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刘书华:忘我工作的“技术状元”

作者:刘玉昆 赵振义 张耀华  2010-12-29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日记 

他把这段话默默记在心里,他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虽然刚过而立之年,他却在供电战线上摸爬滚打了十多个年头。他用满腔热情点亮了万家灯火,也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他就是河北栾城县供电公司城关供电所所长刘书华。

认真学习不停步

1996年7月,初中毕业的刘书华来到栾城县供电公司外线承装队上班。那时,他对电的基本概念一知半解,这激发了他的求知欲望。外线工作十分忙碌,每天天还没亮,就要赶往野外的架线施工现场,回家多半已是繁星满天了。每天夜晚和工休、就餐时间,就成了他的自学时间。有同事开玩笑地说,在学校里不学习,现在用功晚了。可刘书华依然坚定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他考入了石家庄电力工业学校,毕业后又回到了他心爱的供电岗位。

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刘书华都没有停止学习。针对农电体制改革提出的“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实施办法,他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看书两小时,每周熟记一章节。2010年,在石家庄市总工会、石家庄供电公司组织的抄核收技能大赛中,刘书华一举夺得第一名。

面面锦旗记功勋

与刘书华打过交道的老客户都知道他有句口头禅:客户的需要,就是供电员工的第一信号。走进城关供电所办公室,墙上一面面锦旗格外醒目,它们向人们讲述着刘书华和同事们真心服务的感人故事。

2010年6月17日,刘书华听到两名村电工反映,柴赵村、榆林各打了一眼新机井,急需接电灌溉农田。当时正值“三夏”关键时期,用电就是农民的第一需要。刘书华迅速带领两名技术人员前去查看,及时拿出了施工方案。第二天下午,300多米电缆全部到位。第三天5时,两个村的电缆沟同时开挖。为避免损坏青苗,员工们没有动用机械设备,而是选择人工挖掘,在高温闷热的天气中奋战了9个多小时。机井正常运转起来,涓涓清水流入了农田,也流进了农民的心田。

2010年7月22日,气温高达41摄氏度。刘书华接到报修电话:隆安路315配变台区320户停电。他迅速组织人员赶到现场。为尽快送上电,刘书华和技术人员制定了施工方案,每两米安排一名员工把电缆抬到施工地点。这时,有居民提出:墙体结构不牢,不能承受这么重的电缆。刘书华和技术人员反复研究,决定直接敷设地埋电缆。时间是19时,由于地下管线复杂,特别是燃气管道距开挖地段较近,一旦有破口,后果不堪设想。刘书华赶紧找到县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到现场逐一确定燃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和供暖管道的位置。电缆敷设完毕时,已是第二天13时了。在中午毒辣的阳光照射下,员工们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谁也没有叫一声累。

爱岗敬业为“大家”

刘书华的妻子强领哲,在栾城县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工作。在栾城电网系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电力姻缘一线牵,电线两头夫妻“管”,双双合唱电力歌。这说的就是刘书华夫妻。

刘书华工作起来几乎没有节假日。他说,越是节假日,越是客户最需要的时候,电力保障不能有半点马虎。每逢故障抢修,他都与抢修人员一起赶到现场;每逢节假日,他都在所里值班;每逢雨雪等恶劣天气,他都要带领员工巡查线路。由于工作忙,夫妻俩把年幼的儿子送到岳父家,一送就是5年。2009年3月,刘书华的父亲因癌症住进医院。在父亲去世前的9个月里,一直是刘书华的姐姐、弟弟和妻子轮流照看,刘书华只有利用休息时间匆匆赶到医院,尽一下孝。

2009年8月27日,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侵袭栾城,最大风力达11级。全县两条110千伏线路、4条35千伏线路、54条10千伏线路掉闸,4座35千伏变电站全站停电,造成全县大面积停电。栾城县医院的两条供电线路也全部受损,医院里一片漆黑。刚刚坠地的婴儿、手术台上的伤员、上百名住院的患者,都盼着能早一点恢复供电。

“火速支援县医院!”接到上级命令,刘书华立即带领全所员工迅速行动。由于风很大,还下着雨,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供电,刘书华赶紧启动应急方案,将发电机运到县医院,并以最快的速度将配电盘与发电机连接起来,接上临时电。病房里的灯亮了,手术室里的灯亮了……刘书华考虑到,仅靠一台发电机临时发电,供电可靠性不高,一旦发电机出现故障,医院就将再次陷入困境。他一边组织人员加紧抢修线路,一边派出技术人员24小时看守发电机。一位病人家属见此情景感慨地说:“见过有为政府机关站岗的,今天还是头一次看到为发电机‘站岗’。”

刘书华不会忘记,就在他抢修医院线路时,正在医院照顾父亲的姐姐一连3次拨打他的手机。那时候,一头是急需治疗的陌生患者,一头是病情恶化的父亲。虽然怀着对亲人的愧疚,但面对抉择,他无怨无悔。他始终坚守着入党时的誓言:用双脚丈量每一条线路,用双手托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用光明照亮千家万户。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刘书华,栾城县供电公司,城关供电所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