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绵起伏、峰峦叠嶂的武陵山脉中段,一座座电力铁塔巍然挺立在山巅,高耸入云端,一条条输电线路若隐若现,连接成一张坚强电网,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铜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为了确保这张电网的全稳定运行,点亮千家万户的灯火,铜仁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线路巡视维护人员常年与山为伍,披星戴月,跋涉在沟壑纵横、灌木丛生的大山间,穿行在变幻莫测、飘忽不定的云端中。
跋涉在1400公里的线路上
铜仁市位于贵州高原东部,境内群山环抱,山高坡陡,地形复杂。而输电管理所所负责巡视维护的57条线路多数处于高山深壑中,有些相邻的两基杆塔看着很近,但时常因为没有路或者路陡难行,往往需要走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到达。由于很多公路都只能通到山脚,线路巡视和维护就只能靠巡线人员的双腿了。有人说,他们是用脚丈量大山的人;有人说,他们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守护神。
输电管理所成立于1985年,负责过35千伏、110千伏和220千伏线路的巡视维护工作。目前设有运检一班、运检二班和带电班,3个班的22名人员担负着57条110千伏线路、1451.727公里、4909基杆塔的巡视和维护工作。年纪最大,已经56岁的张雄利师傅从事巡视工作已30多年,巡视线路超过3万公里,足迹遍及铜仁市各县输电线路途经的山峰。在输电管理所,与他一样年纪超过50岁的还有6人:张秀义、刘兴军、胡建明、罗运平、刘兴友。在他们各自负责的路段,山上哪儿有条小溪,哪儿有块平地,哪一段最难走,哪里能歇歇脚,他们都了如指掌。
每年,四季更迭。巡视人员都会顶风冒雪、日晒雨淋的翻山越岭,手脚并用穿越荆棘、灌木、沟壑,徒步跋涉到一条条线路、一基基杆塔下,仔细查看悬挂线路的瓷瓶有否破损、导线有否断股,目测树竹与导线的安全距离,用数码相机记录在现场发现的线路缺陷,对能处理的缺陷进行处理。
在线路巡视中,经常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不能按时吃饭是常事,因此,很多人都得了胃病。不仅如此,“脏、苦、累、险”还一路伴随着他们。
1988年至2007年,输电管理所8个人负责220千伏镇玉线的巡视、砍青、消缺等工作。期间,他们每年有大半年常驻镇远县,只能半个月、1个月偶尔回家一天。有时刚到家,接到紧急电话又马上坐4个多小时的车赶到现场。
1995年的一天,刘兴友与同事巡视110千伏狮万锦线路,行至山中一处深沟时,不得不绕路前行。却因大雾迷失了方向,久久回不到线路走向上来。几经努力失败后,只好在原地停留,等雾散去后才脱离危险。
2007年6月的一天,运检二班班长张义华带领班员完成了一天的巡视、消缺工作后,大家浑身都脏得不成样子了。回到市区去一家餐馆吃饭,老板看到他们进去,打量了几秒钟,说没有饭了,把他们当成民工婉拒了。
2008年冰灾期间,该所驾驶员兼巡线员秦生豹和所里大部分人一样,大年三十没能回家过年。并创下了冰灾期间51天连续奔波在各个抢险、冰灾恢复现场而没能回家的记录,他儿子从上海回家过年也没能见上父亲一面。
难忘的彻夜巡视消缺
在多年的巡视工作中,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但2007年6月的那次彻夜巡视消缺是大家都记忆深刻的。
6月的某一天,老天爷突然电闪雷鸣。位于玉屏县境内的500千伏铜仁变220千伏铜松线故障跳闸,重合闸不成功。该线路是铜仁电网的主通道,如果不能尽快恢复,将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很大影响。当时,输电管理所所有人员正在其他县巡视。为了尽快找到故障点,消除缺陷,上级部门紧急把他们调往220千伏铜松线进行巡视。接到通知时是晚上21点,赶到现场已经22点过。夜间巡视,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严格来说不允许。但情况特殊,容不得大家多想。稍作分工后,大家两人一队分为8个小组迅速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
在大山深处,伸手不见五指,安静得让人害怕。但想到线路还瘫痪着,大家也只能硬着头皮,挥起砍刀“杀”出一条血路。或爬、或攀、或跳,大家在密密麻麻的一人多高的灌木、茅草中手脚并用,全然顾不上手、脸被划出的一道道血痕,只想快点找到故障点。因为刚下了雨,巡视的途中,有些地方泥泞不堪,湿滑不已。一抬脚,稍不注意就滑倒了,他们只能缓缓前行。
