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好好养病,儿子不能陪你了,九重山上还有136户600多村民没有用上电,我得赶到那里去。”面对病危的母亲,秦小园噙着泪水,匆匆的踏上了抗冰复电之路。
谁知,这一别就成了母子间的永别。当冰雪笼罩下的村民家中亮出了灯光时,忙碌了整整18个小时后的他,还没来得及享受村民恢复供电后的喜悦,却传来了母亲病逝的噩耗。
1月2日,一场特大冰雪凝冻肆虐着渝东南山区。武隆电网遭受损失,多回10千伏线路倒杆断线,10671户村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面对灾害,国家电网武隆供电公司全体共产党员、团员青年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扬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作风,冒着生命危险战斗在第一线。十多天里,一支支“红岩供电抢修服务” 队伍,一次次不知疲劳、紧张有序的抢险场景,一个个抢修、一幅幅燃火融冰登杆接线的感人画面,无不鲜活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他们舍家为民、尽忠职守的优秀事迹感动着我们。
秦小园,重庆市武隆供电公司巷口客户服务中心副主任。作为他们的一员,冰雪中,他艰难地面对着责任和亲情的抉择,用自己的无私和责任谱写出了一曲光明的赞歌。
“关键时刻,我不能当逃兵!”
1月4日,武隆县木根乡、双河乡10千伏线路先后出现跳闸。此时,秦小园母亲病重住进了医院。按理说,这样特殊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请假回家照顾母亲,安安心心地陪着母亲……可为了尽快恢复供电,秦小园带领5名巡线队员踏上了巡线路。
漫天飞舞的雪花,积雪成冰的山路,他们沿着线路一基一基的电杆巡视着,在冰天雪地了滚爬了3个多小时,终于查出了故障点。来不及换下全身被冰湿透的工作服,他又赶回中心组织抢修人员和物资,连夜抢修。
抢修现场,电杆上结了厚厚的冰,他和队员们就用扳手一块一块敲去冰块,放线、拉线……手拉疼了,肩拉酸了,手套磨破了,手、脚冻麻了,没有喊累,没有叫苦。硬是在他的带领下,停电线路当晚恢复了供电。
“妈妈,我给您磕头了!”
1月15日,对秦小园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自己深爱的母亲在这天不幸去世。可就在这头一天早晨,他明知母亲病危,有随时去世的可能。但面对灾情,他只有把难过和悲伤埋在心里,因为他知道与冰灾的抗战还没有结束,还有600多村民需要像他一样的电力人。他没有向单位上说出自己当时的特殊处境,而是怀着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噙着眼泪毅然奔赴一线,投入到紧张的抢险工作中。
当日下午,笔者来到了抢修现场,见到的第一个场景就是秦小圆带领他的队员们正在厚厚的雪地里艰难的拖着导线,雪地里那面“红岩供电抢修服务队”旗迎风飘展。问其是否吃过午饭,他涨红着脸,边拉线边回答道:“干了10小时呢,我们连早饭都没来得吃,等这回线路架好了再去吃。”
两个小时后,线路架设完毕,他们草草的在村民家中吃了午饭,随后秦小圆和另一位队友抬着笨重的绞磨又奔赴到下一个战场。
20:30分,经过连续18个小时的奋战,线路抢修结束,停电了10天的村民恢复了供电。
返回的路上,早已疲惫的队员们在车上酣然入睡。而秦小园却睁着眼凝视着车灯前方,或许他正渴望着马上回到母亲身边。到医院时,已是凌晨2点,还没来得及说上最后一句话,母亲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妈妈,我给您磕头了!”
面对责任和亲情的抉择,秦小圆,这位快五十岁的电力硬汉留下了痛苦的眼泪。
标签:武隆供电公司,武隆,秦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