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客户用上舒心电是我最大的心愿!”朴实的话语,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农电事业的无限热爱。他就是一个默默无闻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一线岗位上,扎扎实实为群众用电服务,努力实践供电企业“十项承诺”,从不追求个人得失——这就是安徽庐江供电公司乐桥供电所配电维护班的吴成兵。
12岁那一年的一件往事让吴成兵刻骨铭心。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天晚上,连日感冒高烧不退的吴成兵正在家输液,家中的线路因老鼠咬断,屋内一片漆黑,他的母亲只好双手举着煤油灯让医生为他打针,差一点出了事故……就是从那天晚上起,他产生了一个梦想——长大一定要当电工,让乡亲们用上舒心电。1992年5月,吴成兵凭着在乐桥乡广播站当过电工的实践经验,撤区并乡后的他选择当起农电工,这一干,就是20年……。
2001年,正值农网改造的关键时期,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考验。在农网改造工程中,他深深感到,要当一名合格的农电工,光凭蛮干出大力是不够的,必须有套过硬的本领和技能。为了尽快掌握专业知识,他虚心向师傅们请教,干活总是抢在别人前面,不怕多流汗、多出力,业余时间还自学电工基础知识。
白天,他虚心请教老师傅,主动请战站耐张。他每天站在耐张杆上,通过紧线、T接做反弓学到许多线路技术知识,在老师傅的指导下,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根据手臂受力来判断紧线情况,总结出一套线路施工紧线方法;晚上,他利用休息时间在灯下,认真学习为自己充电。很快,吴成兵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成为乐桥供电所一名出色的外线工。
2006年,乐桥供电所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吴成兵从陈岗村调往大化村工作。大化村有五个配电台区的低压线损指标居高不下,高的达15%以上。针对线损管理难题,吴成兵对症下药,加强线损的监控、分析,推行线损承包办法,建立规范抄表卡,每月定期对照配电设施和客户用电数据分析,年初制定的反窃电工作计划,做好堵漏增收工作。
卓有成效的工作,该台区线损率一年间就降到9%以下。平时在抄表维护工作中,吴成兵对客户的电话线路故障、家用电器故障,他都免费为他们提供修理服务,被当地群众称之为“得心应手的好电工”。
2009年夏季,自然灾害和高温天气频频袭击庐江大地。村民吴克会找到吴成兵,希望小吴师傅帮忙给他安装空调插座。按照产权分界,这本不是吴成兵的工作,但望着老人急需用电的焦急眼神,他毅然答应了。当他把插座安装完毕准备离开时,老人又提出一个新要求,家里两台电视机遭雷击烧坏了,请吴师傅帮忙看看,很快吴成兵就将老人的两台电视机给修好了,老人高兴得不得了,逢人就夸小吴师傅。村民们知道他有一手维修冰箱、彩电的绝活,大家纷纷打电话来找他修。就这样,他在大化村连续干了两天,为村民义务维修家电十几台。
异常闷热的天气让他汗流浃背,衣服被汗水湿透得都能拧出水来。许多村民都备好的饭菜,吴成兵都婉言谢绝。 到后来,大化村的村民们和他无话不谈,在工作上对他非常支持,他的一片热情和诚信朴实的工作作风也感动了客户,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尊敬和拥护。
一花独开不是春。吴成兵始终待人诚恳、乐于助人,不仅工作勤勤恳恳,还有一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他多次在所里经营分析会上介绍线损管理经验:在负荷淡季的时候,采取并相供电;在负荷高峰期采用调试配变台波,确保三相负荷平衡运行,提高线路电压质量,达到降低线路损耗的目的……
三年来,吴成兵带出了五位“高徒”,都是班组一线党员,为供电所培养出一批业务技术骨干。今年夏天,庐江县气温居高不下,负荷屡创历史新高,乐桥各处线路纷纷告急,吴成兵带领他的徒弟们忙得脚不沾地,一连3个月,每天休息不足5个小时。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吴成兵成了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每有紧急任务,他总是主动请战,从不叫苦叫累。
在庐江县供电所,吴成兵以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甘于奉献的人生态度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并在农电平凡岗位上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为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和温暖。
标签:梦想,农电工,庐江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