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在很多人眼中,青春是一首歌,字字句句闪耀着动人的音符;青春又是一段诗,激情、浪漫却又荷载着沉甸甸的希望。参加工作13年来,始终坚守着继电保护这个岗位,山东省安丘市供电公司职工李振华的青春显平凡了许多。而他自己却说:“能踏踏实实的干点事儿,我的青春无怨无悔!”
安全来自认真
1998年电校毕业后,就进入了供电公司从事继电保护工作。在领导和师傅们的大力培养及自身的不断努力下,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继电保护工。在正常情况下需要三年才能达到的技能,他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谈起他的成长,老师傅们无不交口称赞:“小伙子吃苦、好学、肯钻研。”
2003年5月,在110KV汶河变电站的施工现场,他带领施工小组在一天内创造了二次电缆敷设147根的记录。
常挂在他嘴边的是那一句“安全来自认真”。 李振华经常对身边的同事说,最让他自豪的那一刻,就是迅速果敢、漂漂亮亮、干干净净地处理好一个缺陷,为人们送去光明的刹那。
2009年7月20日夜晚,闪电、雷声伴随着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李振华深知雷雨天气对电网危害。果然,22时55分,他的手机响了——110KV雹泉站直流屏发出“控制母线电压过低”告警,南部8个乡镇安全供电受到威胁。雷雨中,李振华出发了。
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车窗上抽,路上有很多熄火被困在雨中的车辆,30公里的路程跑了一个多小时,到达现场已是深夜。
经过细致检查,问题很快被找到:整流遭受雷击损坏,无法修复!可直流电源必须2个小时内恢复正常,否则全站将无保护运行,后果不堪设想。同型号的模块只有110KV担山站在用,来不及思索,李振华立即冒雨向60公里外担山站赶去。
整流模块终于按时取回,更换后正常工作。可李振华知道:此时需要监视电池充电情况,决不能马虎。两个小时后,蓄电池恢复正常,李振华的躺在值班室的排椅上睡着了,他睡得很香……
13年来,李振华参与完成了建设改造35KV变电站13座,110KV变电站5座。校验了继电保护装置2000多套,处理二次设备缺陷1500余项,保障了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创新源自学习
如今,年纪轻轻的李振华已是安丘公司继电保护专业的技术“大拿”,可他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习。他曾笑谈:这都被专业的特殊性“逼”的。现在的继电保护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从业人员学习的速度跟有上发展的脚步,那是“很危险”的事情。
2008年11月7日,李振华遇到了难题。110KV北郊变电站进线备自投放电,之后全站无压,表面看一切正常,李振华检查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找到原因。而后从公司抽调专人协助,电话询问厂家都找不到答案。
晚上,李振华没心思吃饭,他一头扎进书堆里,查阅资料,网上搜索,感觉眼睛都睁不开了,才爬到床上。忽然,半睡半醒间,李振华忽然想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一骨碌爬起来,开始整理分析报告和改进措施,完成这些时,他拉开窗帘,天已经亮了。
一上班,报告就交到了生产技术部,所有人员都表示怀疑,公司里的老师傅、老专家都难以认可,于是再一次咨询厂方设计院,得到的结论是“分析正确,提出的改进措施完全可行。”
原来,备自投装置安装时联切小电源功能是协议附加的,运行期间又并接一跳闸中间继电器,04化肥线、06一化线、08二化线、07电容线、301北化线闭锁备投接点为各开关位置,厂家在改动程序时错误的将这一闭锁判据的用在备自投装置放电判据中,实际线路也未做跳闸的闭锁试验,这一隐性缺陷未及时发现。泉埠线线路失压后直接闭锁备自投,装置放电。
这件事对李振华触动很大,通过阅读大量专业书籍,经过潜心研究后,完成的QC活动课题《备自投试验回路模拟装置的研制》,解决了备自投联切“闭锁”测试问题,得到了广泛认可,目前,这一成果专利申请正在进行中。
继电专业“逼”出了李振华一身“硬功夫”。他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基于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创新管理》获得2008年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及优秀应用成果二等奖; QC活动课题《降低风冷型高频开关电源模块故障率》,在山东省集团公司2009年度QC成果发布会上获得三等奖;2010年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完成的《调配一体化管理 》进入安丘供电公司最佳实践库和潍坊市供电公司最佳实践库;《新型变压器风冷控制装置的研制》在潍坊市供电公司2010年度QC成果发布会上获得二等奖,在省集团公司2010年度QC成果发布会上获三等奖,并被电推荐到中电联,参加国优成果评选。他发明的“磁条贴装的防尘网”、“新型变压器风冷控制装置”和总结创新的“线路保护带电校验法”、“直流接地点排除法”、“缺陷查找试错法”等,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达92万余元。
李振华,一个平凡的继电保护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闪光的青春。他说,他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因为他喜欢早上天亮的感觉。这分明是一种对光明的渴求,对事业的执着,对青春无悔的挚爱……
标签:安丘公司,李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