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山区的农网升级工程,能够按质按量在全县提前率先完工,确实不容易。”10月21日,安徽安庆供电公司的工程审计人员,对潜山供电公司黄柏供电所2010年度全面竣工验收的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进行审计时,给予了充分肯定。职工们说,工程建设倾注了所长助理汪增太不少心血和汗水。
汪增太中等个头,身材结实,皮肤黝黑,性格直爽。1986年,从事无线电修理的他,被村干推荐担任村电工,从此他就与农电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扎根山区的一位“多面手”。2011年2月,他被国家电网公司命名为首批“农电工优秀人才”。
经营好手
上世纪80年代,位于大别山腹地的潜山县塔畈乡由小水电改为网电时,网架薄弱,供用电秩序混乱,电价居高不下。汪增太接管的体元村有30多个村民组,700个用户,点多面广,用电情况更是复杂。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父老乡亲用好电、用得起电。
于是,他对辖区用户逐一调查摸底,经常找村领导反映供用电情况和问题,汇报自己整顿、规范用电秩序的打算,赢得了村领导的大力支持。遇到业务上的疑难问题,不是虚心向老师傅求教,就是悉心翻阅书籍、查资料,不放过每一个不懂的细节。体元村的电价在全乡十几个村中降为最低。
在上门收取电费时期,山高路险,农户居住分散。汪增太每月都要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催收。有时为了收取不到几元钱的电费,却要走十几里的山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特别是在农忙时节,只有趁农户在家时起早摸黑上门收。每月总有那么几户贫困人家交不齐电费,有的要等卖了柴火攒够钱,有的要等把鸡蛋卖了……他非常理解这些贫苦户的难处,总是先用自己工资垫付,日后补收。他管辖台区的电费总是月清月结,颗粒归仓。
1992年7月,工作出色的汪增太,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心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4年,汪增太担任塔畈供电所计量员,深知岗位责任大、任务重。为尽快了解全乡供电状况,他走村串户、起早贪黑和台区师傅一道摸底调查,制订了详细的降损计划和措施,扎扎实实开展降损节耗活动。
一年内更换高损耗机械表为节能电子表1500余只,调整三相负荷不平衡台区20多个,投切台区集中补偿200多台次,动员零星动力用户安装随机补偿电容器70余台,夜巡10千伏线路60余次,处理10千伏跳火隐患4处,该所高、低压线损分别下降0.65和2.1个百分点,创下了潜山供电公司考核指标最低纪录。
服务巧手
服务热心、诚心,是汪增太留给用户的深刻印象。一天,体元村蚕茧加工厂锅炉电动机突然发生了故障,不得不停产。鲜茧如果不及时加工,损失就十几万元,可把厂长急坏了。离县城远,一时又请不来厂方专业人员,大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打电话给汪增太。
十分钟后,他火速赶到现场,经仔细检查发现电动机线路接线正常,但中间继电器不能吸合,逐条测量线路后发现锅炉热传感器线圈烧坏。半小时后,他就顺利排除了故障,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厂长向他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汪师傅技术真不错,太谢谢了!”
2010年3月,汪增太被抽调到黄柏供电所任所长助理。为保障黄柏镇农民工创业园区企业及时、可靠用电,他带领员工采取零点施工方式为企业架线接电,将施工停电损失和影响降到最小。农历腊月二十七,大家正准备回家为老婆减轻一点忙过年的家务活,湖北省一投资商在该镇兴建的华荣花岗石加工厂,需架设用电线路。
汪增太二话没说,第二天一早就带领大家施工。三九寒冬,他们将手哈哈气就忙碌起来。在场的企业老板对他们赞叹不己:“有这样的所长助理,有这样的供电服务,我们可以在这儿安心投资办企业了,不需为用电而感到担忧!”
