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台山川岛供电所,共29名供电人,跨越14海里,驻扎在中国南端的两个海岛上——上川岛、下川岛,为3.46万海岛居民的提供用电服务。
今年年初,川岛供电所所长陈伟俊代表了28名川岛供电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过了沉甸甸的奖牌,“中国最美金牌供电所”。这是广东省唯一获得此称号的供电所。
最美,从来就不是指环境的优美与否。而是,因为供电人的不屈不挠,因为他们的乐观坚强,为偏僻遥远的海岛提供温馨贴心的服务,而感动了3.46万居民,这个供电所群花绽放,美丽无比。
7天7夜的抢修挑战
今年7月23日,1108号台风“洛坦”即将来袭,正在台城休息的川岛供电所的综合管理员莫靖聪接到了该所所长陈伟俊的电话,要求必须赶回岛上,抵御台风来袭。从莫靖聪前一天下班回到家到接到电话的那一刻,还不到24小时。
搭乘快船从山咀码头到下川独湾码头需花费近40分钟。再加上台城市区到码头,码头到供电所的路程,对于台山川岛供电所的员工们来说,上班就得花费半天的时间。
莫靖聪匆匆收拾了行囊,又踏上了去供电所的路。同样地,接到电话的川岛供电所其他的26名员工在最短时间内也赶到了岛上,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共同抵御台风的来袭。
对于驻扎在海岛上的供电人来说,台风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大挑战。因为台风所带来的强风、强降雨都有可能破坏电网设施,使得岛上出现停电现象。而,他们就必须坐镇在供电所里,严防万一。
2008年9月23日,上川岛遭受强台风“黑格比”袭击。强风,强降雨,使得上川岛的电网大面积瘫痪。据事后统计,当时10kV线路断杆、倒杆56根,断线、断横担等故障147处,线路毁损达12.6公里;低压线路断杆、倒杆318根,线路毁损达11.73公里。
颜建东是上川营业所营业班班长。他还清晰地记得,台风过后的抢修工作,是雷厉风行的速度,也是痛与累交杂的艰辛。
颜建东说,虽然当时有江门局、台山局抢修人员200多人上岛支援,但是作为当地供电所工作人员,熟悉本地环境,而承担了“主力”工作。抢修的任务是无尽的,他常常是完成了这一个村的抢修工作就立马赶到另外一个村。期间,甚至连喘气休息的时间也没有。
为什么?
颜建东说:“急呀!满大街都停电,能不急吗?恨不得就立刻把电网接通,让大家都用上电。”
156.7平方公里的上川岛,连续7天,公路上、深山里、农地上、旅游区内都布满了身穿灰白色衣衫的工作人员。无论是烈日当空的中午,还是日暮渐落的傍晚,他们都在努力的抢修,只为了一个目标,尽快为居民恢复电力。
2010年,川岛联网供电工程竣工,川岛电网与大陆正式并网。在并网后的两年里,川岛曾连续多次台风考验,却没有出现一次停电事故,从此,颠覆了川岛“逢台风必停电”的历史。
发白的工作服
自台山供电局接管川岛电网后,川岛供电所在每一年都提交了漂亮的供电成绩单。据统计,川岛供电所成立至今,供电全面覆盖川岛200多平方公里,供电可靠率达到99.3%,电压合格率达到99.8%。2009年,川岛镇供电2030万千瓦时;2010年,为2500万千瓦时。在去年旅游高峰阶段,供电所曾一度录得1.3万千瓦的最高纪录。
说起优异成绩,是那么的容易。然而,争取优异成绩,成果背后的苦与累,才是真正的感人之处。
接管之初的川岛电网,配网多年被盐度极高的海风侵蚀,破烂程度让人触目惊心:铁横担千疮百孔,电杆裂纹纵横交错,铝绞线前小后大;大部分低压台区配变距地不足一米,而且没有安全围栏,容易出现触电、短路等事故。;低压台区的线路有许多外皮脱落,接头严重氧化的麻皮电线,乱拉乱搭,在巷头巷尾摇摇欲坠;一个个电表集装箱的入户线与出表线扭作一团,杂乱无章。
如此配网,给供电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抢修工作量。线路班长黄韶均形容,自己除了睡觉时间,几乎一整天都在野外作业,进行抢修任务。因为汗水浸湿,洗得太多,川岛供电人的工作服总是比其他人的来得破旧、发白:“每一天都是在进行无休止的消缺任务。任务太多,常常需要全体出动,八方抢修。”
莫靖聪记得,一系列的工作中,低压抢修最让人头痛。当时,各村各户低压巷线接头氧化,铜线接驳铝线,接头受潮,刀闸接触不良,再加上线路多,杂乱无章,让修理的他们头痛万分。一个小小线路问题,就花一两个小时来“找”电线。“虽然这些都是自身巷内线路的问题,很琐碎,也很枯燥。但是眼看着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小孩,对用电几乎已一无所知。我们便主动承担了志愿工作。”
不稳定的供电使得电网改造势在必行,供电人逐一排查整个岛上的线路受损情况,然后分批逐步改造更换。直至2009年1月,川岛的农网改造完成,3.46万岛上居民第一次用上了稳定安全的电力。
新队员的“见面礼”
2008年夏天的一天,凌晨3时,窗外,噼里啪啦的风声雨声吵醒了正在睡梦中的川岛所副所长梅伟杰。
他还记得,那晚风力非常强劲,甚至睡在宿舍内都能感觉到由强风所带来的震动。“电停了,所有地方都黑漆漆的一片。雨越下越大,在屋角,慢慢地就可以看见雨水渗透的痕迹。窗户也是非常破旧的,雨水就这样直接打进屋内。”
故事发展到最后,当然就是整个宿舍的员工都被惊醒过来,顾不上休息,拿起家伙,一个劲地舀水、排水,免得台风把整个宿舍给淹没了。”
后来,这一个“台风夜集体舀水”的晚上成为了川岛供电所的标签故事,在台山供电局里口径相传。其他供电人听了,会觉得苦。家里人听了,会觉得心疼。反而故事的主角,川岛供电人说起这个故事始终带着笑意。梅伟杰说:“困难和挫折是一定有的,自己必须对自己有信心。当灯光亮起的一刻,我们都会觉得很骄傲,发现这种付出是值得的。”
川岛联网工程,川岛农网改造等大型工程都陆续竣工。川岛供电人并有因此而真正如负释重。他们说,苦还多着呢。川岛地形以丘陵为主,10kV的杆塔都建在了山上。山虽然不高,上山的路却并不好走。
川岛的山都是深林,长满了灌木,划破衣物、手脚都是常有的事。而且,灌木生长迅速,很快就把上一次巡检的路淹没,给上山巡检的班员增添了工作难度。每一次巡检,年轻的班员们都需要在深山野岭中慢慢摸索,带上给种各样的急用药物,花一整天的时间,跨过一个个山峰,检查每一项设施。
近日,一名新队员苏炳峰加入这个川岛供电人团队。在他上班的第一个星期,川岛就遭遇了强风,来往大陆川岛的客船连续停航了4天。而他,也在新工作岗位上度过了难忘的周末。或许,这是就是新队员的“见面礼”。
苏炳峰却表现得非常淡然:“这都是由心理准备的。一整个团队一起陪着,努力着,还苦吗?”
标签:海岛供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