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上阵父子兵——记莱州驿道供电所农电工“双李”

作者:刘华  2011-07-26

【本网讯】他今年49岁,他今年27岁。同样黝黑的脸庞,同样憨厚的笑容,他们就是驿道供电所的农电工——李德军和李树栋,他们是一对父子,也是一起工作的同事。

父亲李德军,已在农电岗位上干了31个年头,是个地地道道的农电老兵。1980年,莱州市当时还叫掖县,那时驿道镇没有一户人家有电,大家晚上就靠着煤油灯度日。要问他们电是什么?老百姓都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了让老百姓早早过上有电的好日子,全市实施了村村通电工程,就在那年的冬天,时任村民兵排长的李德军,背上了电工包,成为全市第一批村电工,那年他刚满18岁。

对于一丁点电工知识都不懂的李德军他们来说,学起电来是多么困难,他们就边学边干,白天挖坑、立杆、架线,晚上就抓紧时间跟着技术人员学习。回想起当年拼搏的时光,老李至今记忆犹新,为驿道镇初家村和韩家村立杆架线时特别困难,因为这两个村之间隔着两座高山,架设线路要翻山越岭,山高路险、山崖陡峭,人空着手爬山都很困难,何况要将成千上百斤重的线杆运到山上。困难面前,大家没有退缩,他们把杆子扛在肩膀上,然后用绳子把人和杆子捆在一起,手脚并用硬是将一基基的线杆“驮”到了山上。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们回家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到一个月,经过艰苦的奋战,1982年全镇终于实现了村村通电。

2000年,李德军通过了全市农电工招聘考试,由一名“村电工”变成了“农电工”,虽然名字变了,但是李德军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宗旨却没有变。谁家有用电难题,一个电话他便即刻前往,为客户排忧解难,深受客户的好评。在工作中,他也是一马当先,当好排头兵。2000年,全国农网改造工程拉开了帷幕,李德军和同事们投身到这一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中,他们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只为了让老百姓早日用上舒心电、放心电。同年5月份,他在沙现村进行线路改造,爬梯子时一脚没踩稳,不慎从梯子上摔了下来,造成左脚跟骨粉碎性骨折。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老李听说改造任务繁重,所里人手不够时,就仅在家呆了两个月,便忍着疼痛继续投身到农网改造中。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说实话,得到一个百姓的赞赏容易,得到成千上万老百姓的认可又谈何容易,而李德军却做到了。这么多年他的工具袋从未离开过他的身边,他随时都在准备着去服务百姓,融入百姓之中!一年又一年,为了让客户用好电,李德军不知有多少个日子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也不知有多少个年节没有和家人好好的度过。

正是由于从小受到了父亲的熏陶,2006年他的儿子李树栋通过全市农电工招聘考试,也来到了父亲所在的驿道供电所,成为了一名农电工。从此父子俩齐上阵,争当抢修服务“排头兵”,被人们称为供电“父子兵”。

2009年冬天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正在组里值班的李德军父子突然接到新李村造纸厂打来的故障报修电话,称该厂突然停电,若不及时送电,将造成数万元经济损失。当时气温已至零下,还飘着漫天雪花,天气异常恶劣。接到电话后,李德军父子火速前往,大雪封路,爷俩只好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摸黑前行,足足走了一个小时。到达现场后,他们不顾劳累,立即对线路和设备进行故障查巡,验电、检查、重接、包扎……当机器再次隆隆运转后,已是黎明时分。回到所里后,爷俩才感到双手已经被冻僵,不受使唤了。

李德军常对儿子说,“百姓用电无小事,哪怕只是换个熔丝,换个灯泡,接个插座,那也不要把它当作小事”。 2010年夏天,高温天气频频袭来,一个村民找到李德军父子俩,说自己新建的房子要敷设线路、安装插座开关。按照产权分界,这本不属于供电部门的责任,但是想到乡亲们急需用电的焦急心情,他们毅然承揽了全部安装。炎炎夏日,天气异常闷热,他们热的汗流浃背,衣服都能拧出水来,炎热艰苦不言而喻!就在这高温笼罩下,他们从早到晚整整干了一天。那位村民为了表示感谢,准备了一大桌饭菜,却被爷俩婉言谢绝了。“吃饭就免了,有用电难事就打95598”。这爷俩正是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百姓心目中的农电工形象!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尤其在电力行业这个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学习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从踏进供电所大门那天开始,李树栋就自觉地学习专业知识,以书本杂志为主,阅读各方面的技术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认真向同事、前辈师傅们学习。

同时家里还添置了电脑,有些理论和技术问题,李树栋经常上网查阅。儿子的好学也带动了父亲,业余时间爷俩经常在一起研究技术问题,有时为了一个技术问题,连饭都顾不上吃。怪不得老李的妻子说,这爷俩真是一对“电痴”。“电力安全知识”、“电工基础知识”等理论知识的储备,使他们在工作中如虎添翼,在全镇40名电工中,爷俩的技术名列前茅,所有这些都与他们的刻苦钻研密不可分。

李德军父子俩每个月除了抄表收费外,还要维护好各自负责的线路。驿道镇地处山区、地势险峻,为此爷俩经常结伴同行,相互好有个照应。每次上山巡线,他们都要带把斧头,劈荆棘、斩枯枝,相互拉扶、蹒跚前行。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天,无论地形多么不利,他们都坚持定期巡线、特殊巡视从未间断,正是由于他们的勤快、负责任和防患于未然,多年来他们所负责的台区和线路从未发生安全事故,他们所管辖台区的电费回收连续多年月月结零。

“电可是个老虎,你不严肃认真对待它,它就会让你付出血的代价。”李德军经常给儿子讲一些安全事故案例,希望儿子从中吸取教训、少走弯路。明年李德军就要退休了,“我也就能再带他一年了,以后凡事就要靠他自己了!”对于儿子,这位父亲嘴上虽然有一百个不放心,但是当他提起客户们对儿子的赞扬,说起儿子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时,他的脸上分明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骄傲与自豪。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农电工,父子兵,莱州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