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张根木,不干书记当电工

作者:夏占民 翟晓陆  2011-05-19

[本网讯]他在农电战线奋斗了32年,被乡亲们亲热地称为“电木”;他既是一名令父老乡亲信服的出色电工,又是全县闻名不干书记当电工的焦点人物。他叫张根木,临颍县电业局台陈供电所配电运行班班长。一名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

一心要辞职

1979年,高中毕业的张根木成为台陈镇荒张村一名普通的农电工。负责荒张、大谌庄、刘庄、卢庄4个自然村2个台区近2000口人的生产、生活用电。他人实诚,技术好,负责任。32年来,在他管理和服务的范围之内,线损率全部达标,电费回收率、上缴率始终保持百分之百。没有出现一例触电、损坏设备等事故,没有发生过一次因欠费而停电事件,得到了供电所的充分认可、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村民的衷心拥护。

2006年,荒张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张根木以高票当选为村支书,同时也当选为县唯一的农电工人大代表。“这些都是当电工期间打下的群众基础。”张根木说。

2010年1月,伴随着临颍县电业局农电作业组织专业化的整合,张根木担任台陈供电所配电运行班班长,工作量成倍增加。为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果断辞去了荒张村大队书记职务,一门心思干他的农电工。

“当书记多光棍(河南方言,风光的意思),有名有利,工资也超过农电工,放着大好的村官不做,却去干出力不讨好的农电工,图个啥!”

“村书记这个位子,多少人求之不得,怎么着也比电工有干头,根木也不知咋想的……”

……

对张根木的选择,村民们议论纷纷,说啥的都有。

“再招呼几年吧,俺们舍不得你。”村里的29名党员走马灯样往他家跑,坐在那里不走,软磨硬泡,非要他领着全村群众再干几年。镇党委书记朱庆辅更舍不了他,推心置腹做他的“思想”工作,三次拒绝在他的辞职报告上签字,想让他打消辞职的念头。但张根木主意已定,在离职会上,对着镇领导和村里全体党员,他动情地说:“我一生最早与电结缘,干了几十年,心里着实舍不下。这辈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为乡亲们管好电。辞去书记也是为了更好地为咱百姓服务。”

专职干电工

“不干书记我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电。作为配电运行班班长,现在我负责全镇32个大队107个台区10千伏线路、0.4千伏线路的管理维护及全镇临时用电的报装和安装等任务。工作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但心里很知足、很踏实。”面对采访,张根木说。

“敬业,会管理,能干事,有魄力,啥事交给他一百个放心。”台陈供电所所长胡向峰这样评价张根木。他感慨地讲述了两件事。

去年3月,为配合全局专业化整合,张根木带领全体配电运行人员,对全镇10千伏线路1000多基线杆逐杆登基进行了维护和检修。由于维护检修到位,全镇10千伏线路至今没有出现过一起故障,

2010年5月至11月,张根木带领全体配电运行人员对祁庄、雷庄、袁庄等10几个村庄40多个台区的线路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改造袁庄台区时正值三伏天,气温高达38度。为赶工期,他和大家一起顶着烈日作业,汗水顺着衣服往下淌。村民深受感动,自发地把饮用水送到他们跟前。

“根木是一个好电工,他总是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口碑好得很。”提起张根木,他的同事个个赞不绝口。同事张松龄说:“5月16日,我们在台陈村进行新一轮网改。晚上8点多刚吃过饭,就有电话打来,说袁庄一台变压器接线柱烧坏,6个木材加工厂的老板急得团团转。当时根木二话不说,带着我和一名同事就去抢修,他技术硬,用了不到40分钟就为用户送上了电。几个老板感激不尽,非要请客吃饭,根木笑着谢绝了。”

“他就是那样,不管再忙,对用户永远都是一副笑脸。”同事邓永霞说。

从来不后悔

当电工32年来,张根木热心为群众服务,为村里企业服务,工作踏踏实实,客户只要一个报修电话,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都在第一时间段内赶到现场为民解“忧”;在管理和收费中一是一、二是二,按规定办事,从未因管理不善停过电,也从未多收过用户一分钱电费;他心肠好,谁家要是一时事急缴不了电费,他往往毫不犹豫地先为其垫上;他办事有主见,农户谁家有了红、白事需要接临时用电,总少不了他。

70多岁的张全昌是荒张村一名五保老人,腿脚有残疾,行动不便。张根木就常年帮扶,定期为老人检修线路,至今已默默为老人垫付了8年的电费。

今年5月16日,邢庄村村民邢根杰要盖房,当张根木得知他腿部骨折不能到供电所办理临时用电申请时,忙完一天的农网改造任务后,他不顾浑身疲惫,匆匆赶到邢根杰家里现场办公,为邢根杰办妥了次日建房临时用电的所有手续。邢根杰感动得逢人就夸电力职工好。

对于张根木这些年无怨无悔的付出,以及他不干书记当电工的选择,他的一些朋友很不理解,相比其他工种,农电工待遇低,要是他辞职在外搞室内照明线路安装,每月可以拿三四千,可他干农电工每月才拿七、八百元。

张根木认为,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有些东西是钱买不到的。他的工作服务于广大乡亲,牺牲一个人,奉献千万家,为乡村田野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希望,特别是工作得到了父老乡亲的肯定,他从中体会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干书记当电工他从来不后悔。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他还会那样做,因为当电工是他一生的理想。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河南,漯河,临颍,电工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