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这是一支年轻又充满活力、好学又积极上进、能吃苦又能奉献的队伍——8名职工全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平均年龄仅32岁,其中电力高级工4名、中级工4名。他们担负着舒城供电公司35千伏变电站的新建、改造、检修、消缺和配电设备、安全工器具试验等工作任务,为确保舒城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就是刚刚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的舒城供电公司修试所,在舒城16座35千伏变电站里到处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在变压器、开关柜等设备上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精湛的技术。他们凝聚电力工人的力量、发扬勇当先锋的精神,默默无闻的在岗位上辛勤耕耘着、茁壮成长着,播撒着青春与汗水……
这是一支团结战斗的队伍
铁肩担重任,青年谱华章。这支仅有8个人的电力铁军,多数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他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全所实现了人员少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的工作态势。迎峰度夏高峰期时,他们总是活跃在最需要的地方;检修时,他们总是活跃在最艰苦的地方;当你尽情地享受美餐时,他们还在饿着肚子对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当你已进入香甜的梦乡时,他们还在睁着熬红的双眼、拖着疲惫的双腿继续查找故障。
地处舒城西南山区的高峰乡,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和当地的风俗习惯,一到春节用电负荷就猛增,仅靠原先的一条10千伏线路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2010年12月,修试所全体人员进驻山区新建35千伏高峰变电站,此时距离农历春节只有不到50天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正常工期为60天的工程,却必须在40天左右的工作时间里完成。怎么办?为保障山区人民春节期间能用上充足优质的电能,修试所全体人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投入到施工中。时值严冬季节,人站在屋外被风一吹,就感到寒冷刺骨。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经过昼夜加班,他们最终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在农历腊月二十四圆满完成建设任务,高峰变电站一次性成功投运。
这是一支安全至上的队伍
作为电力生产一线单位,安全工作是第一要务。多年来修试所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坚持周例会制度学习安全规程,不定期开展现场安全教育,以严格的管理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有效的防止了安全隐患及事故发生,形成了严谨、仔细、实干的工作作风和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
特别在安全教育培训上,修试所坚持以人为本,以现场为阵地,以管理为重点,注意引导员工从思想上、行为上提高控制不安全因素能力。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抓好职工“安全第一”的意识,突出提高职工“我要安全”的觉悟,突出职工掌握“我会安全”的技能,突出职工履行“我管安全”的责任,突出职工完成“我保安全”的任务。
这是一支技术精湛的队伍
在建设一座座35千伏变电站的过程中,修试所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照规范化要求,逐步完善提高施工工艺,力求打造精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从接地扁铁的焊接工艺,到一次导线的弧度,再到二次线的接线工艺,无处不彰显着对工程质量高标准、严要求的痕迹。2010年新建的35千伏柏林、高峰、千人桥变电站电气施工的工程质量均得到了市公司监理站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施工现场,修试所坚持文明生产,作业现场坚持着装衣帽规范,工作现场做到“四无”、“四全”、“四不乱”,为供电设备创造了良好的运行环境。他们在工作中还善于总结暴雪、风灾等恶劣天气下电力抢修的实践经验,重点探索事故抢修的有效方法和对策,不断提高事故抢修能力和判断故障点的能力。
这是一支甘于奉献的队伍
截止2010年底,修试所维护的35千伏变电站由十一五末的8座发展到现在的16座,在数量上翻了一番。在这些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背后,倾注了修试所人多少无私奉献的心血与辛勤劳动的汗水。在修试所,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很多人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家庭,放弃了与妻儿团聚的时刻。他们以无怨无悔、尽职尽责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曲璀璨的动人篇章。
长期以来,全所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不论是白天黑夜,还是在酷暑寒冬,哪里出现了故障,他们就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及时抢修保障供电,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2010年夏季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高温天气,用电负荷不断攀升。8月的一天,在柏林变电站建设工地忙碌了一整天的修试所员工们,正准备收工休息,突然接到公司通知,35千伏三沟变35千伏舒三357线路接地。由于该线路直接影响三沟、柏林地区5000余户居民的供电,公司要求修试所立即对该条线路进行巡视,查找故障点。此时天已擦黑,华灯初上,但大家二话没说,立即掉转车头直奔现场。357线路全长6公里,他们分成2个小组从线路两端开始巡线。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但修试所人不顾腹中饥肠辘辘,不顾身上汗流浃背,凭着平时练就的“钢筋脚”、“铁桶肚”,凭着对工作执着的追求,发扬“找不到事故原因不休息”的工作作风,凭着扎实的技术功底,忍着饥饿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终于找到了该条线路接地的故障点并顺利送电。一天下来,所有人的衣服被汗浸得全是盐渍,但看着眼前的万家灯火,修试所全体成员开心的笑了。
这是一支勤奋好学的队伍
学习是一切进步的起点。多年来,修试所坚持把提高队伍素质摆在首位,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掌握电力专业知识,做到政治理论和专业技术学习并驾齐驱。为了督促学习,巩固学习效果,修试所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学习活动:坚持每月两次的技术培训,对工作中的难点、疑点和急需要掌握、了解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讨论与学习;重大重要的工作项目,采取集体讨论、集思广益的办法,共同攻克难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在班前班后会上,对实际工作进行点评,肯定好的做法。日常工作之余,他们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事故预想和技术问答的自我培训,以加深对变电设备的熟悉程度和个人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
工作中所领导注意引导员工把爱岗敬业、创先争优作为立志成才的动力,经常告诫员工不要等着缺陷的到来,要善于及时发现缺陷,这样设备才能安全稳定运行。大力开展QC技术创新活动,其中“提高10千伏线路末端电压质量”课题获得了安徽省电力行业QC成果二等奖。在这种勤奋好学的氛围中,全所涌现出了许多刻苦钻研、潜心实践的青年人才,并逐步成长为公司的生产技术骨干,实现了“人人都是合格的工作负责人,人人都是优秀的工作班成员”的工作目标。
长期以来,修试所出色完成了舒城供电公司所属35千伏变电站设备的日常检修、试验工作,使变电设备始终保持优良状态,经受住了风雨雷雪等自然灾害和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及春节高负荷的考验。成绩从来伴着汗水,荣誉总是凝聚艰辛,修试所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工人先锋号”、六安供电公司“模范班组”、共青团舒城县委“青年文明号”等。2011年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舒城供电公司修试所凭借骄人的业绩,一举摘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这项工人阶级的最高荣誉,成为安徽省电力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龙舒大地,背负着舒电人的希望……这是舒城供电修试人的心声,更昭示着他们与时俱进、再攀高峰的勇气和力量。
标签:舒城,修试所,工人先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