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磨得发白的工作服,腰挎形影不离的工具包,黝黑的脸上带着几丝疲倦,嘴角却挂着坚毅的微笑,这就是我们对河南禹州市电业局方岗供电所农电工张乾子的第一印象。
同事:他干活从不“掉链子”
现年52岁的张乾子,做农电工30年了,业务技能顶呱呱,加上他踏实勤快,同事都喜欢和他一起干活。“只要有重大抢修任务,就第一个想到叫上他。”所长李禄伟说,“今年夏天10多次抢修,他全都参加了,都干得很出色。”
2010年春节,10千伏方北线4号电杆断线,200余户村民失电。方岗供电所接到抢修任务时,已是20时了。当时,张乾子正在亲戚家吃饭,刚准备入席,就接到了电话。他顾不上吃饭,迅速赶到抢修现场。故障点附近正在修路,道路已被挖断,地上全是泥,抢修材料要靠员工肩扛手抬才能运进去。张乾子饿着肚子在电杆上一直抢修到23时。
乡亲:有他就不怕没电
提起张乾子,方岗乡无人不知。因为他的名字读起来像“钳子”,干活又好,时间长了,乡亲们就亲切地喊他“钳子”。对此,张乾子很高兴:“喊啥都中,做把‘钳子’好干活。”
2010年年初的一个雪夜,一家筷子加工厂突然断电,厂里正在赶一批订单而加班加点生产。厂长拨通了张乾子的电话,正在睡觉的张乾子毫不犹豫地起床赶到现场。他打着手电筒,在零下9摄氏度的严寒中仔细查找故障。当查明是因用电负荷过大而造成线路烧断后,他又顶着刺骨的寒风爬上电杆……供电恢复了,他却因此感冒了好几天。“只要有‘钳子’在,我们就不怕没电!”乡亲们都这么说。
妻子:嫁了一个“糊涂汉”
张乾子是所里的“百事通”、乡亲们眼中的“中用人”,可在妻子苏仙看来,却是个“糊涂汉”。“整天不是忘这就是丢那,给他交待个事,就没记住过。”
2009年秋天,一天下午,见张乾子好不容易有空,苏仙就让他进城买化肥。张乾子一边骑车赶路,一边习惯性地查看线路。到村口时,他忽然发现临街一户人家新安装的电视天线离0.4千伏线路很近。“这可不行,万一遇上刮风,后果不堪设想!”他来到门前,却找不到人。他一路问到村外的田地里,才把那家人叫回来。等到他把电视天线换到安全的地方,他才想起买化肥的事,可是天已经黑了……
有人说,电工自家浇地打麦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可张乾子家的责任田每年收种都落在别人家后头。2010年春天天旱,农户们急着抽水灌溉,私拉乱接用电现象较多。为防止发生事故,张乾子走东家奔西家,劝阻图方便的村民。时不时有水泵漏电或电线破损引起跳闸,他还得挨家挨户查明原因后合闸送电。几天下来,别人家的地都浇上了水,他自家的麦地却还是干的。
标签:张乾子,禹州市电业局,方岗供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