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当你每每走进江苏省阜宁县南苑小区,总会见到一个四十几岁,身背工具包,或是巡查线路、入户检修,或是宣讲安全、催缴电费,来去匆匆,忙忙碌碌的人。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铁电工”的施庄供电所运行检修工——邓正仁。
2010年12月初,阜宁县供电公司为调优电力经营布局,决定将尚在建设中的南苑小区的通电工程与维护管理交予施庄供电所运营。为力争赶在春节前能让一期45幢楼盘1725户入住新居,该所便把通电工程中的装表接电和日常维管工作落实给邓正仁同志具体负责。由于南苑小区是阜宁县安置施庄、合利和吴滩社区因县城区域扩建拆迁让地农户的集中居住点,来自8个村的拆迁农户对拆迁认识和集居观念差异较大,需求意见不一,且安置方式零乱复杂,使整个楼盘装表接电难以顺利开展。
针对这一实际状况,他,自加压力,与小组人员认真探讨最佳施工方案和工期保证措施。数九寒天、冰雪在地,他们全然不顾,元旦假日、正常公休,他们依然起早贪黑地紧张忙碌着,装表接电工作在正常展开、强势推进着……。2011年1月23日12时许,他在为新储村10多户居住的34#楼装接好电表回家途中,不慎被冰雪路上摔倒,跌到了一堆砖头上,自感胸口有点受垫也没有顾及。吃过午饭,他又继续为11#楼的北陈村回迁户接电奔忙着。时近傍晚,同事们见他额头溢汗且有痛苦的表情,经一再追问,方才知道其中缘由。家人立即把他送到医院,诊断为第3、4根胸骨骨裂,医生说需住院治疗1周后再回家休养,至少三个月内不得从事施工作业。他,表面上同意,却趁着妻子去办理住院手续的机会,溜回了南苑小区31#楼1单元。当晚,他口含消炎止痛药给回来过春节的唐修国家接通了电源。按理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既没有住院治疗,一天也没有在家休息,而是依然拖着受伤的身体,为迁居农户接线、装表。经过本组同志的顽强拼搏,奋力争取,仅用不到20天时间就安装了其中24幢楼的1126只电能表,给956户拆迁农户供上了电。入住农户以示对施庄供电所及以“铁电工”邓正仁为首的服务小组同志们的感激与敬佩,特地委派代表于2011年1月30日上午,专程至县供电公司呈上“好团队解民忧情暖迁居农户、高品位令人钦无愧行业楷模”的锦旗。
作为农民出身的他,深知老百姓办事的艰辛,在群众的故障报修的问题上非常重视,从未马虎对待。为了保证用户随叫随到,他把自己的电话告知到每个单元楼道,不管刮风下雨,冰封雪冻,不论上班下班,白天黑夜,哪怕是端上饭碗或者是卧床休息,只要有客户求助电话,他从不打推辞,都在规定时间到达现场。2011年2月3日,即正月初一晚上九时许,为一农户排除故障,恢复送电回到家中,还未把被窝焐热,他的手机响起,20#楼3单元谭富强报称家中突然没电,便转而起身又直奔现场,经过一番详细认真检查发现,原来是开发商配置的漏电保护器质量低劣所致,只得稍作处理,解决应急用电。次日一早,当他出现在小区门口,一下子围来十多个居民:“老邓,这么冷的天咋一早就来了?”“我来一是为老谭家换漏电保护器,二来巡查一下线路,大过年的,别出了故障耽误大家用电。”“你真是个‘铁电工’,是个摔不垮的人!胸骨伤了一天也未见你闲着。”“咱当电工,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图的就是为众乡亲造福谋利益。”边说边径直朝20#楼走去。
作为运检班成员的他,深知做好本班组事务对全所工作的举足轻重。对工作有着火一般的热情,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岗,又是打扫卫生,又是整理相关资料,忙的不亦乐乎。在日常的施工和线路故障巡查中,总是冲在最前面,重活、累活抢着干,极不象个胸骨受过伤的人。2011年5月27日晚的一声炸雷过后,10KV喻口线突然跳闸,7个行政村失电。在金沙湖功能区建设迁移杆线工地忙活一天的他,刚吃完晚饭时,接到所长巡查线路故障的指令后,不顾妻子的阻拦,急忙披上雨衣,带着巡线用具,跨上摩托直奔汇合地点,与本班的周观东一道逐一对应查地段的每支电杆、每台配变设施进行认真巡查。胸骨受伤的他,却走在前面。乡村的田野,泥泞不堪,加之河沟交错,实难前行。为免得绕道延长停电时间,他索性脱掉绝缘鞋,挽起裤衩涉水而过。此时,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雨水夹着汗水在他的脸上流淌,狂风在他的身上呼啸。时间在他俩的艰难跋涉中流逝……。忽然,一个较为明显的故障点出现面前:87#杆挑线瓷担击断,导线碰及金具。“所长,我们发现了故障点……,”“好,你们在原地等候,配合进行抢修。”巧的是天公作美,风势减弱,雨也渐渐停了下来,使抢修工作便利了许多。经过3个半小时的故障排除,23时10分线路恢复送电。时近零点,等候在家的妻子见他“落汤鸡”的模样,不免心疼嘀咕:“你胸骨裂纹还没完全痊愈,请你以后少逞强。”而他则以“既然做这行,就得这样干,没啥,挺得住”相叽,但他内心甚感有愧家人的关爱与体贴。
可就在事隔十余日后的一天晌午,一棵超高意杨树被狂风刮倒砸向54#公变附近的400V线路,致一支10M转角电杆拦腰折断,200多户顿时停电,紧急抢修迫在眉睫。而折断的电杆却距离河边不足1M,随时都有倾倒或滑入河中的危险。抢修工作就绪后,由谁来登杆作业呢?大家面面相觑。“我是党员,我上!”这么熟悉的声音,使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已经系好安全带、头带安全帽、脚穿绝缘鞋的邓正仁身上。被雨水浸湿的电杆,上一步,脚扣滑半步,大家的心揪着……,雨不停地下着,风不停地刮着,真是倔强的风雨遇着倔犟的人。抢修负责人多次催他下杆,等雨停了再干。“不干好,我决不下杆,快给我横担。”果断而宏亮的声音,好像要把暴风雨震停,又好像定心丸。”同时震撼着现场的其他人员,撤线、拆除金具、更换导线、紧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将近3个小时的杆上作业,下杆后的他站不稳了,也许是由于数月来的忙碌,左胸部隐痛发作,竞一屁股坐在泥地上,嘴里仍硬生生地说:“各位领导,施工完毕,请验收送电。”在现场的所长、安全员及参与抢修的同事们看着他那湿透了的衣服,无不为这种“铁人”般的意志精神所感动。
标签:邓正仁,阜宁县农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