2010年8月15日,黄柏镇遭受了特大暴风雨袭击,受灾停电的大水村东冲台区由于公路多处山体滑坡,车辆无法通行,30多里的陡峭山路,汪增太带领同事肩扛器材、手提工具,硬是从下午走到晚上,冒雨抢修恢复了供电。正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在返回的路上时,又接到所里值班员电话,大水石材加工厂专用变压器及线路被凶猛的洪峰冲毁,若不及时抢修恢复供电,就不能如期完成客商急需的订单任务。汪增太又带领大家连夜赶到该厂,一边消除故障,一边与县供电公司联系变压器等器料。五个小时后,天亮了,该厂恢复了送电。厂长感激不已,执意要请他们吃饭,可他们只是匆匆地擦了把脸就踏上了返程。
工程强手
黄柏镇地处深山,电网薄弱,交通不便,农网工程建设任务艰巨。一直在塔畈所从事经营管理的汪增太,刚调到黄柏所任所长助理,看到黄柏电网抗灾能力差、安全隐患多、电压质量不能满足用电需求时,却积极主动要求担负分管工程建设的重任。
上任后,他第一件事就是白天跑台区,摸清辖区内供电状况,晚上绘制线路图制定整改方案,根据轻重缓急申报工程项目。
汪增太家离黄柏所16公里,无论严寒酷暑,他总是早上第一个先到工地,晚上最后离开工地。在工程紧张施工的日子里,他克服家庭老母身患多病等重重困难,放弃了休息日和节假日,每天和职工从早忙到晚,午饭在工地吃。不论重活、脏活,还是登杆作业,总是抢在前头,放线、架线一天要磨破几双手套。当地村干感慨地说:“像这样的所长助理,和职工们一起干这么重的活,真是难得!” 可他却坦然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多做点事是应该的!”
让每一位乡亲用上放心电、舒心电,一直是他的心愿。黄柏村有个叫“老虎窝”的山顶,昔日曾因老虎出没而得名。60多岁的老汉汪祥顺家是“老虎窝”唯一住户,处在台区供电线路的最末端,离台变大约有1400余米,遇上用电高峰、雷雨大风和线路覆冰的时候,就要遭受用电低电压和停电之苦。汪增太几次爬上了“老虎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晚上都睡不好觉。
今年8月中旬,他带领员工对老虎窝所在的供电台区全面实施电网升级改造。“老虎窝”离半山腰新架的三相四线主干线路的直线距离将近500米,从干线到汪祥顺家门口仅电杆就立了7根。每根电杆需要10个人花费半天的时间肩扛搬运上山。
为汪祥顺一家改造线路,从电杆搬运、挖坑、立杆到架线,前后就花去汪增太、同事以及民工100多个工。以前通往“老虎窝”仅有6米高、最大跨距达150米的高危旧线路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8米高、跨距只有70米左右的崭新绝缘线路。“现在家里电灯亮了,日光灯能正常启动了,电视也清晰多了。多亏了供电所的师傅们,真是太感谢了!”谈起线路升级改造后家里的用电状况,汪祥顺笑容可掬,感激不已。
上任不到一年半,汪增太带领全所仅有的5名外线人员认真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在农网完善工程和升级改造工程中,完成了11个台区的线路和一户一表工程改造。架设、改造380伏线路20.626公里、220伏线路24.085公里,改造户表1169余户,改造迂回线路7处。
由于山区地广人稀,每个台区改造重新立杆都在100 根以上,最多立杆达 150多根。改造后的11个台区低压线路长度比原来缩短3.09公里,平均每个台区低压线损下降2%,居民末端电压全部满足用电需求。当工程验收人员称赞工程质量时,他却笑着说“这是我们对自己的企业和用户应负的责任!”
竞赛能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无论是经营管理、优质服务,还是工程建设,汪增太都干出了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成绩,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在工作中养成了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和作风。
“与大多数农电工一样,汪增太存在着文化基础薄弱的先天不足,但他不安于现状,不甘于落后,业务上‘争强好胜’,工作上一丝不苟,多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扑在工作和学习上。”同事张子科对他深有感触。
刚担任塔畈所计量员时,虽然年近40,仅有初中文化程度,但他毅然报名参加了安徽电力知识函授中专班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所有科目考试。节假日、双休日,汪增太唯一的业余爱好就是看书学习,往往一本书要看上几遍甚至十几遍。他说:“书只有读熟了,读懂了,才能真正运用它。头脑中知识扎实了,在实践中才能运用自如。”在电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对新产品新设备的应用,他总是忙中偷闲看资料,
蜜一样辛勤采集自己需要的营养。
近年来,在省电力系统各级业务竞赛中,他成了有名的获奖“专业户”。2008年,省电力公司举办第四届农电工岗位知识和技能竞赛,在安庆市几千名农电工选拔中,他以理论考试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入围安庆供电公司代表队,并荣获全省比赛团体冠军和“全省优秀农电工”称号。
今年6月,46岁的他再次代表安庆供电公司在全省第五届农电工岗位知识和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冠军,并获配电运检竞赛个人全能三等奖。
标签:多面手,潜山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