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援藏的人生更精彩

——记明珠供电甘孜雅江变电运维班从事变电运维工刘秀

作者:刘秀  2017-08-03

  农村电气化网讯:2014年8月,我主动请缨到甘孜雅江变电运维班从事变电运维工作。


  巍峨的群山、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牛羊、美丽的大草原,独具特色的藏寨碉楼。这是我预期中甘孜州的模样。但现实却与我预期理解的完全不一样,高寒、缺氧、干燥、孤独寂寞、阳光刺眼、无尽的思念才是每天的常态,可是回首三年的援藏工作,祥云轻飘,雪峰高耸,跳动的酥油灯火,呢喃的诵经祈福,却常常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雅江被列为5类地区,在甘孜是仅次于理塘、石渠等高寒缺氧地区的存在。这里地质结构复杂,地形变化大,高山深谷,路途险峻。木绒变电站距雅江县城在地图上看,不会超过40公里,但实际的行车时间却需要4个小时,穿过10多公里隧道,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无名山,从山脚到山顶不过20多公里,却要爬高2000米,加之单行土路,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大峡谷,头顶是难以预计的飞石,弯道纵横,尘土飞扬……,其苦处只有经历了的人才知道,无法用语言尽述!三年来,与同事们一起经历了康定6.5级和5.8级地震及318国道塌方;汽车顶被落石击毁;冰雪路面的甩尾:有的虽没有亲历,却也听见了劫后的细述。怕不怕?不怕是假。是人都会对危险产生恐惧。记得最初翻越高尔寺山看见万丈深渊的恐惧,到每次经历时的坦然,是因为一份责任,既然选择了这么一份工作,职责的要求就注定了必须坦然面对。


  选择援藏,就放弃了原本舒适安逸的生活。但援藏不只是付出,更多的是收获。一是增长见识,拓宽视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援藏让我认识到各个民族不同的特点,亲身体验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二是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内地相比,甘孜州的条件无疑更为艰苦,但越是艰难越能磨炼人的意志,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我们雅江运维班自2014年8月7日成立以来,一共投运了5个变电站,其中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2座。我班组采用“两班一倒”的运行管理模式,秉承“全员参与、全程协同”的理念,以创建“五星级班组”为目标,不断拓展创新,逐步形成了“敢创新、善总结、重执行”的班组文化。通过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班组荣获了安全生产先进班组等称号,并于2015年先后获得甘孜公司“生产准备劳动竞赛”二等奖、继电保护精益化一等奖等荣誉。我们也将继续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


  都说援藏是一种奉献,而我却觉得,那是一种责任。我们已逐渐融入藏区,已把这里的藏族兄弟姐妹当做自己的家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我们的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为我们奉献3年的地方点亮光明。


  回首这一段历程,我无悔:因为援藏,生活更加充实;经历援藏,人生更加精彩。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