随着巡视工作的一点点推进,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逝。经过大约4个小时的艰难巡视后,凌晨两点半左右,刘兴友这一组巡视人员终于在玉屏县境内的朱家场镇一处山坡上发现了故障点。经进一步查看,发现36至38号杆两档线路掉落地上,两串瓷瓶掉串。他们迅速将情况报告部门领导,请求增援。
得知具体情况后,所领导马上集结其他巡视人员,并从铜仁调配抢修工具。当时,抢修用的绞磨有两百多斤,公路离故障点有两公里多,急迫的心情让大家抢着抬起绞磨就往山上赶。期间,因夜黑路滑,大家换了几手才把绞磨抬到现场。接下来,在几把手电筒微弱的灯光照明下,两组工作人员同时登杆作业,更换新的瓷瓶。杆上,因照明极差,能见度可怜,工作人员只能凭借丰富的经验进行安装;杆下,配合人员集中精力,严谨进行瓷瓶吊装、收线、紧线等工作。在指挥人员的注目中,只见几个模糊的身影在杆上艰难移动。
经过全体抢修人员的协助配合,5点20分左右,故障消缺完毕;6点,220千伏铜松线恢复正常运行。迎着清晨的朝阳,抢修人员拖着疲惫的身体,怀着喜悦的心情下山了。
高空中的“舞者”
线路巡视工作不仅只是在地面上穿行,杆塔上也是他们的“阵地”。一方面是因为有些故障必须登杆检查,才能查到故障点;另一方面是需要登杆进行带电修补导线、更换瓷瓶等作业。
在输电管理所负责的线路中,最高的铁塔为58米,常见一些的是48米的铁塔。“攀登这么高的铁塔,说不怕是骗人的。”刘兴友说“自己要调整好心态,做好安全措施。攀登到观察位置,打好安全带后,心里就安稳多了。”
刘兴友今年51岁了,是所里登杆巡视的“种子选手”。2013年5月12日,因安全距离不够,110千伏玉石线对玉屏供电局10千伏水兴线放电。为了查找安全隐患,刘兴友当天共登杆21次,反复检查瓷瓶、导线,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据不完全统计,他每年登杆检查超过100次。而他自己说,他的登杆检查相对带电班的登杆带电作业来说,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带电作业是带电班的分内事,每年要对全所管辖的57条线路进行2000人次的带电作业。同时,他们还要负责523.284公里线路的巡视工作。虽然人员捉襟见肘,虽然工作量比别的班多,虽然班长张鹏举有时候也找领导发发牢骚,但工作一点也没落下。
2004年7月的一天, 220千伏镇玉线156号铁塔A相瓷瓶被外力破坏,需采用等电位作业更换整串瓷瓶,当时还只有39岁的祝守平作为主要操作人员参与了那次工作。
等电位作业是借助各种绝缘工具对地绝缘后,带电作业操作人员与带电设备处在同一电位上的作业。虽然在在实际作业中工作人员要穿上屏蔽服,流经人体的电流几乎为零,但工作人员还是会有针刺、电晕、头发汗毛竖起的不适感觉。
156号铁塔位于公路旁的山坡上,高度为38米,与公路的落差达300米。“站在挂在导线上的软梯上,看公路上的车辆小得像火柴盒,头一阵阵发晕,心里很不踏实。”祝守平说。
10点半,工作开始。祝守平小心翼翼的爬上导线,用拉板拆下瓷瓶。在塔上配合的人员距离他3米左右,用滑车组控制着他的安全和方向。当天,天气异常炎热,太阳暴晒,又是穿上屏蔽服作业。“感觉自己像被火烤得要燃烧一样,想快点完成工作,但又必须小心、谨慎,出一点差错就有可能酿成事故。”祝守平说。
随着工作步骤一个个的进行,祝守平也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处境,专心投入到更换工作中。
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时间在拆卸坏、吊装、连接等环节中飞逝。11点40分,经过一个多小时心理与身体的煎熬,祝守平与同事终于顺利的完成了瓷瓶更换工作。下到塔下,他感觉自己像虚脱了一样,走路时脚不停的打颤,休息了半个小时才渐渐恢复过来。
时光荏苒,今年,祝守平已经48岁了。至今,他已参加各种带电作业超过1000次。
和毒蛇马蜂的亲密接触
巡线人员不仅要有好脚力、好眼力,还得随时应付各种意外。因为在山中巡线,会碰到毒蛇、马蜂、野猪等等。
2005年7月,张鹏举在巡视220千伏川太线时,穿过一片较高的草丛。前几步没什么事,突然,他感觉脚下一阵发软,和踩在草上不是一回事,脚上还有被攻击的感觉。他知道踩到蛇了,心跳骤然加速,拔腿就拼命往前面串,根本顾不上去看是什么蛇。
2007年5月,谌曦在对110千伏孙江线进行杆塔GPS定位时,突然,他感觉旁边有个黑影出现在他的余光里。转头一看,是一条眼镜蛇!距离他1米左右,它还直立起身体,脖子成扁平状,发出嘶嘶的声音。当时,谌曦热血翻涌,傻眼了。怎么这么倒霉啊?他不敢乱动,人蛇对峙了约1分钟,见没有攻击,蛇慢慢退却了,陈晨也连忙离开危险地带。
据巡线人员说,所里很多人都遇到过蛇。李纲、李建新……
遇到蛇的次数多了,引起了所领导的重视,就组织几个员工自制了雄黄酒,装在喷壶里。进山前,把雄黄酒往脚上、身上喷一些,使蛇闻了不敢靠近。同时,还买了蛇药,进行了防蛇、急救的培训。
