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他冬踏冰雪,夏顶烈日,常年奔波在荒山野岭进行电力作业。
他在线路工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3年,足迹踏遍了祖国西北边陲伊犁8县1市的每个角落。
他只是一位普通电力员工,却先后荣获“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五四青年奖章”、“自治区劳模”、“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感动读者十个人物”、“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他的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19家全国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他就是伊犁输电运检工区线路运行班班长秦忠,现年45岁。
秦忠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凭着自己独有的坚毅、朴实、执著、勤奋,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了精彩亮丽的人生——使“秦忠”这个名字响彻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扎根一线 勤耕耘
1989年4月,秦忠从部队转业进入伊犁电力系统从事线路工作。线路工是个危险性极大、劳动强度很高的工作,尤其是在新疆伊犁这个地域辽阔的地方,更是要常年在荒山野岭作业,一年近300天都要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23年来急、难、险、脏、苦、累的“领头羊”作风在秦忠身上诠释的淋漓尽致。
“好多人在线路工岗位上干不了几年,就打‘退堂鼓’,可秦忠却多次把转岗的机会让给他人,自己却一干就是24年。现在工区运维的线路越来越多,任务最重、最苦、最累的就属‘线路运行班’,秦忠却主动提出到‘运行班’工作,为工区解决了大难题,只要是秦忠负责的工作,我们就特踏实、放心!”工区主任朱卫东由衷的夸赞。
“干起活儿来就不要命,急、难、险、脏、苦、累的工作他始终抢着干,别人1天1个杆坑都挖不了,他1天却可挖3个杆坑”这是与秦忠共事了23年的师傅陈卫功对他最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冰凌造成特克斯县―昭苏县110千伏输电线路跳闸,昭苏全县停电。秦忠和工友们从200公里以外的伊宁市出发,深夜赶到事故现场,因积雪太深,车辆无法到达故障点。秦忠第一个扛起绝缘子和检修工具,踏进没膝深的积雪,攀上18米高的铁塔。按事先约定,上塔工作不得超过30分钟,但为了尽快恢复送电,秦忠在零下30摄氏度的铁塔上干了2个多小时,下来时嘴都僵硬了。在场的解放军官兵对秦忠佩服不已,连声称赞:真是条“铁汉子”。
秦忠也有自己的小家,但每次当“小家”和“大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大家”。
2010年,6月7日,正值高考保电,输电运检工区运维的110千伏输电线路多处受到洪水威胁,秦忠丢下计划送去参加高考的儿子,赴防洪一线保电,他带领“党员突击队”,第一个跳入冰冷刺骨的洪水中,捡石头、运石头,用防洪网加固堤坝……经过几天的苦战,隐患彻底排除,电网安全运行,工区获得新疆公司“抗洪抢险”先进集体。工区党支部获2010年“国家电网先锋党支部”。
勤奋钻研 破难题
精河―伊犁―霍尔果斯口岸的铁路建设,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基础建设工程。天山隧道送电工程线路全长32公里,要在海拔2000—3000米的崇山峻岭间架设273基杆塔,工期要求紧,地形情况复杂,多年冻土、生态脆弱。秦忠带领伊犁电力公司“党员突击队”毫不犹豫的接下这项“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艰巨政治任务。
工程用的沙石、水泥、钢筋、铁件都要靠人工背上去,大山里不但没有路,气候还变化无常,时而狂风大作,时而暴雨倾盆,时而大雪纷飞,时而飞沙走石,常常伴随着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30多公里的路程要走六七个小时,一般的农民工只能背40公斤,秦忠却背60公斤,还要负责包括民工在内200多人安全施工的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每天都要比其他人多跑几趟。
