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转眼6年过去了,如今的开封县供电公司,已成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其作业组织专业化改革模式成为各农电企业竞相学习的样本, 代鑫波就任开封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用“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践行着他当初的诺言。
一种创新是胆识
2005年8月17日,一纸调令把代鑫波推到了开封县供电公司总经理的位置。
电量少、人员多、员工情绪低落……一系列问题摆在代鑫波面前。面对这位年仅31岁的总经理,员工们投来了怀疑的目光:他有能力改变公司的面貌吗?
“ 困难再多,总要有人干,既然来了,就要干好!”不服输的代鑫波一头扎进基层,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他制定了“单项争第一、整体创一流”工作标准和“一年大发展、三年大跨越”战略目标。
由于长期受管理粗放、考核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开封县供电公司各部门条块分割严重,甚至不相往来;员工工作效率不高,企业发展缺乏活力。
“如果不改变内部管理模式,公司战略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实现跨越式发展更是天方夜谭。”谈及这些,代鑫波用“忧心忡忡”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
敢于创新的人不仅善于发现问题,还善于解决问题。代鑫波开始遍访名师专家,寻求新的管理理念为己所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平衡计分卡管理模式,并被该模式的理念吸引。
2006年1月,开封县供电公司开始模拟运行“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模式,员工奖金与绩效直接挂钩,当年6月,员工拿到多年来的第一笔奖金:70元。2007年1月,该公司在全省县级供电企业中率先推出“平衡计分卡”三级绩效管理模式,开发应用“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将工作任务和关键指标分解到部室和岗位,对发展战略进行有效分解,并实现自动化考核,极大提高了全员执行力。2008年10月,“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入选全国十佳管理创新案例。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平衡计分卡理念如同一阵融冰的春风,为该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
一种创新是闯劲
“只有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果抱残守缺、畏难不前,必然会落后。” 代鑫波说,只有不断创新思维、创新实践,才能赢得先机、赢得主动。
2009年2月18日,开封县供电公司顺利跨入省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行列。代鑫波并未因此而满足,他把目光放在了处于企业最前沿的供电所。
多年来,供电所采用的是营配合一、抄管一体的作业组织模式,人力资源难以得到规范管理,暴露出工作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代鑫波认为,原来的管理模式很难让先进管理经验落实,必须对农电体制进行改革。
2009年7月,开封县供电公司全面实施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遵循“一县两制三步走”、“先难后易”的原则,组建抄表、配电管理、电费管理、台区管理、计量管理、客户服务六大中心,整合19个供电所的资源,组建4支抄表队和8个配电管理分中心,同时各供电所分别设置“一长三员两专责”,彻底实现了抄、核、收、配四分离。
在改革中,代鑫波特别重视科技创新。他认为,科技可以让工作效率呈几何倍数提高。为此,他大刀阔斧开展三项基础性工作:投资400多万元建成10千伏远抄系统,在全省县级供电企业中率先实现10千伏远抄系统全县覆盖,实现抄表同步、计算同步、报表同步和实时监控;对全县22.49万户低压客户全部粘贴电子标签,采用电子抄表机抄表;全面推广和应用生产GIS系统,并与营销MIS、10千伏远抄系统对接,提高了三级线损动态管理水平。
组织作业专业化给开封县供电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截至 2011 年3月31日,该公司综合线损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6 个百分点,供电均价提升3.19分/千瓦时,经济效益增收1620万元。
||||
一种创新是责任
在创省一流企业期间,因为工作量大,员工们经常加班,无暇照顾老人。从2009年开始,代鑫波每年给员工发放“孝老金”,倡导员工尽孝,在公司引起强烈反响,形成独特的“感恩文化”。
代鑫波始终把“倾听员工呼声、关心员工疾苦”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员工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员工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员工待遇作为“第一目标”,及时解决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
稳步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完善员工补充医疗保险、建立员工疗养制度、提高员工餐饮质量等等,每年,代鑫波都要为员工办“十件实事”。他设立总经理信箱,每月召开总经理联络员会议,及时了解员工需求,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感召力和凝聚力。
“我们每天都要以这种心态工作,即关心公司、热爱公司、忠于公司,把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合为一体;我们每天都要回顾自己的工作,扪心自问: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是否完成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2010年8月,一篇题为《我以我心爱祥电 我以我行创辉煌》的帖子在开封县供电公司局域网流传开来,许多员工看过之后热泪盈眶,纷纷自发组织集体签字。
标签:河南省电力公司十大杰出青年(代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