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黑黑的汉子——记博爱电业局金城供电所农电工皇在龙

作者:毕延生  2011-08-19

【本网讯】黝黑的面孔,憨憨的笑容,一双粗糙有力的大手,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永远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浑身上下充满了活力。丝毫看不出他已经59岁了,却依然保持着连年轻人都少有的充沛精力和火热的干劲。他就是被大家亲切地称作“黑汉”的河南博爱电业局金城供电所农电工皇在龙。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群众对他的印象。开朗热情的性格,勤勤恳恳、不辞辛劳的实干精神,情系当地百姓的高尚情怀,让他成为十里八乡群众的贴心人。

特殊的“名片”

眼看着立冬过后,气温一天比一天低,家住金城乡武阁寨村的李大娘心里不由一阵阵发愁。这几天家里的电灯时明时灭,找人忙活了好半天,却还是找不到原因。这白天还好说,要是到了晚上她一个人可咋办?打听到村电工皇在龙这些天来一直在邻村忙着进行新农村建设,每天早出晚归,很是辛苦。平常可没少麻烦人家,在这个时候怎好意思开口呢?看着手中这张特殊的“名片”,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他的手机号码,李大娘在犹豫着了半天后才拨通了这个电话。

原来,为了方便村里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在每次收取电费时,皇在龙都会在电费单据背面写上自己的手机号。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都是免费的‘名片’,我不过是为了方便大家而已,用电可随时找我。”靠着这张薄薄的名片,老皇与乡亲们架起了一座联系与沟通的桥梁,得到了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无论时间早晚,天气好坏,只要接到报修电话,他都会立即前往。“憨厚和气,朴实可亲,像他这样的人实在太难得了!”这是村民们给他的评价。

这次也不例外,在结束了一天的紧张施工后,老皇来不及换下工作衣,就直接赶到了李大娘家里。半个小时后,李大娘家里温暖的灯光重新亮起,擦去沁出额头的汗水,乘着夜色,他又匆匆赶往下一个打过报修电话的村民家中。

2009年11月11日深夜,大雪纷飞,一场罕见的大雪袭击了豫北地区。正在睡梦中的皇在龙接到了张全福老人的电话,“家里没电了!”

张茹集村距皇在龙家近3千米。平时齐整的的乡间路此时被一尺多深的积雪覆盖,皇在龙只能步行赶到了老人家中。原来,老人半夜起床解手,发现电灯不亮,不由得暗暗着急。老人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他眼神不好,腿脚也不灵便,再没有灯光照明,更是雪上加霜。这怎么办?她突然想起皇在龙留给他的电话,可这么大的雪,人家能来么?没想到,皇在龙接到电话后就冒雪徒步来到家中,检查后发现屋顶漏雪导致导线潮湿,引起跳闸。经过紧张的处理后,温暖的灯光又重新在小屋亮起。

抢修断线保民生

“皇师傅么?不好了,俺村2号台区西边低压线路被树砸断了,你们快来看看吧!”2010年11月29日下午16时,正在值班的皇在龙手机里传来张茹集村一位村民急促的声音。

问明情况后,皇在龙和另一名值班人员迅速骑车赶到现场。经过现场勘察,发现三根低压线路断落在地,两边线杆上的横担严重变形、绝缘子破碎,事故原因是砍树人在未采取正当的保护措施造成线路被倒下的树木砸断。

该村2号台区维系着全村400多户群众的生活用电,周围还有十几家养殖场,如果等到明天再修,就会给村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必须马上抢修!皇在龙立即将现场情况向所长作了简要汇报,在做好安全措施后,随即动手拆除损坏的设备。

傍晚时分,天已逐渐暗了下来,气温也只有6摄氏度左右,北风一吹,皇在龙冻得瑟瑟发抖。可他和随后起来增援的同事们哪里却顾得上这些,一丝不苟地忙碌着,现场光线极差,借助微弱的手电灯光,几名抢修人员轮流上杆抢修。在经过五个小时的奋战后,晚上21点时10分,终于恢复了送电。不远处,原本一片黑暗的居民区,重新亮起了点点灯光。

等不来的收割机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随着布谷鸟欢快的叫声,又到了小麦收获的季节。田野里已是麦浪滚滚,机声隆隆,人头攒动。

看着别人家的麦子已经大包小包地堆到了家里,皇在龙却不慌不忙,走街串巷赶着填写局里组织开展的用电营业普查工作。为啥?邻村表弟家里就有一台收割机,往年都是自己一个电话,机器就开到了地里,方便得很。可2010年6月8日这天,他心里却有些不踏实。听天气预报里说今天傍晚有大到暴雨,“龙口夺粮,”可马虎不得。这不,给表弟已打了好几次电话了,不巧的是表弟说收割机在别的村正忙呢,好不容易才联系到别人的收割机下午二点一准赶来。皇在龙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

下午一点半,撂下饭碗,皇在龙先叫妻子到地头去等,自己骑上摩托车去村头迎接收割机。刚到村头,就被同村的李老汉拦住了。“大侄子,听说你联系好了收割机,你看能不能顺便把我地里的三亩地收了?”“没问题,就先去你地里!”皇在龙痛快地答应道。李老汉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关键时刻又怎能袖手旁观。等收完李老汉的麦子,已是下午四点了。收割机还没离开地里,哪知道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又遇到了村里的张三嫂,急匆匆地跑到皇在龙面前恳求说:“皇大哥,孩子他爸打工不在家,我打听了好多人,就是等不到收割机,都快愁死了,等收完你家的麦子后再帮忙把俺家的收了吧。”看到张三嫂满脸焦虑的神情,再看看手机里不断响起的熟悉的电话号码,皇在龙犹豫片刻后,果断地说道:“不,还是先收你家吧。”

傍晚时分,天空已是乌云密布,一场雷雨不可避免地要来临了。皇在龙这才带着收割机驶向自家的麦地。平时就有些“妻管严”的皇在龙一路上自言自语道:“唉,即使这雨下不来,恐怕待会我也要接受另一场暴风骤雨了。”

这就是皇在龙,一个新时期优秀农电工的缩影。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也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他用自己宽广的情怀,打造了一张熠熠生辉的“电力”服务名片,擎起了乡村的璀璨灯火,给群众送去光明和希望。

标签:皇在龙,博爱电业局,金城供电所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