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他脱下橄榄绿成为一名电力人,从此与电结下了不解之缘。23年来,他先后干过线损员、供电所副所长、所长、农电管理部主任,不管职位如何变化,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扎根农电沃土。他就是河南省博爱县电业局客户服务中心主任邱红伟。
身先士卒作表率
4月3日,在柏山镇下期城村农网升级改造现场,冒着蒙蒙细雨,邱红伟奔波在各个施工段,叮嘱大家注意施工事项。他身上的工装已被雨水湿透,却顾不上歇上一会。自从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实施以来,几乎所有较大的建设项目都能见到他奔波忙碌的身影,保证了施工在井然有序中高效推进。
多年军旅生涯的磨练,使他的身上至今还保留着一名军人的优良作风: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工作起来雷厉风行,敢打敢拼,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排头兵”的作用。
2009年8月,正值农网完善第二、三批工程的10千伏线路施工任务紧张时期,他组织人员先后完成了南水北调电力设施迁建、寨豁乡下岭后饮水用电和团结路拆迁电力设施迁建等工程。不论负责哪个项目,他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尤其是南水北调电力设施迁建工程,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施工任务更是异常艰巨,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天气高温闷热的实际情况,他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深入到施工一线,和施工人员同吃苦共患难。从8月24日施工开始至9月15日结束,在这不平凡的21个日日夜夜,施工现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负责沟通协调,对工程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你就要像一个冲锋陷阵的士兵,迟疑不得,缓慢不得,只能一昧向前冲。”在他看来,工程能够如期竣工,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关键时刻挑重担
10千伏线损是电力企业经济的大动脉,线损的高低直接联系到企业职工的经济利益。2008年8月,邱红伟被调到配电部担任临时机构负责人,当时,10千伏线损率久高不下,为了切实做好配网降损节能工作,他组织人员对全县所有10千伏线路的长度、线径重新测量和计算,对存在的问题都一一记录,针对一些线路线损异常情况制定相应检查办法,通过多种手段对线损异常的配电台区计量装置进行仔细排查。
对检查中发现多起窃电及计量装置异常情况,及时进行了处理;尤其在最后的资料整理阶段,他毅然放弃了无数个休息日,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熬夜,被大家戏称为“邱半夜”。在他的带领下,10千伏线路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得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为降低线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率较往年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良好趋势,展开了博爱县电业局10千伏线损管理工作新局面。
不懈的努力换来丰硕的成果,因工作业绩突出,他曾先后获得焦作供电公司、“十佳农电职工”、“安全生产4000天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连续被县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标兵、先进工作者等。
舍家忘我尽职责
每当聊起自己参加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式式的情况,邱红伟总是神采飞扬,眼里闪着亮光。他说“当兵的经历是我的一笔宝贵财富,是在军队中培养的那种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我从一名退伍军人成长为一名农电部门负责人,每一步都饱含着组织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我会始终用一名军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挚爱的农电事业中去。”
2010年入冬以来,河南焦作地区遭遇了几十年罕见的大旱天气,抗旱保电任务异常艰巨,邱红伟组织供电人员日夜奋战在抗旱工作第一线。磨头乡大屯村南部200多亩耕地以前靠河水浇地,不断加重的旱情导致河水干涸,随着气温回升,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群众迫切需要浇地。村里打了四眼机井,可附近没有电源,心急如焚。
今年2月21日,邱红伟到基层督查抗旱保电开展情况,得知此事后马上联系相关部门,快速审批,快速设计,亲自负责施工,仅用一天时间完成了台区架设任务。看到白花花的井水涌向干渴的麦田,附近群众拉着他的手说:“邱主任,你可真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对待工作,他总是冲锋在前,面对亲人,他却常有愧疚。“爸,等这边工作忙完了,我就回去……”这是今年新年刚过,他在又一次赶往抗旱保电一线的工程车上时,一旁同事听到的几句话。事后了解到,邱红伟的父亲因上了年纪,头痛好几天了,想让他陪着到市医院做检查,由于对工作的牵挂和执著,都被他一次又一次拖了下来,在妻子陪着前去检查后发现,父亲的大脑后侧出现两处梗塞。每当想起这件事,邱红伟就内疚不已。
邱红伟同志就是这样,为工作殚精竭虑,为博爱农电事业的发展尽心尽责,为完成各项工作,义无反顾地担当着肩头的重任,不遗余力地追求着工作的跨越,以自己的辛勤奉献和付出,谱写了博爱农电工作新篇章。
标签:兵,身先士卒,博爱县电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