工程期间他还根据山区地形,想出利用半山腰一棵大树,用缆绳、滑轮和工程车上的绞磨,组成滑轮组,运送大件材料上山的即省工省时又省力的好办法,从而保证了塔材供应,提高工效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在他的带领下工友们靠着坚强的意志顽强拼搏,一次次战胜困难,一次次创造奇迹,仅用38天时间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确保了精-伊-霍铁路天山隧道的施工用电,得到新疆自治区、新疆电力公司和伊犁州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
业余时间秦忠潜心研究如何加强安全管理。秦忠以工作现场为阵地,注意引导员工从思想上提高“我要安全”的觉悟,从培训中掌握“我会安全”的技能,突出流程履行“我管安全”的责任,通过推广“一个做到+六种观念+五种意识+五不准做法+三互目标”的“16553工作法”,(即:“做到‘习惯性遵章’,树立‘安全是一、预防为主、安全效益、以人为本、设备基础、安全教育’的六种观念,强化‘文化层的人本意识、领导层的责任意识、管理层的规范意识、操作层的保护意识、员工层的维权意识’,遵守‘没有调度许可不准工作,情况不明不准工作,不验电不接地无监护人不准工作,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不准工作,人员不适当、措施不齐全、条件不具备不准工作的五不准’;实现‘互助、互保、互安目标’,)确保作业人员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方法清楚、安全保障措施清楚,从行为上提高控制员工不安全因素的能力,不仅使日常作业更规范,让员工逐步形成了自觉遵守各项规程、制度,互相关心、互相提醒的“习惯性遵章”的良好习惯,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截止2012年4月28日,输电运检工区长周期安全运行2066天,获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先锋党支部标兵”。
真情感召 凝人心
秦忠所带的班组有一半以上是少数民族,他和这些少数民族同事亲如兄弟,大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使民族团结之树根深叶茂情浓。由于语言障碍以及缺少用本民族语言编写的学习资料,少数民族员工学习相关专业技术很吃力,秦忠就在班组里开展1名汉族员工帮1名少数民族员工的“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并把自己10多年心血集成的技术技能,甚至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
工区1名哈萨克族年轻员工,因违反劳动纪律,被调整到输电工区接受锻炼,秦忠主动将其要到自己班里,经过家访,秦忠与他的家人联手帮教,手把手地教他学技术,激发他的工作热情。这位小伙子很快成了一名追求上进的好青年。
秦忠家境并不富裕,妻子牛玉英没有工作,每月还要给年迈的父亲寄500元生活费,但他却时时处处尽自己的力量帮身边的每个人。巡线班长佟沛(锡伯族)的妻子患了鼻癌,高额的医疗费用和后续治疗费,让2个孩子的父亲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秦忠主动带头捐款,帮助他家渡过难关。他还始终坚持为工区困难职工伊力夏提、雪和来提等同志的子女买学习用品。少数民族米吉提购房缺钱,秦忠又主动把全部积蓄1万元借于他。2010年,又主动要求与居马尔肯(哈萨克族)结成帮扶对象。
在他的真情感召下,他所带的班组安全生产能力、技能水平和管理整体水平都提升迅速,遥遥领先于系统各单位其他班组,2009年以“秦忠”命名的输电运检工区“秦忠检修班”被命名为“全国工人先锋号”。
精神传承 耀河谷
24年来,秦忠奔波在崇山峻岭之巅、戈壁大漠之上、雪山草原之间,在骄阳、狂风、暴雨、严冬中巡线,架线、抢修、检修……足迹随着122条线路,踏遍了伊犁8县1市、5.6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为伊犁河谷地带2760千米35千伏-110千伏高压线路的畅通保驾护航。
秦忠像一棵苍劲挺拔的青松,扎根在祖国西北边陲,用自己的人生连接起一基基电杆和铁塔,让青春热血随着一根根银线飞进千家万户,送去光明与温暖,以实际行动向员工、向客户、向社会诠释着“真诚奉献、忠诚企业”的秦忠精神真正的内涵。
“秦忠精神”已成为新疆伊犁电力公司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可贵的无形资产。在秦忠精神的感召下,伊犁电力公司各族干部员工满怀激情,昂扬斗志,用心工作,廉洁奉献,誓让伊犁统一坚强电网的电流通过银线光耀河谷大地,为伊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标签:劳动模范,伊犁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