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巧匠彭彦军
绝技绝活:从业17年,彭彦军练就了闻声辨识设备隐患的绝活。用这种方法,共听出326台断路器缺陷,包括弹簧疲劳、缓冲器异常、轴承损坏等缺陷。通过设备停电检查、速度测试、特性测试等检测手段,证明闻声辨识设备隐患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避免了设备故障,为企业创效千余万元。
自主研发的便携式可移动无尘检修间,该成果填补了网内现场解体的空白,推广应用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仅2016年就节约成本20余万元,目前成果已推广至广西网区,年节约检修成本在百万元以上。
南方电网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彭彦军的荣誉很多,聊到对荣誉看法时,他却认真想了半天回答道:觉得最踏实的称号是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检修一班副班长。这样的回答,来自一个一线电力工人长期不懈的坚守。17年来,每一次检修维护,当他俯下身,坚硬冰冷的设备便能与他呼吸相通,仿佛树木的年轮,刻印成匠作记忆。
雕琢和升华倾听设备的“哭泣声”
第一次跟随作业的徒弟都会觉得师傅彭彦军有点神叨叨:一个人静静地站在设备旁,闭目养神,早晨的阳光把他长长的身影铺盖在设备上。
对于新徒弟的不解,跟随他多年的师哥师姐却笑着说:“师傅是老中医,正在给开关做‘望闻问切’呢。”后来徒弟们都知道了,师傅是从运转的声音中判断设备的“身体”状况。
“开关正常分合闸的时候,声音干净清脆。和人一样,设备也有生病的时候,声音会反映它是否健康。比如,开关分闸震动大,就要考虑开关的分闸缓冲器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合闸声音不干脆,就要想想开关弹簧是否存在疲劳。”彭彦军娓娓道来他的分析。
2015年,一台开关合闸储能时的声音异常引起彭彦军的注意,他判断:机构储能部位有轴承损坏。通过停电细查,果不然,轴承滚珠已散落出来。
其实,中专毕业初入供电企业时,彭彦军并未有如此神通。和所有的学徒一样,给师傅打下手,砍树、刷漆、滤油、擦瓷瓶,啥活都干。但他总是想方设法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为了尽快掌握不同设备的检修技能,通过现代先进技术,对各类设备的信息、软件、程序进行收集和整理,掌握了系统知识。
“在检修车间,他从不挑活,什么都干,各种各样的急、难、险、重活,从无怨言,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日积月累中得到不断提高。”多年的同事这样评价他。
长期不懈的努力使彭彦军练就了一双“顺风耳”:他用这种方法听出300多台设备的隐疾,闻声治病的本领也越来越精湛:包括弹簧疲劳、缓冲器异常、轴承损坏等缺陷。通过设备停电检查,速度测试、特性测试等检测手段,证明闻声辨识设备隐患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避免了设备故障,为企业创效达千万多元。
御风而行,用耳朵静听设备的“哭泣声”,成为彭彦军最有踏实感的精神世界。对于练就的“听风”绝活,彭彦军是这样理解的:因为热爱、责任乃至敬畏,日复一日的雕琢和累积,这些不会说话的设备,便与他有了相通的感知。古人说的“技近乎道”,就是这个理。
专注和创新以精细和专业呵护设备安全
外观检查、细节检查、试验测试、处理异常,再次检查……
检修对于彭彦军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程序。但每次,他都会像第一次作业,留意每一个环节,细究每一道工序,“打着灯笼”挑瑕疵。
“我们拿着的板手联系着千家万户,不允许有一点疏漏。设备越先进,越需要我们精细作业。”彭彦军时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一次,彭彦军给一台漏油液压机断路器进行检修、更换零件。但那天,彭彦军对更换零件这个环节不放心,寻思着所更换的零件,螺丝有没有拧紧?断路器还会不会漏油?思前想后,心里愈发不踏实。午夜12时,他又急匆匆赶到变电站,打开机构箱的那一刻,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油管没有漏油。十几年来,他经手的设备、管辖的设备区域,从未发生一起人为责任事故。
对于彭彦军而言,从事电力检修工作多年,一次次的作业检修,在维护设备的安全运转同时,也是在打磨自己专注的锐度和坚持的硬度。工作中,彭彦军并非只是一个埋头拉犁的老黄牛,他不仅爱动脑、爱攻坚克难,还是一位成果颇丰的创新达人。2013年以来,他带领的课题组先后攻克了23个技术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省部级以上荣誉项目20余项,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这些成果,都是来自检修一线,最终又能为检修作业提质增效服务。
“便携可移动式无尘检修间”项目便是从检修一线走出的代表作。2014年冬,桂林电网的一个110千伏站的II段母线已经停了10天,但当时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GIS解体大修无法开展。环境湿度指标不达标,工作就会无限拖延下去。“不可能坐等。”于是,彭彦军带领团队在现场“头脑风暴”,最终决定现场搭建可拆装的检修车间,人为创造低湿度、密封的检修环境。经过逐步完善,一个“便携可移动式无尘检修间”最终出炉,当时环境湿度高达89%,而搭建的检修车间,内部湿度稳稳的控制在42%以下,使母线设备解体大修能够顺利开展进行。
无尘检修间的运用,解决了当时行业内针对解体检修工作受环境限制的难题,填补了广西电网无尘检修技术空白,在南网系统也属首次,2016年获得南方电网公司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电力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大赛二等奖。
“在追求技能精湛的路上,我还得不断创新”。这是彭彦军在工作日记中,对成果研发的一段总结。
经验和技能匠人风范重传承
“我有7个徒弟,我没有更大的愿望,就是想把我的经验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说到技能传承,彭彦军显得十分兴奋,但话里却让我们看到一身光环的劳模身上,可贵的敬业和朴素。
彭彦军劳模(技术能手)工作室是南方电网公司最早认定的劳模工作室之一,在手把手教徒弟的过程中,除了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和技能,他更注重培养成员耐心、专注、坚持的工作品质。他说:再平凡的工作,只要有了耐心、专注和坚持,就能推陈出新、去粗求精。
滕本科在彭彦军众多徒弟里学历最高,但这位2013年电力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小伙子,总觉得一次检修工作单调枯燥,没有意思。为让滕本科改变这种想法,彭彦军带着他一不讲专业,二不讲技能,总是笑着聊自己的经历,聊他经历过的那些保电抢修的故事。慢慢的,师傅身上耐心、坚韧的品质感染了他,杂活、难活愿意干了,很快成为工作室众多创新成果项目的骨干成员,并掌握了师傅闻声辨识设备隐患的绝活。
有“顺风耳”美誉的彭彦军在工作之余,还有“彭教头”的雅号。2013年以来,他多次担任广西电网公司变电检修教练,带领变电检修专业人员参加南网公司各类技能竞赛,拿下了众多的团体和个人奖项。此外,他还负责和参与编制了《南方电网公司缺陷定级标准》《南方电网公司检修规程》《南方电网公司隔离开关技术规范》等一系列作业指导书和规程规范。对于彭彦军而言,多年来工作的实践和心得得以付诸行业的标准和规范,是他检修人生最快乐的成果。
彭彦军,一名普通平凡的电网人,用6000多个日夜检修生涯凝结的璀璨灯火,编织出一颗明亮的电力匠人之心。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广西电网,桂林供电局,变电管理,彭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