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畲乡“骑士”蓝建华(图)

作者:刘国珍  2011-11-29

【本网讯】在安徽省唯一的畲族少数民族乡——安徽省宁国市云梯畲族乡,经常听到老百姓提到一个名字——蓝建华,家里电灯不亮了找蓝建华,竹笋加工需要用电找蓝建华,甚至是家里缺米少盐了也找蓝建华。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只要一个电话,他都会骑着摩托车来。

蓝建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身上有何种力量,能够让这方圆几十公里的乡亲们在遇到难题时第一个就想到他?笔者近日,赶到宁国市的云梯畲族乡,见到了这位被称为“骑士”的畲族汉子。

隐没在大山中的“农电才子”

早上9时许,笔者赶到了云梯畲族乡供电所(点)。听说找蓝建华,正在所里值班的李国清说:“你们找‘骑士’啊,他正在十几公里外的白沙坞检查线路呢!蓝师傅可是咱农电队伍中的才子,会写诗,连续多次在公司演讲比赛中获过奖呢。”

在和蓝建华取得联系后,笔者又赶往白沙坞。在一个叫中间村的半山腰上,老乡们正在修路,向老乡们问路时,提到蓝建华,老乡们纷纷夸赞起来。“谁家的电路坏了,一个电话,他立马骑着摩托车赶到,就连谁家让他帮忙捎带买些米呀面呀油的,他也热情帮忙。”一说起畲族汉子蓝建华,56岁的村民汪治安一个劲地夸奖。

邻近中午时分,蓝建华终于从山上骑着摩托车下来,在半山腰上和记者相遇。知道记者来的目的之后,蓝师傅大方地向记者介绍了供电所的每个人。

蓝师傅所在的供电所是宁国供电公司最小(只有5名员工)、最特殊(服务少数民族)的供电所,平日里清障、维修、施工任务都很忙,但他每天记录着农电生涯里的点点滴滴。“其实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为老百姓干事,想干好不容易,一旦干好了,这些成就感和满足感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蓝建华说。

畲族百姓自家的“娃”

云梯畲族乡距离宁国市区有50公里,是宁国市最偏远的乡镇。作为维修班班长,蓝建华管辖的是最偏远的十几个台区。

在他分管的尖顶台区,有56户居民,分散在各个山沟里,其中还有5户居民是住在海拔600多米的山顶上。每次上山维修都是一次艰难的跋涉过程。因为到达山脚之后,摩托车就再也派不上用场了,“骑士”就变成了“步卒”。

步行虽然很辛苦但这一路上他也没歇着,看到树障威胁到线路了,就立即抽出腰间的柴刀清理。这一段山路,除了一片望不到尽头的竹林,还有一条只允许一个人通过的羊肠小道,山势陡峭,稍有不慎就会失足。这一趟下来至少2个多小时。

这些,对于留守老人来说,十分不便。蓝建华每月定期上门服务,顺便了解一下谁家缺米少盐了,他都细细记在本子上,等到下次上山时,就主动为老人送来。

快到山顶时,一位畲族大娘立刻拎着椅子迎了出来,还大声吆喝着“老头子,娃来了,娃来了。”“这娃实在、心眼好,这些年亏得他照应着。”原来,老人的孩子全都在城里上班,平日也没时间回家,蓝师傅就尽其所能帮忙。在老人看来,蓝师傅要比自家的孩子还要贴心,所以直接叫他“娃”。

不着家门的“野人”

蓝师傅家中有几亩山核桃林和竹林,家里的主要收入也来源于此。但所(点)里人员少、管辖面积大,蓝建华经常不着家门,地里和山场施肥、打药、除草这些粗重的农活,都落在妻子的肩上。

这一季山核桃采摘的当口,妻子好说歹说要他回来帮半天忙,将核桃扛下山,结果他因为在台区检查线路,再度“爽约”。望着那十几袋沉甸甸的山核桃,妻子的泪水在眼里打转,第二天只得请人帮忙运下山。说到他的妻子,这位坚强的汉子显得愧疚:“真的对不住老婆,她埋怨归埋怨,但更多的是理解。”“当农电工12年来,他把自己的家当成了客栈,营业点反而成了他的家。”蓝师傅的妻子埋怨又爱怜。

从尖顶台区到山下,这一路走来,来往的村民看到蓝师傅都和他热情地打招呼,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情和蓝师傅的人格魅力……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骑士,宁国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