“我又把以前学到的东西巩固了一遍”,闻听此言,几个小弟兄连忙拥上前去,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追问,直到把这些问题弄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肯罢休。
上阵还是哥俩好
俗话说: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在保护班就有这么一对兄弟:杨兴伟、杨兴锋,俩人是从小玩到大的堂兄弟。
杨兴伟比杨兴峰早参加工作一年,所以他的身份不仅是哥哥,也是师傅。平时,哥哥对弟弟关爱有加,可是一到工作的时候,哥哥就变成了一个严厉的人。特别是当哥哥做工作负责人,带着弟弟下去干活时,如果弟弟有什么不当之处,特别是在安全问题上稍有一点漫不经心、麻痹大意的时候,哥哥就会完全抛开情面,对弟弟进行严厉的批评。有时候,弟弟很委屈,觉得一干起工作来这个平时总疼他,护着他的哥哥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对此哥哥说:“不是我要找你的岔,培养好你的责任心、良好的工作作风是我的责任,哥哥也是为你负责。”
下班后,哥俩经常一起学习业务知识。有一次,为了搞明白差动保护的动作曲线和原理,哥俩把做差动实验的数据拿回去研究,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弄懂了这个问题。两年下来,现在的哥哥已经可以独立担负工作了,而弟弟也进步不少。
说起班里这帮可爱的年轻人,班长毛鹏高兴地说:“大学生在一线工作,不仅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能得到锻炼,加速成长。从1990年成立保护班以来,有20多名中层以上的干部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们都说这里是公司青年成材的黄埔军校呢”。
标签:继电保护班的年轻人,胶州市供电公司,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