2006年8月,谌曦巡视到220千伏凯玉II回275号铁塔时,发现塔上有一个马蜂窝,对线路维护会造成影响。于是,第二天,他带上头盔,穿上雨衣登塔捅马蜂窝。可这马蜂窝是捅不得的啊!他遭受了马蜂大军的群蜇,那么多的防护全不管用。头上,脖子上,身上到处是马蜂蛰的包,并迅速肿起来,被送进了医院。一个多星期后,他才渐渐恢复。
后来,大家对马蜂改变了策略,在冬天的时候再去捅它。那时的马蜂,相对温柔。
巡线的危险除了毒蛇、马蜂,有时还会碰到野猪,不过一般也不攻击人。另外,还有猎人在山里布下的捕兽夹。有时,巡一次线路,会碰到好几只捕兽夹。不过二十多年来,除了被马蜂蛰过,还没有发生巡线人员被蛇咬伤、被捕兽夹夹伤等意外伤害。
是巡线员也是协调员
巡线员可不只是巡线就完事了,在发现树木、竹子超高,接地体不合格,威胁到线路安全运行时,他们还要负责协调村民,做思想工作,进行通道清理,改造接地体。这是他们感到非常头疼的事情。
2010年7月,110千伏玉石线17至19号杆下面的几百棵树木生长旺盛,已经严重威胁到线路安全运行。这些树木归属玉屏县卓林万家村民组一农户。
为此,负责这一线路段的巡视人员找到了这位农户,协调砍去树木,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但他漫天要价,要求给予相当于正常赔偿的两倍赔款,几百棵树木就要好几万。第一次协调宣告失败。但树木长势不等人,于是,在随后的几天里,输电管理所又陆续派出几名巡线员5、6次上门协调。政策宣传了,道理也讲了,好话讲了几箩筐,但农户“油盐不进”,咬定高额赔偿不松口。
所领导见怎么都拿不下这个“钉子户”,就改变了策略,打出“感情牌”,派当地出生的刘兴友出面协调。农户见刘兴友找到自己,语气稍微和善了些,但还是没有答应按规定赔偿。刘兴友知道事情不会那么顺利,做好了“磨”的准备。他走的时候笑着对农户说:“叔,我过两天再来看你。”
随后的几天,刘兴友又两次上门。与农户拉家常,陪他摆龙门阵,还问他,家里有什么活要帮忙做的吗?电线什么的有不好的地方吗?并主动帮他查看线路、闸刀,修补老化线路。一套“组合拳”下来,农户受不了了,口气渐渐松动。最后,在刘兴友的软磨硬泡下,终于答应按照规定赔偿。
在刘兴友的办公室,他拿出厚厚的一摞清理补偿协议给我看,都是巡线员和农户签订的。他说:“这样的协议,全所巡线员每年共要签300多份,每一份都是费尽口舌才签下的。真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多一些理解、支持我们工作的人。”
随着地方经济建设和铜仁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2013年底,两条总长超过50公里的110千伏线路将投入运行,并纳入输电管理所管辖。而按照《铜仁“十二五”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2011-2015年,铜仁规划新建110千伏线路526.60千米。面对越来越多的输电线路和倍增的工作量,输电管理所所长程鸿正致力于加强规范管理、推广应用科技项目、开展梯队建设。
目前,该所推出了抢修应急包,启用了新型导线连接装置,积极运用“输电线路杆塔最佳接地网结构研究”、“光纤光棚技术监测在线复合绝缘子运行状况研究”等科技成果,力求通过规范管理和科学发展缓解人员紧缺、工作量逐年增加的难题,确保线路巡视工作正常开展,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当问起巡线人员多年工作的感受时,他们说:“一个字:苦;两个字:很苦;三个字,非常苦。”
“但是苦中有乐。”张鹏举说“首先是爬山锻炼了身体,其次是看到了很多别人看不到的美丽风景。”
“虽然工作很苦,但是,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就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李纲说。
在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下,输电管理所自成立以来,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巡视维护工作任务,未发生巡线员责任的电网事故。曾获得贵州电网公司“安康杯”110千伏线路带电作业技能比赛第一名、铜仁供电局工人先锋号、铜仁供电局先进班组等光荣称号。
对于荣誉,输电管理所全体员工是这样看的:“辛苦我一人,点亮千万家,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我们获得的最大荣誉。”
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冲破拂晓的浓雾时,输电管理所的线路巡视人员又将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迎着朝阳、雨露,在和煦的阳光中踏上新的征程……
标签:巡线管理,铜仁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